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广东最好逛的超市,差点就闭店了

访客 2025-08-04 17:03:06 4974
广东最好逛的超市,差点就闭店了摘要: 广东人为了维护童年,拼了。今年五月,永旺超市广州天河城店传出撤店消息。消息称,这家永旺中国内地首店,将腾挪给永辉超市调改店。传言一出,平常在网络上 " 佛系 " 的广州市民,罕见地...

广东最好逛的超市,差点就闭店了

广东人为了维护童年,拼了。

今年五月,永旺超市广州天河城店传出撤店消息。消息称,这家永旺中国内地首店,将腾挪给永辉超市调改店。

传言一出,平常在网络上 " 佛系 " 的广州市民,罕见地出现了愤怒的反对声音。对于很多广州人而言,进驻羊城近 30 年的永旺不仅是他们心里至今为止 " 最好逛的超市卖场 ",更是难得的童年回忆。

事情很快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6 月底,永旺天河城店发布官方公告称,店面将在 7 月起进行为期 90 天的全面升级改装。同时,永旺(香港)百货有限公司也在董事会公告中表示,永旺天河城店确认续租 8 年。

永旺没走,广州街坊的心放下来了,但传统日系超市的危机却没有因为续约而消失。

29 年前,永旺作为日系百货的代表率先进入广东,给世纪之交的国人带来了市场化、精细化的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本土超市的扩张、以山姆等为首的会员制超市切入,以及即时零售的兴起,永旺所代表的日式生活,在腹背受敌之下,滤镜碎了一地。

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情怀之外,超市靠什么留住人?

; 在高度内卷的线下商超,要留住人——尤其是年轻人,靠情怀当然不够。 ( 图 / 电视剧《我的后半生》)

据 80 后杨琴回忆,逛商超成为一种除了 " 买菜 " 之外的娱乐活动,是从永旺进驻广州开始的。童年动漫里出现的波子汽水、寿司、文具等,从电视机里来到货架上,让她和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

永旺品类齐全的生鲜及日用品、明亮整洁的卖场和宾至如归的日式服务,也俘获了杨琴父母的心。" 我家里当时住在西关,但是每隔一两周,爸妈都会专门带我去天河城逛吉之岛。"

1996 年永旺以 " 吉之岛 JUSCO" 之名进驻中国时,传统社区菜场、小卖部等依然是国人食品、日用品采购的主流场域,商场也正在经历国营改市场化民营的服务转型阶段。

彼时,天河城东门总是停满打卡顾客的摩托车,吉之岛也一度成为天河的地标,并以大湾区为据点逐步扩张到全国。

在世纪之交,国人随着开放的脚步迎来第一次消费升级的黄金时期,新奇的进口商品、崭新明亮的卖场和标准化的日式服务,无形中代表着一种更现代、新潮、高级的生活方式。

在经济上行、充满希望的年代,人们乐于为这样的愿景买单。

尽管在 2013 年,永旺 " 抛弃 " 了吉之岛的品牌名称,统一更名为 "AEON 永旺 ",但大部分广州人依然坚持以 " 吉之岛 " 称呼它。(图 /IC Photo)

在杨琴的印象中,家庭采购从那之后,不再频频在小卖部、菜市场和社区地摊之间东奔西走。周末休息,一家人会一起到商超,吹着空调逛完一圈,就解决了一周的家庭日常需求。

吉之岛在广州开出首店时,星莹刚开始念小学,父母在吉之岛为她购买了当年风靡一时的宝可梦书包。由于日本动漫当年在中国热播,宝可梦 IP 的火爆程度相比现在的 labubu,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十多年过去,星莹依然记得,这个吉之岛买的书包 " 让全班同学都羡慕了很长一段时间 "," 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 "。

然而,尽管杨琴在永旺天河城店的闭店传闻下,真情实感地表达了对 " 吉之岛 "(永旺)的怀念与支持,她也承认,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逛过永旺了。

2010 年左右,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线上支付方兴未艾,电商平台的出现使线上零售成为可能,随后,电商巨头抢占市场的战火也烧到即时零售。

2014 年,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开启巨额补贴的 " 烧钱大战 ",部分超市也加入战局,倒逼传统商超也加码线上配送渠道。2020 年才在内地所有门店铺开自有 App 的永旺,显然在新一轮消费方式变革中落了下风。

杨琴说,不仅是自己和同龄人,连她 50 后的父母也折服于线上零售的低价和便利。美团旗下的小象超市,以及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线上生鲜平台,在社区地推上力度极大,地推专员甚至会教老年人如何使用平台和优惠券。

虽然对永旺留有情怀,但门店数量的减少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都在让它逐渐淡出国人的生活——当然,也包括受其影响至深的广东人。

年轻人不爱,中年人少逛,永旺的闭店潮,从多年前就已见端倪。

永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 400 余家门店,比同为外资商超的沃尔玛多出不少,与盒马鲜生大致相当。但与此同时,永旺在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开业多年的老店,近几年纷纷关闭。

2023 年底,营业了 21 年的深圳永旺首店结业。在此之前,位于深圳海岸城的十年老店和开业 14 年之久的新洲店都难逃结业命运。截至目前,深圳的永旺门店仅剩 3 家。

2025 年 5 月 16 日,永旺丰台梦乐城店也正式关闭,至此北京再无永旺超市,华北地区也仅剩天津和河北的 5 家店。

财报显示,2024 年永旺营收同比减少 6.87%,净利润同比下滑 79.2% 至 3.38 亿,总营收已经连续 3 年下滑。

其中,内地业务自 2017 年以来持续亏损。2024 年全年,内地业务营收为 43.39 亿港元,同比下滑 4.68%,亏损约 6586 万港元。

要知道,在同一时期,山姆和盒马正在疯狂圈粉新中产和年轻人,线下零售面对电商并非全无还手之力。

节奏落后,被认为是永旺陷入亏损困境的主要原因。

尼尔森 IQ 分析显示,如今国内高密度住宅区的增加带来了更多社区消费流量,仅 2023 年,国内社区店的数量就占到全国现代渠道(即区别于传统夫妻老婆店、菜市场等传统渠道的规模化、连锁化、组织化的零售通路)的 52%,相比 2020 年增加 6%。

与此相对应的是,《2025 中国零售渠道演变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线下零售渠道正加速向 " 小型化、生鲜化、折扣化 " 演进。

也就是说,店型小、密度高、覆盖全,成为新一轮线下零售制胜的关键。社区小超市业态正在卷土重来。

同样是从广东走向全国的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正是社区小超市业态的赢家之一。公开数据显示,钱大妈已在全国超 30 座核心城市建立近 3000 家社区门店,服务家庭超 1000 万,会员人数突破 2000 万。

;2024 年 6 月 10 日,当日早间,上海杨浦区控江路附近一钱大妈门店生意兴隆。(图 /IC Photo)

与此同时,2021 年,盒马 NB(Neighbor Business)店型上线,同样主打社区小超市业态,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已经开出 200 多家门店。

反观永旺,却由于一直沿用的店型和选址策略,饱受高昂租金的困扰。

初入内地时,永旺仍然沿用在日本的选址和店型策略,瞄准城市核心商圈,主打一站式购物。早期,这样的策略成功实现了与商圈的互相成就。在杨琴这一代广州人心里," 天河城几乎是被吉之岛(永旺)带旺的 "。

多年以前,永旺带旺了天河城。(图 /IC Photo);

但核心商圈的租金逐年递增,永旺超市门店营业额却持续下滑,坪效降低,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吐槽永旺 " 两头不到岸 ",既比不过山姆、Costco 等大卖场的规模优势,也不像盒马 mini、钱大妈等社区小超市一样触手可及。

不仅如此,随着大众——尤其是在今天既担当消费主力也掌握网络话语权的 Z 世代,对进口商品和外来文化祛魅,永旺初入中国时所创造的关于生活方式的想象空间,也正在坍缩。

BCG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章一博曾表示," 中产阶级对于什么是好产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消费者更加理性,他不想再交智商税,他希望有好的产品但价格更低。"

" 不管国产进口,好用便宜就行 " 成为了主流,永旺过去所代表的美好生活优势也被击穿。

Crystal 反对永旺闭店的社交媒体动态下面,有超过 1000 位网友跟帖讨论,表达对永旺的喜爱和不舍,也有人现身说法,表示 " 自己会持续支持永旺 "。

感情之深、用词之坚定激烈,让外地网友诧异:" 真的没想到广州人对这个吉之岛(永旺)感情这么深。"

商场无情,超市品牌的洗牌常有,消费者大多唏嘘一阵就过去。像广州人对吉之岛(永旺)闭店的群情激愤,并不多见。

小红书上,网友纷纷发声怀念吉之岛。(图源 / 小红书截图)

优秀的本地化和人文关怀,是广州人怀念永旺时最常提到的两点。

和已被线上超市 " 改造完成 " 的同龄朋友不同,星莹至今仍保持着和丈夫定时去逛永旺的习惯。作为广州本地人,她明显能感觉到,近年来服务业的粤语含量越来越低。Crystal 也说,逛线下超市时,大多数店员的面孔也越来越年轻,用粤语询问时,某些品牌超市的店员会直接说 " 不好意思,我听不懂 "。

在 "35 岁魔咒 " 也波及商超时,永旺仍然会聘请本地的阿姨叔叔,因为他们能够提供粤语服务。星莹觉得,这让她感觉更亲切、更舒服。

对永旺本地化的高度肯定,还有网友公认的 " 最好吃的超市熟食 "。食在广州,广州人对食材、口味的挑剔众所周知。多位消费者不约而同地对《新周刊》提起,永旺的猪颈肉、烤鸡、凉拌菜、便当等的味道很好。Crystal 更是直接将其称为 " 熟食天花板 "。

永旺的熟食区多年来一直是消费者的最爱。(图 / 记者摄图)

广州人想要留住永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还有大都市里正在消散的人情味。

在逛其他连锁超市时,星莹偶尔会发现,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人在卖场玩手机,这种情况她在永旺从未见过。穿梭在卖场里找商品时,永旺的售货员阿姨总会态度温和地放下手里的工作,指引你到货架跟前再离开。" 现在很多超市的售货员就只会远远地指一下,我到了附近的区域还要再仔细找一次。"

和很多超市一样,每天晚上永旺也会迎来当日的生鲜清货打折时间。一件被反复提到的小事是,接近清货时间时,永旺的售货员阿姨会提醒顾客,可以晚一点再来打标签,这样划算一些。

事实上,几块钱折扣并不会引来恶意的 " 羊毛党 ",却能在顾客的心里种下一颗温柔的种子。

不管是广州人对永旺的留恋与支持,还是社区消费流量的上升、强势线上平台布局线下的新动作,都证明 " 线下零售已死 " 是一个悖论。不管观念和载体如何变化,人们始终需要社区,需要本地生活。

诚然,商业社会有其客观规律,消费者的 " 长情 " 若不能转变为实际的 " 选择 ",其实并不那么牢固和值钱,对永旺目前的困境也无太多帮助。

但面对纷纷攘攘的闭店风波,广州人所表达出的执着和支持,也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中的人情味,大概也能给迷惘中的永旺带来一点小启示:理解人、靠近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