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斌内部讲话实录:纯电时代正到来,全力冲刺Q4盈利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植文 上海报道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正在努力达成他年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成为 2025 年最努力的人。
从 6 月到 8 月,李斌主持了四场发布会,每场都接近三个小时;亲身测验真实道路爆胎,在海拔超 5000 米的珠峰大本营验收 G318 川藏换电路线,在高反中吸着氧坚持直播。
这些努力也获得了阶段性的回报,乐道 L90 上市交付、全新蔚来 ES8 发布,蔚来重回上升通道,进入收获期。
8 月 29 日上午,乐道 L90 在成都车展完成了第一万台交付,成为蔚来公司历史上交付破万最快的车型,交付后持续稳居大型 SUV 销量榜单前三。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蔚来全新 ES8 在 8 月 21 日开启预售后的预订单表现,好于同期的乐道 L90。
过去一个多月,蔚来在资本市场也走出一条上升曲线,港股累计涨幅接近 90%,重回千亿市值。
8 月 29 日,李斌在公司内举办了一场时长约 90 分钟的全员会议。他认为蔚来最近的积极变化,首先源于过去三年多,乃至更长时间里,公司在纯电技术、多品牌战略等方面坚定、持续的投入。通过这些投入,蔚来迎来了纯电技术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拐点。
" 增程大三排 SUV 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 SUV 时代正在到来,这就是我们坚持正确技术路线,一步步走到今天,才有这么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反馈。" 李斌说。
其次是在短期执行上的提效。全员会开场,李斌感谢了全体同事:"(乐道)L90 和(蔚来)全新 ES8 上市节奏让行业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蔚来,我们并不是只能说一说长期主义,做不好短期执行,我们韧劲很强,非常不容易。"
但摆在蔚来面前的挑战依然很大。今年初,蔚来处于销量低谷时,李斌提出四季度盈利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可能少于 1% 的人相信我们四季度能盈利。" 李斌在内部讲话中说。
李斌认为,目前纯电技术路线的拐点时刻已经到来。蔚来如何将过去十年沉淀的技术、产品体验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实现销量、盈利目标?李斌给出两个答案。
一是全员拼效率。" 现在就是拼我们整个交付能力、执行力和运营能力。" 李斌说。
二是全员提升经营意识。李斌表示,蔚来 CBU 改革已初见成效,在经营意识和经营效率上,后续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公司一年 1000 亿(营收),提效 1% 就省 10 亿,省 5% 就是 50 个亿,是不是我们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李斌认为,只要长期主义和短期执行结合好,外界就能看到蔚来的竞争力。" 安心卖车、安心交付车、安心提效,四季度踏踏实实打仗,盈利挑战非常大,但这场仗有机会打赢,也必须打赢。"
以下是李斌当天讲话的主要内容:
全员讲话:
首先要特别感谢大家,过去一个季度确实大家都非常拼,发布会不知道开了多少场,还跑了一趟 318,不是我辛苦,主要是大家辛苦。
过去两个月,我们两款旗舰产品乐道 L90 和全新 ES8 上市,整个表现达到了预期,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预期,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辛苦付出,在过去一个季度里面,大家都展现出了很好的战斗力,证明我们整个团队非常能打,让行业和市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蔚来。
过去三年多的时间,公司发展确实和我们原来目标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在这段低谷期里面从来没有动摇过方向。不管是技术路线角度(可充可换可升级),还是研发投入上,围绕 12 个全栈,每个季度 30 亿人民币坚决、持续的投入;多品牌布局,服务更多的用户;还有持续地去建换电站,去年建了 1000 座,今年很多地方开始实现了县县通,318 也打通了;以及今年开始启动经营改善方面、经营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大家看得出来,这几年我们方向是非常坚定的,没有做折返跑。
正是过去这三年,甚至过去十年的持续投入,乐道 L90 和全新 ES8 才能在它们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引领大三排 SUV 进入纯电时代。L90 热销也带动了 L60 销量越来越好,L60 最近每个月的订单都在持续往上走,8 月份锁单量又创新高,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现在车一般都是越卖越少,越卖越多是非常不容易的。这说明我们方向对了,说明纯电技术路线技术优势正开始发挥出来,纯电时代正在到来,今年 1-7 月份纯电的增长远远高于 PHEV 插混,远远高于增程,也远远高于油车。
以前纯电在七八万的市场、十几万的市场、二十多万的市场,一直都还行,但在大车的市场就不是特别行。为什么?它的爆发点还没有来,技术促进体验的拐点还没有来。
但今天,纯电技术路线带来的用户体验收益随着技术进步,收益越来越大。前几年,我们不太容易说清楚纯电技术路线与增程和插混相比有什么优势,虽然我们知道它有优势,但是用户不容易感知到。
但现在乐道 L90 和全新 ES8,900 伏高压平台,再加上集成化的设计,我们就能创造一个远超 PHEV 油车和增程的乘坐和装载空间,比一些 MPV 都大,用户一下都感受到了,原来纯电技术优势这么大。原来你说你技术先进,讲来讲去都是讲概念,现在很直观、很显性:冰箱彩电大沙发我们给配上,乐道 L60 的大冰柜,也是来自于纯电架构,没有 900 伏纯电架构不可能布置下去。
所以技术路线到了今天,纯电,特别是可换电的纯电技术路线,优势正在越来越大。车在很多性能指标配置里面要去做取舍,换电这件事情有一个好处,不需要盲目去追求超大电池包,整车的轻量化就能做的比较好,而且很多空间就可以用来布置别的零部件和系统。这两款车的超大前备舱用户都特别喜欢,因为解决了真实的体验痛点,这背后都是技术路线的优势。
比如蔚来全新 ES8 电池包只有 500 多公斤,乐道 L90 只有 400 多公斤,省了 200 多公斤。200 多公斤什么概念?别人的车和我们的车相比相当于一直多拉着三四个人,这就是很大的区别。为什么 L90 这么大的一个车,能比同级别轻几百公斤?这是可换电的纯电技术路线的优势,当我们的研发让大家看到非常显性的用户体验,收益拐点就来了。
原先的时候,纯电用户要付一些体验代价。以前的体验代价就是充电不方便、换电不方便,别人是可油可电。现在我们有 3469 座换电站,一共 8195 座充换电站,而且不光是我们自己在布充换电网络,连增程厂商都在加大力度布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已经超过 500 万,加电在很多场景下已经和加油一样方便。
现在开纯电车,加电的体验代价越来越小,可换电的纯电技术路线收益越来越大,所以这个拐点就来了,最显性的标志就是乐道 L90 和蔚来全新 ES8,这两款车之所以受到用户的认可,就是因为这个拐点让大家看到了。增程大三排 SUV 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大三排 SUV 的时代正在到来,这就是我们坚持正确技术路线,一步步走到今天,我们才有近期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反馈。大家开始理解,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到底在坚持什么。
刚才讲的是产品技术路线,一个公司不会简单靠坚持正确技术路线就能成功,一个公司要成功还是要靠扎扎实实的管理,还是要靠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全世界最值得学习的汽车公司为什么是丰田?人家经营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
昨天我和 IR 同事看全球汽车公司经营报表,丰田确实是独一档,不是说中国公司加起来利润水平比不上丰田,全世界很多公司加起来盈利水平都比不上丰田,为什么?人家管理得好,管理得细,汽车行业最后就是要靠这个。
如果一年 1000 亿销售额,提效 1% 就是 10 个亿,提效 5% 就是 50 个亿,丰田比别的公司就是要多增加 5%,所以它是百分之十几的净利润率。
在管理上丰田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年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让大家都有经营意识。光我有经营意识,光管理团队有经营意识没用。省钱是无处不在的,不需要花的钱一分都不要花,该花的钱也要坚决花,这两个不矛盾。
但是我们以前经常只会注意该花的钱要花,不需要花的钱,大家都觉得跟我没关系,都是别人的事情。我们今年就要让每个人都深刻去理解公司的每一分节约,每一分价值创造都是值得去争取的,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意识改变,可能有时候就是举手之劳就能做的事情。公司经营做好了跟每个人都有关系,低效的事情、低效的岗位、低效的项目就是不应该做,大家都要有这样的意识,整个公司要真正变成一个全员经营组织。
我们今年就是要刨根问底,现在全员经营组织变革提效提得非常多,有的项目 10 倍的提效,省 2000 万,2200 万的项目省掉 2000 万,活同样都干了,大家发动自己聪明才智就可以做到,我们开始形成这样一种风气。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闭环掉,今年还剩一个季度多一点的时间,要加快闭环掉。基于 CBU(基本经营单元)机制的组织变革应该说是初见成效,但肯定不是一年能搞完的,我们要持续精进。
初见成效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说远远不够?企业经营是无尽的游戏,无尽的竞争,没有尽头。我们公司已经经历过两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我们回到一个高点,然后又经历一个新的周期,我们现在从第二个谷底开始往回爬,现在能看到一些希望。我们经历过这个周期,我们作为一个组织学到了东西,长了本事,增加了韧性,我们有成长,有进步,我们就没有浪费这样一个周期。
但长期来说,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一定要持续精进。去年 1 月 1 日给大家写的信里说,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久久为功,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这是我们从这一轮周期里面走出来,整个组织要学到的东西。
我其实也一直提醒自己,包括也有跟同事讲,最好的时候容易做很差的决定,最差的时候你可能能做最好的决定,对一个组织来讲,对一个人来讲都是。你好的时候,你就会忽略问题本质,很多事为什么要干?优先级是什么?很多时候都缺乏逻辑。但你不好的时候,你资源有限,你就得排轻重缓急,看哪个优先级高,哪个 ROI 高。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说你对公司做得事越多,它就越能成功;你的公司做得事情越对,越遵从商业本质,它越有可能成功。没钱的时候,资源紧的时候,你得想清楚排优先级,排优先级的过程要思考清楚这个事到底重不重要,这个事到底合不合算,你要思考这些本质,我们在这个谷底反弹的过程中一定要长这样的本事。
接下来考验我们本事的阶段性考试就来了,年初我提出今年四季度要赢利,估计只有少于 1% 的人相信。四季度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现在来看,虽然挑战确实很大,但是是有机会的。盈利的公司很简单,盈利 = 销售额 × 毛利率 - 费用,乐道 L90、蔚来全新 ES8 总的来说都是单价高,毛利率还不错的产品。像 L60、5566、萤火虫、ET9 都能够保持住一定的量,今年整个四季度销售额,我认为是有保障的,毛利也是有机会的。
费用控制方面,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怎么把费用控制住,研发也好,工业化也好,销售服务、管理支持,都要去想这个项目值不值得做,ROI 是什么,包括必要的岗位调整,低效的岗位,公司该调整的一定会调整,要保证整个公司可持续经营。
现在很多用户认可我们的车、服务和技术,不买我们车的原因至少 30%-40% 是因为担心蔚来会不会倒。如果我们盈利,这个谣言不就不攻自破,用户的信心就会增强,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四季度盈利有机会做到,也必须做到。这场阶段性的战役我们必须打赢,请大家全力以赴去做好这个事情。
问答环节:
提问:相比之前 L60/ET5 上市,L90/ES8 更成功一些;我们过去做错了什么?现在做对了什么?未来哪些要持续发力改进?
李斌:L60 当时上市的时间点有几个点,首先我们是全新的团队,战斗力和今天比,那肯定还是要差一些的,大家要实事求是。
第二个点, L60 是 9 月底交付,其实订单当时也是不错的,但它是跨年,离年底又比较近,很多订单用户要保补贴,还是流失了不少订单到同行那边去了,确实当时有很多经验教训。
我们这一次 L90,上市时间更早一些,我们的产能准备也会更充分一些。我们第一个月按照 1 万辆去准备,也是吸取了当时一些教训,用户运营方面,我们团队也更成熟一些,还是有不少进步的,我们乐道团队还是表现非常不错。
这一次全新 ES8 应该说各方面准备更充分,其实就是从这些教训里面去总结经验,不要犯重复的错误。持续改进,后面保持热销就很重要。
提问:从 L90 到 ES8 的定价决策,与过去对比发生巨大的转变,公司是如何做出新的决策的,支撑这个决策的理由是什么?从流程到团队,与过去对比变化的是什么?
李斌:我们现在算得更细,推敲的更加充分。我们至少开了几十次会去讨论定价,反复讨论,因为我们定价不光是要考虑到新车的定价,我们还要考虑到用户复购权益,很多方方面面,对别的车型影响、整个品牌定位,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这次 ES8 和 L90 的定价,大家总体觉得还是不错的。首先我们在定义、研发这两款车的时候,目标设定得比较好,给我们定价给了一个好的空间。
这次就推敲得比较细,反复琢磨,流程更严谨,参与的同事也比以前更多一些,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用户的建议、媒体的建议,我们都会听取。因为定价归根到底要基于成本,给了你一个边界,但是你最终定价还是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又能给品牌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这个就是一些变化。
提问:在初期的热度过去以后,如何保障 ES8 和 L90 后续的稳态销量?
李斌:这是挺好的问题,还是从 6P 角度去建立每一款车的长期竞争力,稳态销量。现在产品已经在这儿了,后续也要持续迭代,价格已经定好了,另外几个 P,渠道、促销、People、Platform 都要跟上,现在还是比较有条不紊在做,我对这两款车的持续热销非常有信心。
提问:三代 ES8 发布,价格超出预期,市场反响不错,会不会影响其它车型销量?
李斌:L90 推出的时候,我们同事也担心会对 L60 有影响。但是从实际来讲,L90 发布以后,L60 卖得更好了,其实是整个品牌势能起来了。有人进来看 L90,看到 L60,以前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款宝藏车,试一试发现家里只需要一个 L60,因为买车最终还是看他的需求,最后 L60 被买走了。8 月份 L60 锁单量创造了年度新高,影响是正面的。
提问:蔚来 NWM 功能体验是否达到预期?以及以后的期望是什么?
李斌:我觉得我们 AD 团队非常不容易,大家一定不要被不全面的评价标准带节奏。其实蔚来智驾一直在行业中都是领先的位置。这个评价标准是什么很重要。
大家讲到辅助驾驶很多时候是讲到城区怎么样,其实智驾是四个领域,第一是智慧安全,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可以说是绝对的第一。不管是从实际表现,还是很多首发的功能,我们做端到端所有开发先放到安全上,这与我们公司理念也有关系,因为大家知道我们一直把安全看得非常重,所以智驾也必须先做安全。
做端到端是先做行车,还是先做安全?我们肯定是先做安全,做安全也是要投入精力、时间、资源的,搞好几个月都不止,安全功能的验证是需要更充分的,它是更复杂的,但是它的挑战是用户无感知,用户没有感知就是最大的安全。它不像别的那么显性,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它非常重要。从智慧安全、主动安全的角度去看,我们肯定是第一名。
第二个就是泊车,如果大家体验就会知道,我们最先把端到端用到泊车上,也是行业第一的,确实很好使,非常好使。
高速辅助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做的不错,城区最近新的版本推出后,我现在开 ET9 上下班,还是挺不错的,经常是零接管,通行效率可能还有点问题,但总的来说可用性已经大大提高了。今年还会有新的版本规划,我相信再经历两个版本,我们也会在行业里面也会回到数一数二的位置。
提问:在以用户利益为先的同时,如何确保服务型组织也兼顾成本效益,以助力第四季度的盈利?
李斌:以用户利益为先,做好服务成本,并不是对立关系。我们 SO(Service Operation 服务运营)部门这两年经营很不错,但它没有伤害用户利益,把服务做好了就是以用户利益为先,用户开心,我们也开心。
所以不要把它对立起来。服务组织做到成本效率高,反而能够让用户满意,我们并不是说让用户满意就是简单不计代价让用户满意,把公司经营好用户才可能真正满意。我们是商业组织,合理定价、合理毛利,大部分用户肯定是觉得你这样是合理的,关键在于价值创造、产品和服务要对得住这个价格。
提问:目前 L90 和 ES8 等重磅新品已经发布,对于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标,达成信心度是多少?
李斌:前面分享的时候已经讲到了,挑战肯定非常大,但是是有机会的,也是有信心的。现在就是拼我们整个交付能力、执行力和运营能力。
今年四季度不像过去每年四季度,比如说有很多产品发布,这样一些大的事情,今年我们 NIO Day 也搞到 9 月下旬,那四季度就安心卖车,安心交付车,安心提效。四季度踏踏实实打仗,踏踏实实做好日常的运营,像三季度、二季度这种大事比较少,就是我们用来稳健的去经营。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有信心,但挑战确实也非常大,我们现在来看还是有不少事情去做,但目标非常明确。
提问:外界对蔚来最近的表现整体上来讲比较肯定,如何保持冷静与谨慎,在中长期战略和业务推进中走得更加稳健。
李斌:我记得之前说过,2019 年我们走出谷底是靠用户,也有些运气因素,但这一次我们想要从谷底走出来,除了靠用户,更要靠自己的本事。反过来讲,大家在公司从谷底走出来的过程中,你们个人长没长本事,它是对你自己很重要的回报。要把自己当成做这个事的主体去看,而不是被动地说这是李斌要干的事情,这是股东要干的事情。这是我们大家一起要干的事情,我们要一起长本事。
如果我们因为某款产品销售不错,财务表现还行,从谷底走出来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公司、整个组织,在座各位如果没有长本事,那就太可惜了,就浪费了这段时间。
这种机会不会经常来,我也不希望老是走到谷底再回来一遍。作为一个组织要成长,有那么几个关键的节点,这个关键节点就是我们未来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组织能力、体系能力。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这一波我们能不能长本事,我觉得大家要珍惜这个时间。否则稀里糊涂地走出来了,不是靠本事走出来的,那就浪费了这个时间。将来我们真的再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这样的免疫力,就没有这样的抗击打能力,我们就会犯重复的错误。我们必须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提问:你在全新 ES8 技术发布会结尾说,增程 SUV 的黄金时代正在过去,纯电 SUV 的时代正在到来。能不能展开讲一讲,这个结论背后的思考是什么?对于未来两到三年的市场发展趋势,有什么判断?
李斌:最近增程汽车厂商都在纷纷推出纯电大三排 SUV,说明什么?我们的对手都很聪明,加速向纯电转,说明大家都非常清楚技术和体验趋势到了拐点。我们大部分同行要兼顾几种技术路线,我们因为一直坚持可换电的纯电路线,所以反而今天我们可以心无旁鹜地提效。
对于一家汽车公司来说,有三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是技术路线;第二个是产品规划;第三个是产品定义。
产品定义要改比较快,比如说冰箱、彩电、大沙发,赶紧给加上,这个比较快。
产品要规划好就要更难一点,因为再往上一层就要考验一些功夫,因为它要去证明这个是对的,或者是错的,这个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思考和验证。
最难的是技术路线,它更底层。我们技术路线是以终为始想事情,从用户利益出发,从行业终局去想事情。我们过去这些年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挑战,但有一点我们一直很坚定,我们坚信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技术路线是终极解决方案,这个很重要。终极解决方案的好处是,每天进度都离最后目标越来越近,它符合用户的利益,符合商业本质。时间正在逐渐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
技术路线要长期坚持,产品规划要想得透彻,产品定义要与时俱进,有错就改,要符合用户千变万化的需求。只要把这几点做到了,我们就不怕任何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