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悄悄服软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题图|视觉中国
美东时间 4 月 11 日晚 10:36,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PB)悄悄修改了税则: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被豁免,不再受早前 " 对等关税 " 的影响。
该税则没有专门针对中国作出说明,这也意味着来自中国的这些产品也不会被征收 145% 的关税。但据 CCTV 国际时讯报道,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产品是否仍将适用不属于 " 对等关税 " 框架的 20% 税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尚未就相关询问作出回应,白宫方面也未立即置评。
目前尚不知这类产品占中国出口美国总额的多少比例,但据 2023 年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消费电子产品(含智能手机、电脑等)总额为 960 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5020 亿美元)的 19%,若叠加部分家电和工业设备,估算豁免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的 20%-25%。
这条修改税则的发布,被外媒认为是特朗普对华关税有所松动的首个信号,有外媒称这代表特朗普在极端关税政策上的又一次退缩(step back),也有报告分析这说明在美国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对下,白宫内部 " 最终承认了现实情况 "。
特朗普服软了吗?极端关税政策能否继续松动?对于出口美国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好信号,过去一周,这些企业就像坐上了过山车,心怀忐忑,前途未卜。
谁在流血?谁能喘口气?
特朗普对华关税加征至 125%,以及其宣布取消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 政策,小额包裹税率从 30% 暴增至 90%。这两条政策,令出海美国的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天迅速被愁云惨雾笼罩。
" 再这样下去,墨西哥毒贩还不如改行走私来钱更快。" 深圳老板李清一边调侃一边苦笑。
货代公司的运费价格最直观反映出关税翻 20 倍后的成本数字(运费一般涵盖关税成本)。
" 此前深圳货代普遍价格是 3-10 元人民币 / 公斤,如今已涨至 13-23 元 / 公斤。" 深耕中美物流多年的业内人士邹韬告诉虎嗅,服务越好、船只越快,价格越高。
在特朗普初上任对华加征 20% 关税时,货代公司甚至为了争夺客户还相继降价(相当于替客户承担一部分关税成本),但如今也挺不下去集体涨价了。
但此番美国修改税则,可能会改变部分企业的处境,实际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这场关税风暴之下,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谁会继续流血,谁会暂喘口气,大家的处境进一步分化。
据虎嗅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若对冲击程度做一个排名:首先,2B 外贸公司受到的影响 >2C 跨境电商。其次,跨境电商中,直邮小包所受的影响 > 大件货物(运费占比较高)> 货值低盈利空间小的轻小件 > 客单价高盈利空间大的轻小件。
若加上此次美国豁免的产品类型,这些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将受到最小冲击。
为何业内普遍认为 2B 外贸公司受到的影响大于 2C 跨境电商?
传统 2B 外贸受美国采购商的影响,一旦某个大采购商决定停止合作,这些外贸公司和工厂就会受到巨大冲击。
" 有的工厂已经宣布先停工一个月,也有主做美国市场的外贸公司开始辞退员工。" 李清告诉虎嗅。
而跨境电商中,直邮小包所受的影响 > 大件货物(运费占比较高)> 货值低盈利空间小的轻小件 > 客单价高盈利空间大的轻小件。
直邮小包模式受冲击最大,主要因为特朗普此前宣布取消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 政策,小额包裹税率从 30% 暴增至 90%。某种程度上,这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 直接切断了中国跨境电商依赖的生命线。
" 要么涨价 90%, 要么关店。" 服装独立站老板李成苦笑着给虎嗅算了一笔账:一件售价 20 美元的 T 恤,原本利润只有 2 美元,现在新增关税叠加物流成本上涨,综合成本飙升好几倍," 这点微薄利润瞬间就被吃光了 "。
更让他焦虑的是," 蚂蚁搬家 " 式的拆单避税策略彻底失效。" 以前 800 美元的订单可以拆成多个 20 美元的包裹 , 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 李成说,快时尚变成了慢焦虑。
" 这是 2018 年贸易战后最惨烈的撤退潮。" 业内人士告诉虎嗅,据雨果跨境调研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中小卖家正在考虑收缩美国业务。
直邮小包之外,大件商品也正在被 " 关税黑洞 " 吞噬。
某家具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虎嗅,亚马逊整体家具大盘在加征关税后预计 GMV 下降 10%~15%,其公司今年收入预计下降 20%,
" 加 125% 关税后,我们预计涨价 15% 左右,这已与美国同行的价格接近了,极大降低了竞争优势。" 该负责人说。
轻小件产品的运费成本占比较低,但货代集体涨价后,货值较低利润较薄的大量白牌及代加工工厂更加忧愁。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某个档口前,张雯正在和客户讨价还价。" 这个手机壳卖 5 美元已经没什么利润了,再加 125% 的税,客户转身就去买东南亚的同款产品了 ",她无奈地摇头。
像张雯这样的白牌商家几乎没有定价权。" 有的平台强制要求 5-6 折供货,每卖一个手机壳要亏 0.3 美元。" 她苦笑着说," 以前还能靠走量赚钱,现在连这条路都被堵死了 "。
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境电商从业者预测:" 大量客单价低于 10 美元的白牌商家将在 6 个月内出局。" 在他看来,这场危机正在加速行业从 " 拼低价 " 到 " 拼品牌 " 的血腥洗牌。
不过,并非所有玩家都在溃败。
深圳华强北的一间办公室里,陈明正在查看最新的销售数据。" 这款蓝牙耳机虽然售价 89 美元,但我们还有 35% 的毛利率。"
" 合规化和品牌化正在成为分水岭,原先的溢价空间会变成避险港湾。"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
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 " 关税风暴 ",正在重塑中国出海企业的竞争格局:
在深圳前海的某个共享办公空间里,一群创业者正在讨论如何在越南设厂;在上海虹桥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跨境合规咨询的业务量激增 300%;而在广州白云机场附近,海外仓服务商的广告牌突然多了起来 ...
" 这本质上是一场针对中国供应链效率与弹性的极限压力测试。" 长期观察跨境电商发展的投资人赵明告诉虎嗅," 卷低价 " 的死路尽头," 拼韧性 " 的新赛道刚刚亮起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