
上半年GDP66.05万亿,内需贡献率达68.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ID:timeweekly),作者:王晨婷,编辑:梁励,原文标题:《上半年 GDP66.05 万亿!专家:下半年仍需增量政策支撑,降准降息窗口或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 迎难而上、稳中向好。" 这是国家统计局对上半年国民经济做的总结。
国家统计局于 7 月 15 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66.0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3%。其中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二季度增长 5.2%。
这与市场的预判基本一致,主要由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带动了上半年的增长。
生产总值的增长有否作用到居民增收上?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40 元,同比名义增长 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4%,稍稍跑赢 GDP 增速。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 4.7%,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 6.2%。
上半年稳定开局后,有望在 7 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或可观察下半年政策方向。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分析,政治局会议应会有新政策,但不一定会推出强刺激政策。
一、内需贡献率达 68.8%
上半年两大经济亮点,当属 " 以旧换新 " 政策刺激消费,以及 " 抢出口 " 拉动出口高涨。有机构统计,上半年出口和消费两项大约占到 GDP 增长的八成。
1~6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以下简称 " 社零 ")总额 245458 亿元,同比增长 5.0%。5 月社零增速冲高至 6.4% 之后,6 月社零略有回落,同比增长约 4.8%。6 月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餐饮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降低 0.4%。
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效果依旧显现。6 月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同比增长 32.4%,上半年累计增长了 30.7%。此外,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25.4%、24.1%、22.9%。
△上半年社零增速走势,图源:国家统计局
" 上半年国民经济‘畅’循环在改善。"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 52%,是增长的主动力。经济运行在改善,上半年,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 5.1%,旅客周转量增长 4.9%。央行发布了数据,6 月末 M2 同比增长 8.3%。
出口数据则超出不少人的预期。上半年,出口增长 7.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 7.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7.3%,比上年同期提高 2.3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出口保持较强韧性,同比增速高达 6.2%,高于一季度的 5.7%。
△近一年进出口数据,图源:海关总署
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 抢出口 " 效应开始显现,今年一季度外部环境变化后节奏开始加快。需要注意的是,2025 年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或受出口订单前置影响有所回落。但根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测算,总体出口方面,抢出口 " 预支 " 的出口需求约占 2024 年全部出口金额的 1.7%,订单前置带来的回落幅度相对可控。
开拓新兴市场也取得明显成效。海关总署在 14 日的发布会上提到,上半年我国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对东盟出口机床、对中亚出口农业机械、对非洲出口纺织机械都明显增长。6 月单月,我国对非洲、其他新兴市场(主要包括中东)出口分别增长 34.8%、14.1%。
此外,在固定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依旧低迷。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8%。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4.6%,制造业投资增长 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1.2%。
二、三季度降准降息窗口仍在
虽然实际增速符合市场预期,但需求和价格水平仍相对低迷。
6 月份 CPI 同比上涨 0.1%,结束了连续 4 个月的负增长,进入正增长区间;PPI 同比下降 3.6%,前值下降 3.3%。
在大多经济学家看来,全年 GDP 增长 5% 的目标应当无虞,但 CPI 增长 2% 的目标尚需努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当前 CPI 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这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物价表现、拉动需求。
" 下一步可能还会继续采取降息或者降准的方式,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维持低利率水平。而在工业生产方面,近期多个行业召开了座谈会,针对过剩产能进行去产能,这也是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杨德龙说。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6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等方面提出重点举措。此外,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将在 7 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半年还有 1380 亿元的额度将分批下达。
" 通过多方面的举措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高消费增速,稳定经济增长也是很关键的。当前居民工资性收入很难有明显的提升,重点在于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因此中央多次提出要稳住楼市、股市,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使居民的家庭财富保持稳定。" 杨德龙认为。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 GDP 基本持平,图源:国家统计局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 52%,较去年的 44.5% 已经有显著提升,但对比 2023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82.5%,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不少机构预测,下半年若消费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 60%。
" 下半年我国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上半年一些积极影响因素和态势在下半年会持续,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盛来运说。
他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一是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多年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动了经济再平衡,提升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将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综合判断,中国经济下半年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 目前对于宏观政策的关注,有望到来的 7 月底政治局会议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窗口或调整节点。"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特别是应对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保障经济增长顺利实现 5% 目标,实现再通胀,这意味着仍然需要增量政策支撑经济。
货币政策方面,潘向东指出,三季度降准降息窗口仍在。为了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后续或将通过推动城市更新、土地收储等存量政策落地见效,来维持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7 月 14 日至 15 日在北京举行,明确打造现代化人民城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这或许为未来一段时间扩大内需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