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乡村基2.99元土豆丝,治愈了打工人外卖焦虑

访客 2025-05-21 13:01:58 20803
乡村基2.99元土豆丝,治愈了打工人外卖焦虑摘要: 01图|笔者点单截图昨天跟同事一起加班,点外卖时刷到了乡村基。打开菜单我瞬间就红温了。预制菜欺负打工牛马都这么疯狂了?土豆丝都能做到 2.99 元了?温度降下来一想,好歹在餐饮圈混...

乡村基2.99元土豆丝,治愈了打工人外卖焦虑

01

图|笔者点单截图

昨天跟同事一起加班,点外卖时刷到了乡村基。

打开菜单我瞬间就红温了。

预制菜欺负打工牛马都这么疯狂了?土豆丝都能做到 2.99 元了?

温度降下来一想,好歹在餐饮圈混了十多年,也开破产了几家餐厅,我怎么能被 " 预制党 " 们带节奏。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从成本角度来说,一份卖 2.99 土豆丝,如果使用预制菜,无论是制作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冷链成本,以及昂贵的牛马成本,肯定比土豆子还贵。

根本没必要,也完全没必要。

除非是为了引流赔本赚吆喝,那就另当别论。

再看看乡村基其他的菜价,番茄炒蛋 10.8 元、肉饼蒸蛋 10.9 元、芸豆丝 12.8 元,把子肉比中国版萨莉亚的超意兴还便宜 1.5 元,只要 7.5 元。小炒牛肉 21.8。

这些菜外加四份白米饭和谷物饭,四人总共花了 97 块钱。

这个价格在北京东二环写字楼,算是牛马们的福报。

关键还是现炒,这你受得了吗?

假设一个场景:如果当了一天牛马回家饿了,在北上广自己做两道荤素搭配家常菜,成本最少 20 元,这还是贫民市场菜价。

如果去山姆、盒马这种高净值人群的超市,两道家常菜的成本最少在 50 元以上。

现在盒马的鸡蛋、水果还塌房了。反正都有问题,我干嘛还多花钱,又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20 多块钱在乡村基、老乡鸡等连锁品牌,点两个现炒的菜,然后躺在床上开局游戏或追集剧等外卖,吃完直接把餐盒一撇,连刷碗都省了。

这种性价比,谁做饭谁是真正的大冤种。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么便宜?一句话,极度内卷倒闭餐饮老板们修炼内功、薄利多销、降本增效。

不仅救了打工人,也成就了乡村基、南城香、老乡鸡等脚踏实地的餐饮品牌,治愈了我们的外卖价格焦虑。

至于以前为什么那么贵,大家看看我把餐厅开破产的结局就知道了。

暴利时没听到消息,入局时一盘土豆丝成本价一块钱卖二十的红利时代已结束,我不破产谁破产!

02

图|来源网络

你们点外卖最焦虑的是什么,价格、口味、食安还是预制菜?

用开破产几家餐厅的经验,悄悄的告诉大家,我最怕幽灵外卖或者 " 毒外卖 "。

幽灵外卖那帮人没有道德、没有底线、没有人性。

熬老汤不用肉,牛肉包子利没有牛肉,炒菜油炸过无数遍鸡鸭鱼,脂肪酸多到在你身体里乱叫。

这样的幽灵外卖吃一次,比走在马路上鸟屎落在嘴里还恶心,也比熬夜危害大无数倍。

所以,点外卖我有三个原则:

附近没见过实体店的外卖坚决不点;

商家没有实体店图的外卖坚决不点;

直营连锁品牌以外的坚决不点。

按照我这种简单粗暴有用的方法,避免中奖幽灵外卖的几率,一定低于中彩票的概率。

" 毒外卖 " 比幽灵外卖更恐怖,那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

他们可能是以加盟为主的知名连锁品牌,也可能是国际知名餐饮品牌。

这些品牌外卖和堂食从不却别对待,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转基因油或者氢化油(致癌率嘎嘎高),各种食品添加剂来者不拒,比如某杭帮菜做个凉菜都要放卡拉胶。

别问,问就是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不想踩雷 " 毒外卖 ",赶紧果断关注餐观局。凡是推荐的品牌,曾经都是现场直击。

比如吃面我只点和府捞面,因为他家不用转基因油。

快餐我只选老乡鸡、南城香、乡村基这种头部直营品牌,现点现炒,绝对没机会放 " 科技 "。

汉堡只点麦当劳,其他品牌一律不碰。

别问为什么,我只吃亲眼见过的。

打工人想解决外卖的食品安全焦虑,一定要,听话!听话!听话!

03

打工人的外卖焦虑里,口味是最让人欲言又止的 BUG。

你以为点的是宫保鸡丁,结果收到的是 " 甜咸酸辣随机波动拳 "。

你期待鱼香肉丝能复刻老字号的烟火气,结果打开盒盖看到的是酱色不明物体配胡萝卜丁盲盒。

现在的外卖口味,早就陷入了 " 薛定谔的难吃 ",永远不知道下一口是盐罐打翻的惊喜,还是糖精过量的惊吓。

为什么外卖口味集体阳痿?

标准化是主犯。

连锁品牌为了保证全国门店一个味,发明了中央厨房调料包统治宇宙」的魔法。

一份麻婆豆腐的灵魂不是现炒的豆瓣红油,而是冷链运输来的预制酱料包,辣度咸度任他国家特技厨师出手,也改变不了一点。

更绝的是万能复合调味剂,不管是黄焖鸡还是酸菜鱼,一勺下去就能调出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模糊美味。

反正你也记不清真正的鸡肉和鱼肉该是什么味道,只要不太难吃,就能骗打工人多扒两口饭。

口味通货膨胀是从犯。

当你连续一周吃预制菜后,会发现自己的味觉阈值被彻底拉高。

吃现炒的菜觉得不够重口,喝现熬的汤觉得没味道,甚至连便利店的饭团都能吃出米其林三星的错觉。

这不是你的错,是有人用调味剂给你构建了一个人工味觉结界,让你在咸甜酸辣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最终连一碗清水煮面都能感动到流泪。

恭喜你,成功解锁打工人味觉退化成就。

如何破解口味焦虑?两句话:

放弃对外卖好吃的幻想,把期待值降到咽得下去味道还行,你会收获意外惊喜;

认准那些敢在菜单上写 " 现炒 " 的品牌,比如乡村基的小炒牛肉,至少能让你吃到铁锅的真实感,或者老乡鸡的毛豆鸡,能让你吃出鸡肉味。

只要能在乌七八糟的外卖里,找到一份带锅气的现炒菜,已经是打工人的最大福报。

就好比乡村基的土豆丝,我不在乎 2.99 元有多便宜,也不在乎口味如何,而是现炒的仪式感。

04

预制菜是打工人外卖焦虑的终极 BOSS。

这玩意就像爱情里的渣男——你知道他可能不靠谱,但有时候实在没得选。

当你看着订单页上 30 分钟极速达的承诺,你以为是厨师在灶台前挥汗如雨,其实是微波炉里的预制菜正在解冻,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可能比你刚分手前的女友年龄还大。

在内行看来,预制菜的恐怖之处,在于它重新定义了食物的概念。

一份售价 15 元的鱼香肉丝,可能由 2024 年生产的冷冻肉丝、2023 年罐装的调味酱、以及 2022 年冻干的胡萝卜丁组成。

在中央厨房里经历了斩拌 - 速冻 - 包装 - 冷链的流水线作业后,最终在点的外卖店的微波炉里完成了三鲜烩。

为什么预制菜能统治外卖江湖?

因为它是资本的完美情人。

低成本,一斤预制肉糜的价格比新鲜猪肉低 30%,还能无限期保存,再也不用担心食材浪费;

高效率,厨师从掌勺人变成加热工,3 分钟出餐不是梦,高峰期无线接单毫无压力。

强复制,不管你在深圳还是哈尔滨,吃到的宫保鸡丁都是同一个死味,资本最爱的就是这种可控的标准化。

但打工人的胃不是垃圾桶。

预制菜里的僵尸肉可能经过反复解冻,滋生的细菌比你工位上的键盘还多。

调味包中的食品添加剂比你前任的谎言还复杂,什么卡拉胶、黄原胶、山梨酸钾,能凑齐一张食品化学元素周期表。

更绝的是重组肉技术,把鸡胸肉、鸡皮、鸡软骨打碎重组,就能做出雪花牛排,口感比你老板画的饼还虚无缥缈。

如何与预制菜和解?

望:看菜单,凡是写着「速食」「即热」「半成品」的,直接拉黑;

闻:收到外卖先闻味道,只有调料味没有食材香的,大概率是预制菜;

问:备注里直接问商家「是不是现炒」,敢回「是」的至少有 30% 可信度;

切:用筷子戳一戳肉,松散有纹理的是真肉,紧实如橡皮的大概率是重组肉。

当然,如果你所在的县城实在躲不开预制菜,那记住一个底线:一碗泡面绝对比预制菜健康。

预制菜的盛行,本质是打工人用时间换金钱的无奈选择。

当你连做饭的半小时都没有,就只能用健康换效率。

这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你薪水太少。

信我!

作者|半仙大叔

餐观局出品

* 转发或引用须表明来源于餐观局,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