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足主教练的“表演”该开始了!

女足主教练的“表演”该开始了。
首战被韩国队逼平、次战惊险战胜中国台北队,末轮与日本队互交白卷。7月16日,中国女足带着这张在许多人意料之中的成绩单,结束了2025东亚杯的征程。无缘夺冠,三场比赛,铿锵玫瑰留下不少值得回味的场面,有欣喜、有遗憾,也有无奈,主教练米利西奇也在球迷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接下来的日子,中国女足暂时偃旗息鼓,这位澳大利亚教头,却应该开始他的“表演”。
打造体系
与久尔杰维奇的中国男足类似,如今的这支中国女足,也面临着重新打造战术体系的课题。东亚杯三场比赛打完,外界已有声音认为米帅的战术思路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也从侧面证明,51岁的澳大利亚籍教头,需要尽快给这支中国女足,打上更鲜明的烙印。
中国女足主教练安特·米利西奇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黄昕欣摄
在中国女足战绩相对辉煌的时期,娴熟的脚下配合和小范围传接球,是队伍的法宝,也是在国际赛场上克敌制胜的利器。1999年女足世界杯期间,美国女足在每堂训练课里,都会针对铿锵玫瑰的传球习惯和跑位进行专项防守训练。2007年多曼斯基挂帅时,不惜体力的奔跑和高强度逼抢,成为中国女足的鲜明风格。那两次,旗帜鲜明的中国女足都在世界杯中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可见找到自身“特色”乃至“标签”,很多时候会成为球队前进的重要推手。
作为澳大利亚足球体系培养出来的教练代表,米利西奇曾辅佐过欧联杯冠军教头波斯特科格鲁,其战术风格也与热刺旧帅颇为接近——强调控球和比赛强度。不过在本次东亚杯比赛中,中国女足仍处于“夹生”的状态,出现了不少非受迫性失误,在与日韩的对抗中,也出现过阶段性无法跟上对手强度的状况,这都是米帅未来需要下大工夫的地方。“这次比赛的重点,是找到问题,不断改进球队的风格。”首战前,米利西奇曾给中国女足的此次韩国之行定下这样的目标,如今赛事画上句号,澳洲教头也是时候“对症下药”了。
寻找核心
此次东亚杯,中国女足的名单囊括老、中、青三代,既有王霜、吴海燕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邵子钦、孙方欣这样的新鲜血液,通过高强度比赛考察队员的意图比较明显。如今赛事收官,确立这支队伍的核心,尤其是后防核心成了摆在米帅面前的一大考验。
与韩国队和中国台北队的比赛,铿锵玫瑰的攻击手都展现出不错状态,以邵子钦为首的锋线屡有斩获。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女足的后防线却屡屡掉链子,首战在上下半场补时阶段均有丢球,让几乎到手的胜利溜走;次战又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一度被追平,套用一句流行语:前场还没成万花筒,后场倒先被“万人捅”。考虑到队长吴海燕已经年过30,寻找一位新的后防指挥官,已成当务之急。
“不论是在最后时刻丢球,还是领先两球被追平,都是让人失望的情况,我们必须确保之后不再犯同样的错。”与中国台北队赛后,米利西奇少见地说出这样的“重话”,但改善防守除了要靠言语提点,更要在选人、训练等多个方面拿出行动,这,就是对米利西奇和教练组的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