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补”范围持续扩大,今年你买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作者:何欣、俞汶希、许子柔、陈梓茵、柯昕煜、史羽梵,编辑:史羽梵,指导老师:白净,原文标题:《调查:你购买过 " 国补 " 产品吗?》,题图来自:AI 生成
你购买过 " 国补 " 产品吗?15%~20% 的优惠,看上去的确很诱人。
南大戏文专业的原石同学最近发现电脑剪辑视频越来越卡顿,她觉得有必要换一台新的。因为家人去年年底换过一部新手机,享受了国补优惠。所以她去一家提供国补优惠的门店买了新电脑,比原价便宜了两千元左右。
" 唯一遗憾的是没买到喜欢的颜色 ",在国补政策的加持下,线下店生意火爆。
线下店生意火爆(俞汶希 摄)
政策落地:国补激发市场活力
" 国补 " 是国家为鼓励特定产业发展、促进民生消费而推出的财政补贴措施。最早可追溯到 2009 年,最初主要补贴领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产品时,可享受价格减免,或通过申报获得资金返还。当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推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
到 2024 年,政策范围扩大到了家电领域,涵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8 类家电产品,推动了家电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消费升级。2024 年 3 月 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针对推动大规模家电设备更新换代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出重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 " 四大行动 "。
20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截至 2024 年 12 月 12 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更新 520 多万辆、家电换新 4900 多万台、家装厨卫相关产品销售 5100 多万件、电动自行车销售近 90 万辆。
有了去年政策成效的良好铺垫,2025 年政策进一步扩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今年 1 月 8 日发布了《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加力扩围实施 " 两新 " 政策。
相较于去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继续扩大。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 8 类(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增加到 12 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 20% 的补贴。
小米门店电视补贴(俞汶希 摄)
此外还新增了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 3 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 6000 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 15% 给予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 1 件,每件补贴不超过 500 元。
各地区对国补政策作出了积极响应。据新华社报道,在 2024 年春节假期前,全国共有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现政策衔接和资金接续。不同省份依据国家政策,制定了本土化、具体化的政策,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顺利进行。
以江苏省为例,除 8 类家电产品外,江苏省发改委于 2024 年 11 月 27 日率先开展 3C 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即针对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含机身、套机,不含镜头等配件)、智能手表、学习机、翻译机、无线蓝牙耳机这七类产品,可优惠产品成交价格的 15%,最高可优惠 1500 元。春节期间(1 月 28 日至 2 月 4 日),包括江苏在内的五个地区(北京、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以旧换新销售额均超过 15 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2025 年起,江苏省共有 44 类家电商品最高可以享受 20% 政府补贴,其中国家补贴家电品类有 8 类,江苏省补贴家电品类扩充至 36 类。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云闪付、建行生活、京东、淘天、苏宁易购、抖音、微信等申领补贴资格。完成补贴资格申领后,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参与专项活动的线下经营主体或线上平台企业进行商品选购。
商家红利:受益与执行落差
国补政策是怎么落实的?带着这个问题,新潮走访了仙林大学城周边门店。联想、华为等品牌门店的负责人表示,国补显著拉升了客流量和销量,根据店员估计,光是电脑,成交量就至少提升了 20%。
华为门店客流量(俞汶希 摄)
国补政策的参与方涉及品牌方和平台,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品牌方负责统一申报补贴资格和产品品类,平台(如京东、苏宁易购)则负责整合旗下线上线下的品牌产品参与补贴。线上渠道由品牌方和平台共同管理,由于线上平台的资源整合和信息传递效率更高,补贴品类更完备统一。而线下门店由于资质、管理能力以及地方政策差异等因素,补贴品类可能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以小米为例,其线上门店(如小米商城、京东小米旗舰店)的补贴品类包括小米手环等产品,但新潮走访发现,线下门店如南京仙林金鹰的小米门店,小米手环未纳入补贴范围,且每家线下门店的补贴品类都有所差异。
国补政策对消费者优惠免去的金额,一般由店家先垫付,之后政策资金会在结束后根据销量确定金额,再回款给商家。新潮走访的华为、联想门店员工表示,国补虽需 " 先垫资后回款 ",但长期看能 " 聚沙成塔 " 拉动销量,尤其对高单价产品促进明显。
然而,在拉动销量的同时,在商家层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年 2 月 6 日,中消协发布 2024 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出了商家涨价 " 套取 " 补贴、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等违规乱象。
因此,国补政策对商家的资质要求严格,仅限官方企业或平台参与,私人店铺无法申请。
消费端:理性与冲动并存
国补政策切实为消费者带来了红利。来自湖南长沙的王女士计划今年翻新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为了这次家装换新,王女士早早就开始研究各种家电的性能、价格,国补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她通过湖南省国补,购置了新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灯具,还一并做了厨卫翻新,总计省下了两千余元。
在采购过程中,所有品类限购一件的政策一度让王女士犯了难。所幸夫妻俩再加上身边亲友的帮助,让这次翻新的采购清单得到较大优惠。
面对国补优惠,王女士相对理性,不必需的电子产品一样也没有买,即便是家电的采购,也在诸多品牌中选择性价比合适的。王女士说," 自己刚好有需要,再加上国补,才是赚的;如果硬是为了国补去买,反而成了浪费。"
然而,尽管已经足够理性,但王女士还是在国补的诱惑下,忍不住要 " 冲动消费 "。比如家里原有的洗衣机功能正常,使用年限也不算很久,但是王女士也还是选择购置了一台新洗衣机。
小米没有参加湖南省国补,这是唯一令王女士感觉遗憾的事。她早早就看上了几款小米家电,性价比高、样式也简洁大方。然而不能享受优惠,王女士只得将目光转向了其他品牌。
大学生群体对国补政策了解多少?新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 82.54% 的同学通过电商平台知晓政策,但对家电增加补贴品类、一级二级能效家电补贴规则等细节了解有限。这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偏好与消费能力有关,毕竟与家电相比,3C 数码产品才是大学生的消费主场。
自今年国补政策出台以来,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不乏对政策的宣传与解释,但部分宣传在准确性和易懂性上还有不足。例如,部分参与新潮调查的消费者误以为 " 捆绑销售碎屏险 ",实则补贴与附加服务分离,另还有人因 " 规则复杂 " 放弃参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潮,作者:何欣、俞汶希、许子柔、陈梓茵、柯昕煜、史羽梵,编辑:史羽梵,指导老师: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