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绿地频频人事巨震,高管三年拿走7000万

访客 2025-08-02 17:01:04 51151
绿地频频人事巨震,高管三年拿走7000万摘要: 绿地控股集团正深陷多事之秋。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绿地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陈军,自 2025 年 5 月 21 日被委任为绿地控股执行总裁后,便消失在公开场合,目前已...

绿地控股集团正深陷多事之秋。

绿地频频人事巨震,高管三年拿走7000万

近日有市场消息传出,绿地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绿地大基建集团总裁陈军,自 2025 年 5 月 21 日被委任为绿地控股执行总裁后,便消失在公开场合,目前已经失联。

不过,据澎湃新闻 7 月 30 日报道,绿地控股回应,媒体称陈军疑似 " 失联 " 为不实消息," 截至目前,陈军仍然在公司正常履职,但由于其个人家庭原因,向公司申请了事假 "。

截图来自绿地集团公告

陈军并非绿地控股第一个被曝 " 失联 " 的高管。更早之前,绿地控股旗下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广西建工 ")董事长金宁运、董事兼总经理赖榆,亦被传双双 " 失联 "。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广西建工由绿地控股、广西国资广西投资集团及员工合伙平台共同持有,其中绿地控股持有 51% 股份。至源媒汇发稿,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仍为金宁运,金宁运、赖榆职务未发生变更。

源媒汇了解到,7 月 23 日,广西建工召开了三季度工作会议,会议由公司副董事长罗清泉主持,参会人员包括陈家坚、余仲远、陆志斌、黄鸣等领导班子成员,但金宁运、赖榆两人缺席会议。

除了部分高管疑 " 失联 " 外,7 月 25 日,绿地控股苏皖事业部总经理方东兴,在开会时被带走调查。消息指出,方东兴或在绿地控股海南事业部履职期间涉嫌行贿问题。

绿地控股频频人事巨震,或与企业当前深处困境之中有关。

过去三年,这家千亿房企债务爆雷,同时公司连续面临巨额亏损,还有大量停工烂尾项目。

但这些,都不妨碍高管团队三年领走 7254 万元薪酬。

" 准接班人 " 的意外

被传 " 失联 " 的陈军,一度被外界视为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的 " 准接班人 "。

拥有博士学历的陈军,从绿地控股成都、西安地方公司一步步做到集团执行总裁,先后担任绿地成都、西安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西安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绿地控股总裁助理、副总裁、执行副总裁、执行总裁,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总裁,以及绿地大基建总裁。

其中,绿地香港是绿地控股境外资本运作子公司,自 2013 年并购盛高置地、更名为现名之后,一直由陈军掌管。后者将绿地香港一步步做大做强,2020 年销售规模突破 500 亿元,并将绿地大湾区版图纳入麾下。

2024 年 5 月,陈军卸任绿地香港一把手,将重心转移到绿地大基建身上。一年前的 2023 年 4 月,陈军便开始担任绿地大基建总裁一职。

绿地大基建是张玉良在 2020 年打造的绿地控股转型大基建的平台,成员公司包括贵州建工、广西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等。

到了 2023 年,张玉良进一步提出 " 二次创业 " 战略,开拓金融、能源、消费等新业务,推动绿地控股全面转型。其中,不良资产并购重组、翻新改造及新型代建等轻资产模式,是绿地的重要发展方向。

按张玉良的计划,绿地控股的目标是:"2025 年基建营收 8000 亿元 "。

将陈军从绿地香港调到绿地大基建,足以证明张玉良对大基建业务的重视程度,以及陈军的地位、任务之重。实际上,除大基建业务之外,陈军一直分管着绿地控股的保交付工作。

2024 年初,陈军曾以 " 准接班人 " 角色,视察绿地控股多个事业部。据称,当时其距离接班仅差最后的任命公告。

结果,发生了意外。

陈军接管绿地大基建仅半年时间,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上海绿地建筑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 " 绿地钢构 ")在 2024 年 12 月因违规施工,导致运营的上海 11 号线一列车车头局部受损并紧急制停。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超 1800 万元。

2025 年 4 月,上海市政府对上述事故进行了通报和处罚。其中,三名绿地钢构员工建议被刑事责任追究,绿地钢构法定代表人张伟、项目部经理陈杰等被建议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而陈军作为分管绿地大基建的领导,也被建议由绿地控股给予通报批评。

截图来源于官方公告

一个月后,绿地控股举行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表决,年近七旬的张玉良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总裁,任期三年;绿地 " 二号人物 "、55 岁的张蕴,辞任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张蕴也曾被视为张玉良的 " 准接班人 " 之一;陈军、耿靖则被委任为集团执行总裁。

这次换届,成为了陈军在绿地控股任职的重要转折点。

市场消息称,在换届之前,陈军曾传出向张玉良提交了辞呈;换届之后,陈军缺席了绿地大基建的调研活动,以及绿地控股的半年度工作会议。源媒汇就这些传闻向绿地控股求证,对方未予回复。

无论是 " 请假 " 还是 " 失联 ",身兼重任的陈军缺位,对于绿地控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巨额亏损与烂尾横生

2025 年 7 月中旬,绿地控股发布了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 -30 亿元至 -35 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 -30 亿元至 -33 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均扭赢为亏,录得巨额亏损。

对此,绿地控股给出的原因有三个点:1、市场下行,公司房地产业的结转规模及结转毛利率、基建产业的营收规模,同比跌幅较大;2、部分房地产项目拟计提减值准备;3、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增加。

按当前形势,绿地控股 2025 年预计亏损将进一步扩大。

作为国内第一批进行混改的房企,面对房地产行业下行调整周期,绿地控股也开始急剧下滑。过去三年时间里,公司利润先腰斩,再出现巨额亏损,且亏损进一步扩大—— 2021 年至 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 46 亿元、-111.2 亿元和 -197.4 亿元。

作为重要开拓新业务的绿地大基建成员公司,不少也面临着巨额亏损。2024 年,在净利润上,江苏省建亏损 13.9 亿元,西安建工亏损 10.1 亿元,广西建工亏损 15.3 亿元,贵州建工仅盈利约 1 个亿。

截图来源于企业 2024 年财报

期间,在 2022 年 11 月,绿地控股寻求发行的 9 只境外债券进行展期征求,合计规模 31.6 亿美元,其中包括一笔已经在 2022 年 6 月展期的债券。这意味着,绿地控股的流动性正式宣告陷入困境。

绿地控股,成为第一家发出债务违约预警的国资背景房企。

2024 年,绿地控股总负债为 9807 亿元,有息负债为 2135.6 亿元,净资产为 1192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89.16%;同时,累计发生的在审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 205.24 亿元。

2024 年末,绿地控股债务发生系统性违约金额约 170 亿元,占有息债务总额约 7.4%。同时,西安建工、广西建工因未按期支付债务利息,双双宣告 " 爆雷 "。

尽管绿地控股陷入现金流困境,高管在过去三年依然领走约 7254 万元薪酬。其中,张玉良、张蕴、耿靖、陈军三年薪酬超过 1000 万元,监事会主席王朔妤、董事会秘书王晓东超过 900 万元,这 5 位成员在高管团队中的薪酬占比达 92.25%。

反观绿地控股的项目建设,频频被曝出停工或烂尾。

Wind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绿地控股境内共有 48 个项目停工,主要分布在二线城市,如郑州、武汉、西安分别有 7 个、5 个、4 个,具体包括深圳绿地新都会、杭州绿地华家池印、郑州绿地滨湖国际城、西安绿地兰亭公馆、佛山绿地未来城、合肥绿地新都会等。

于是,2024 年,绿地控股启动了 " 轻资产转型 " 策略,试图通过减少重资产投入来缓解债务压力。

过去三年,绿地控股也在推进保交付,交付面积分别为 3015 万㎡、2927 万㎡和 1402 万㎡。2024 年末,公司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 1009.3 万㎡,对应规划建面为 1767 万㎡。

面对持续下行的市场,绿地控股的销售、回款也在大幅下滑,2022 年销售额 1323 亿元、回款 1433 亿元,2023 年销售额 1115 亿元、回款 1062 亿元,2024 年销售额 639 亿元、回款未披露。

这意味着保交付压力也在上升。而为了保交付奔波在一线的陈军,如今也暂时离岗,绿地控股是否会陷入新的困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