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B站盗版“上瘾”

访客 2025-07-05 10:25:54 80602
B站盗版“上瘾”摘要: "B 站盗版疯了。" 这是不少用户近几个月的最大感受。今年上半年以来,B 站仿佛回到了早期和 A 站竞争时的蛮荒时代,几乎能找到市面上各种完整且高清的影视动漫资源。仅需修改视频标题...

"B 站盗版疯了。" 这是不少用户近几个月的最大感受。今年上半年以来,B 站仿佛回到了早期和 A 站竞争时的蛮荒时代,几乎能找到市面上各种完整且高清的影视动漫资源。仅需修改视频标题,就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 B 站首页,甚至推荐位,审核机制形同虚设。

B站盗版“上瘾”

平台盗版充斥,B 站用户却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 最初 " 的 B 站回来了。改了标题名之后的影视资源,仿佛穿上了隐身衣,轻轻松松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而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B 站 CEO 陈睿称,B 站是中国 " 优质内容心智最完善 " 的平台。

近期,陈睿在 B 站 16 周年庆的演讲中提到:过去一年,有 1600 万人几乎天天上 B 站,每个月全勤登录 B 站的用户超过 2600 万。第一季度,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 108 分钟。每天有 5000 万用户,使用 B 站超过两小时。

但陈睿没有提到的是,这几千万活跃用户里,有多少是靠盗版影视吊住的?而这部分人,又真能给 B 站带来什么?

当平台不惜以默许侵权为代价,竭力挽留的却是最缺乏付费意愿的群体时,B 站,这个曾经的年轻文化标杆,似乎在亲手拆掉自己的初心,往一条几乎没法回头的深渊滑去。

01 盗版开始 " 光明磊落 "

不夸张地说,B 站成立了多久,B 站的版权纠纷就伴随了多久。

15 年过去了,中文互联网早已经过了正版浪潮的洗礼,但版权意识在 B 站似乎从未得到成长,如今的 B 站再次迎来了 " 大盗版时代 "。

今年上半年开始,不少网友发现 B 站的一些视频,正在 " 挂羊头卖狗肉 ",标注着 "4K 超清 "" 高清修复 " 等名头,但视频标题起得令人摸不着头脑。只有点进去才能发现,这些视频是海内外各种经典影视、动漫的完整资源搬运。

" 撤退的矮子 " 实际是日漫《进击的巨人》," 你的冥字 " 实际是日剧《死亡笔记》," 我的化学老师 " 实际是美剧《绝命毒师》。巧妙的换个名字之后,完整的影视、动漫内容,就可以轻松躲避审核机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 B 站首页,甚至官方推荐位。

如果用户想在 B 站看盗版影视,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查找,B 站用户还贴心地将如何搜索这些经过 " 粉饰 " 之后的资源整理清楚,发布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便于搜索查找。但也会心照不宣地发出警告:不要关注或收藏,且看且珍惜。

一位搬运资源的 UP 主阿文表示,现在搬运版权在站外的影视资源,审核通过的很快。并且只要低调一些,不大肆宣扬,这些盗版资源在 B 站存活几个月是没问题的。他仅仅搬运了六部番剧,就获得了近两万粉丝数,其中播放量最高的一部动漫获得了三十万的播放量。

但谈到收益时,阿文透露,搬运视频是难以从平台直接获得收益的,除去为爱发电的部分 UP 主,想要获得收益基本都是靠在评论区置顶一些广告链接,或者是靠年度大会员使用平台发放的 "B 币券 " 来给 UP 主充电。" 有点像乞讨,但也有挺多 B 友支持。"

B 站的审核正在变得宽松,是不少用户的集体感受。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与 B 站为缩减成本裁减人工审核团队有关;也有人认为,这是平台为维持流量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的无奈选择。在注册 B 站长达 13 年的用户张翔看来,审核宽松与否,几乎可以看作是 B 站用户情况的 " 晴雨表 "。

张翔认为,一般来说,当 B 站首页充斥着露肉擦边、盗版搬运的内容时,或许意味着近期用户活跃状况不佳;而当首页充满原创、绿色内容时,或许是用户活跃度有所改善。" 这不仅仅是我的感受,B 站创作者流失太严重了,或许要靠这些留住用户。"

陈睿在周年庆上骄傲地宣布了 B 站用户高留存率和活跃度,但无法掩盖盗版横行、内容创作者流失,平台氛围没落。不少用户感到不解,国内针对版权侵权问题早已有了明确法规,为何 B 站却对其盗版视频不掩饰?

02 B 站的 " 避风港 "

如今互联网用户已无法想象,在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光明正大上架没有版权的盗版视频,但放在 B 站似乎又变得理所当然。究其根本,B 站是一个 UGC 平台,即用户是内容的生产者,这就导致在版权问题上,B 站有了一处特殊的 " 避风港 "。

在国内的 UGC 平台中,版权问题一般都参照 " 避风港原则 " 来判断。" 避风港原则 " 指在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时,当 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不生产制作内容,如果 ISP 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 ISP 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 ISP 不承担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当有内容涉及侵权时,B 站作为平台方,也就是 ISP,如果收到了被侵权方的投诉,有义务下架侵权内容。这就是国内 UGC 平台适用的 " 通知 - 删除 " 义务。

显然,这其中就被这类平台找到了漏洞,在履行 " 通知 - 删除 " 义务时,被侵权方,也就是相关权利人的 " 通知 " 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不主动投诉,平台就可以装傻充愣,即使明知其内容侵权,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上架。

这也就是为何 B 站的盗版视频资源还是以海外影视和动漫居多,一旦侵犯国内视频平台的权益,很快就会受到投诉,甚至引起法律纠纷:B 站曾因上传盗版侵权影视资源,遭到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的联合谴责,也一度遭到中篮联体育有限公司(CBA)和芒果 TV《明星大侦探》背后的著作权人起诉。

于是就造成了,影视资源区 UP 主不轻易招惹国内长视频平台,却肆无忌惮搬运海外影视资源的场面,他们赌的就是海外的相关版权方,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小小的平台,B 站也就无需履行 " 通知 - 删除 " 义务。

因为 " 避风港 " 的存在,平台能控制盗版视频的审核力度。但盗版视频能成为 B 站 " 不可或缺 " 的一部分,还在于平台自身的社区氛围。B 站用户普遍存在 " 盗版是为了观众体验 " 的认知,不仅将盗版合理化,甚至鼓励上传 UP 主,支持存在。

张翔告诉「市象」,在他注册 B 站的前七年,内容 70% 以上都是来源于搬运内容。影视资源只是一小部分,靠搬运国内外的各个视频平台的优质内容,才是支撑 B 站走到今天的重要因素,搬运文化早已成为底色,也让了用户根深蒂固地对搬运文化认同,这是不可能靠几次清理和打击就可以消除的。

B 站始终无法严卡原创内容和授权搬运,有平台属性难以更改的原因在,但当盗版影视堂而皇之地在平台获利,瓜分流量,或许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03 盗版流量只为留住用户

盗版影视资源虽然受众广,热度高,但其商业价值并不高,换句话说,盗版视频的流量是无法直接让 B 站获利的。当内容生产平台默许盗版资源留住用户,侧面可能反映出,平台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 B 站今年一季度财报,总营收同比增长 24%,达 70.0 亿元,广告方面,一季度业务收入为 20.0 亿元,同比增长 20%。其中效果广告同比增长超过 30%。游戏、网络服务、电商、家居家电、汽车成为了广告收入贡献前五的行业。

B 站提到对其广告业务贡献最高的效果广告,也就是所谓的 " 信息流广告 "。区别于传统长视频平台最常见的品牌广告,这类广告只追求能够通过数据量化的广告效果。例如最终用户注册数量、APP 的激活数量等。整个过程主求即时效果。

效果广告的出现,为 B 站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消解了 B 站 CEO 陈睿承诺的那句 "B 站永远不做贴片广告 " 为 B 站带来的广告业务亏损。在负责 B 站投放的服务商王佳看来,B 站大力推崇的效果广告本质就是 " 电线杆子上怎么撕都撕不干净的小广告 "。

王佳作为服务商,负责一些电商品牌在 B 站的投放。他告诉「市象」,在大品牌的投放预算分配中,几乎见不到 B 站的影子。甚至一些较为高端品牌明确表示抗拒在 B 站做投放。" 部分品牌觉得 B 站的流量不值钱。"

在 B 站的竖屏信息流广告中,占比较多的是祛痘贴、成人玩具、小零食、冲牙器、减肥药、瑜伽裤等等白牌、小牌小广告。也包括 AI 软件、婚恋交友平台、短剧小说软件等 APP 推广广告。发布这类广告的,也并非真实的 UP 主,更多的是职业的 " 广告账号 "。

品牌投放的倾向直接影响的是优质 UP 主的收益。在 B 站拥有千万粉丝的 B 站影视 UP 主 " 木鱼水心 " 曾表示四个多月没有接到广告,而流量激励甚至不够支付房租。

B 站曾有过多次 UP 主停更潮,最严重的一次是在 2023 年,一批头部 UP 主选择停更,一些消失在了大众视野,更多的是向其他平台转移。此后,越来越多的 UP 主不再只专注于 B 站,选择在多个平台发力,甚至干脆直接出走。

王佳表示,信息流广告容易出效果,但同时 " 不上档次 ",大品牌看不上,但白牌产品有的是预算。" 这就像是恶性循环,导致用户怎么也躲不掉这种低质的广告内容。B 站用户对于广告的接受度本就比较低,导致用户的反感是必然的。"

效果广告遭到用户吐槽,但的确为 B 站带来了真金白银,这种情况下,盗版视频、擦边直播或作为 " 补充内容 ",用来留住用户。不过,用 " 手段 " 留住的流量,不知何时触礁。

(文中人物为化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