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42家上市银行中报交卷:归母净利超万亿,六成营收净利双增

访客 2025-08-30 10:00:45 19096
42家上市银行中报交卷:归母净利超万亿,六成营收净利双增摘要: 8 月 29 日晚间,42 家上市银行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 " 放榜 " 正式收官。据北京商报记者盘点发现,今年上半年,A 股上市银行合计营收 2.92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共...

8 月 29 日晚间,42 家上市银行 2025 年上半年成绩单 " 放榜 " 正式收官。据北京商报记者盘点发现,今年上半年,A 股上市银行合计营收 2.92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共赚约 1.1 万亿元,26 家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更有 2 家银行同比增速达到双位数增长。

42家上市银行中报交卷:归母净利超万亿,六成营收净利双增

超六成业绩双增

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农、工、建国有四大银行依旧霸榜,营业收入均超过 3000 亿元,其中,工商银行稳居第一,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收 4270.92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65.93 亿元,同比增幅 1.6%;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营收分别为 3942.73 亿元、3699.37 亿元、3290.03 亿元,同比增幅 2.15%、0.8%、3.76%,中国银行以 3.76% 的增速成为四大行中营收增长最快的机构。四大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其中,工商银行以 1681.03 亿元问鼎。

邮储银行以 1794.46 亿元的营收和 492.28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位列上市银行业绩榜第五。

招商银行凭借 1699.69 亿元的营收成绩,超越交通银行的 1333.68 亿元,跻身 A 股上市银行前六,成为唯一进入营收第一梯队的股份制银行。尽管招商银行营收同比微降 1.72%,但其归母净利润仍较去年同期实现 1.87 亿元的增长,同比增幅 0.25%。交通银行则以 1333.68 亿元营收、460.16 亿元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七。另外,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也均超过千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1.41 亿元和 364.78 亿元。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有 26 家在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正增长,占比超过六成,但也有部分机构呈现双降。数据显示,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贵阳银行、厦门银行、光大银行 6 家机构上半年出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 " 双降 "。其中,受市场利率下行、贷款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营收 693.85 亿元,同比下降 10%,归母净利润 248.7 亿元,同比下降 3.9%;贵阳银行营收表现相对承压,营收 65.01 亿元,同比下降 12.22%,归母净利润 24.74 亿元,同比下降 7.2%,其中,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该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不过,也有银行已呈现业绩表现好转迹象。华夏银行营收降幅从一季度的 17.73% 收窄至 5.86%,归母净利润降幅从 14.04% 收窄至 7.95%;厦门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提及 " 经营业绩同比情况较一季度有明显改善 ",其营收降幅从一季度的 18.42% 收窄至 7.02%,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 14.75 亿元,环比增长 21.45%;归母净利润降幅从一季度的 14.21% 收窄至 4.59%。

" 银行营业收入的增减,往往与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及负债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分析中提到,对于营收下滑的银行而言,在收入端可聚焦优质客群拓展,重点服务信用资质优良、综合贡献度高的对公与零售客户,通过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深耕中间业务,在财富管理领域持续发力,强化客户资产配置服务,逐步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在负债端,则可通过客户分层运营与产品创新优化存款期限结构,结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步压降高成本定期存款占比。

已有银行现净息差改善势头

净息差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上半年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42 家银行中有 40 家的净息差出现下降,降幅区间在 1 — 34 个基点。

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常熟农商行、兰州银行、江阴银行、张家港农商行、长沙银行、贵阳银行、紫金农商行 8 家机构的净息差降幅相对较大,均达到 20 个基点或以上。其中,紫金农商行净息差为 1.18%,较去年同期下降 34 个基点;贵阳银行净息差同比减少 28 个基点至 1.53%;长沙银行、张家港农商行净息差分别同比下降 25 个、24 个基点;江阴农商行、兰州银行、常熟农商行、邮储银行的净息差则均下降 21 — 22 个基点。

谈及净息差下行的原因,高政扬进一步分析,从外部因素来看,市场利率环境变化、LPR 下行直接拉低银行贷款端收益率。从内部因素来看,则与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高收益资产占比等相关。为提升净息差水平,首先,在资产端,需加强资产定价能力,优化资产结构,进而提升资产端收益率。其次,在负债端,或可扩大低成本活期存款规模,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而降低负债成本。

不过,西安银行与民生银行却从中突围——西安银行净息差较去年同期增长 49 个基点,民生银行则微增 1 个基点,成为上半年净息差逆势增长的少数机构。西安银行表示,随着存款付息率的持续压降,该行净息差得到提升。事实上,西安银行的息差改善自 2024 年下半年就已显现,根据 2024 年年报披露,该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 1.29% 和 1.36%,相较 2024 年上半年分别增加 17 个和 15 个基点。

展望下半年,高政扬认为,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有望逐步趋缓,叠加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存款期限结构优化等成本管控措施的成效释放,存款端成本或逐步改善,银行息差有望边际好转。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融资需求若逐步增加,也将推动银行贷款规模增长,为后续业绩表现提供支撑。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