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贵族”集体大降价?高价水果未来何在?

最近几年,有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这就是原先昂贵的水果纷纷降价,甚至于纷纷价格腰斩,面对着这些水果贵族纷纷降价的情况,让人不禁想问这些高价水果到底未来何在?
一、" 水果贵族 " 集体大降价?
据湖 · 南 · 日 · 报的报道,对于 " 吃货 " 们来讲,今年是个 " 甜蜜 " 的年份。自年初起,草莓、车厘子、蓝莓等以往的高价水果,价格纷纷 " 跳水 ",让网友们直呼:实现了水果自由。
进入 3 月以来,号称 " 水果皇后 " 的蓝莓逐渐上市,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上的蓝莓价格普降,随着蓝莓的大量上市,价格持续走低,相较 100 多元的高点已经腰斩至 50 元左右一斤。
记者走访多家郑州市的水果零售店发现,一盒 125 克的蓝莓售价多为 9.9 元至十几元不等,最便宜的两盒仅售 10 元。店内正在选购水果的消费者杨女士说,今年蓝莓确实便宜,口感变化也很大,吃起来脆甜,不像往年买到的那样绵软。
走访中得知,过去的高价水果能越来越 " 平价 ",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是主要原因之一。张要刚称,近年来国内产区蓝莓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种植技术也随之优化,产品品质与产量同时提高,消费者买到的蓝莓才会又好又便宜。
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中另一名商户罗世豪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有多地大量种植蓝莓,在云南蓝莓果期结束后,河南、安徽、山东、东北等地的蓝莓将陆续成熟。
而草莓、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水果的价格降低也与国内产区产量提升脱不开联系。
陈氏阳光董事长陈雪梅告诉记者,近年来,车厘子、阳光玫瑰等曾以进口为主的水果,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都开始推广种植,国产草莓的品种也更加丰富,市场中国产水果的占比逐渐提高。
二、高价水果未来何在?
近年来,这一系列价格的骤降,不禁让人们思考:高价水果集体降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高价水果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首先,在当前的水果市场," 水果贵族 " 集体大降价并非偶然现象。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水果供应充足。水果的供应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价格走势。当市场上水果的供应量能够满足甚至超过需求时,价格就难以维持在高位。从种植端来看,近年来,水果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此外,水果的生长周期虽然相对固定,但随着多种种植技术的综合运用,水果的产量在年度之间的波动逐渐减小,这使得市场上水果的供应量趋于稳定且充足。这种供应充足的状态,就像一个天平的砝码,使得价格的天平难以向高价那一侧倾斜,很难为高价形成有效的支撑。
其次,大量的水果开始国产化,这是 " 水果贵族 " 集体大降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去,许多高价水果主要依赖进口,如车厘子主要来自智利、秘鲁等国,阳光玫瑰葡萄也曾一度被外国垄断。然而,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些水果逐渐实现了国产化。国产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国产水果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因为不需要跨越遥远的海洋和复杂的国际贸易流程;另一方面,国产水果的种植成本也可以通过规模化和技术优化来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国产水果的价格能够快速下滑,逐渐走向亲民。
第三,国际贸易的便捷化也是推动 " 水果贵族 " 降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海洋冷冻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大批量的水果运输成为可能,并且成本相对较低。以车厘子为例,我国与智利之间开通的多条海运 " 车厘子快线 " 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样,榴莲等热带水果也通过冷链运输技术,实现了从东南亚国家到中国的快速、低成本运输。这种国际贸易的便捷化不仅丰富了国内市场的水果种类,还降低了水果的价格。因为运输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商家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采购水果,从而以更实惠的价格销售给消费者。
第四,从长期来看,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国产替代的加强,水果的价格日益亲民将会是大概率事件。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推动水果产业的升级和变革。同时,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经验的积累,国产水果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许多国产水果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已经不输于进口水果,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具优势。这种品质的提升使得国产水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