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特朗普“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

访客 2025-04-10 10:29:27 14253
特朗普“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摘要: 在特朗普宣布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比例 " 对等关税 " 后,作者朋友圈里的跨境卖家们一时间陷入纷乱,知道他癫,没想到他这么癫。大家纷纷应对,有的计划与客户紧急沟通涨价,有的表示...

在特朗普宣布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比例 " 对等关税 " 后,作者朋友圈里的跨境卖家们一时间陷入纷乱,知道他癫,没想到他这么癫。大家纷纷应对,有的计划与客户紧急沟通涨价,有的表示要暂缓发货以观后续,还有的直接表示接下来要放弃美国、转向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

特朗普“癫狂”关税后,一个美国本土卖家表示“干不了”

中美贸易战,对产地在中国、主要市场在美国的出海品牌和跨境卖家,影响一定是巨大的,白鲸出海将持续关注中国官方的回应和企业层面的应对。

但与此同时,作者也很好奇美国本地卖家怎么看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结果在 Reddit ecommerce 版看到了这个热帖——特朗普摧毁了我的生意。

01

原贴博主是一位亚马逊玩具卖家,主要从中国进货,他讲述了关税飙升对他生意的具体影响,以下是原贴和译文:

" 我是一个亚马逊卖家,主营玩具。我店里最畅销的商品,是一款从中国采购的钢制玩具。由于美国本土几乎没有玩具制造产业链。即使加征 200% 的关税,从中国进货仍然比在美国生产便宜。

我最近一批货 3 月 1 日从中国装船,当时我预计要缴纳 25% 的 301 条款关税,加上针对中国进口额外增加的 10% 的关税,以及 3% 的常规关税。结果船是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增收 10% 关税(也就是说总共 48%)的第二天离港的。到目前为止,我的货还没到港,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最终要为这批货缴纳多少税费。

接下来,我再下订单的税率将高达 82%(加上自 " 解放日 " 起新增 34% 的 " 对等关税 ")。而中国的竞争对手经常低报货值,所以关税增加对他们的影响没我这么大。

我很好奇,闭着眼硬把墨西哥湾改叫 " 美国湾 ",能不能给我退点税回来。

就连那些 "MAGA" 帽子都是中国造的。

我不觉得有哪个美国青少年真的想去煤矿或工厂干活,生产衬衫、鞋子。也不会有哪个聪明的商人,会在总统每隔一周就改变一次关税政策的国家里,投入几百万美元做生意。

我们选了一个从他老爸那里拿 " 十亿小额贷款 " 却还破产七次的人当总统,这就是代价吧。我真心为底层民众感到难过,他们现在不得不承担美国历史上最大幅度的 " 加税 "。说好的 " 无代表不纳税 " 呢?

我真的不想谈政治,但我几乎可以确定,我快要破产了。抱歉发牢骚了。"

原贴博主预计得不错,就在北京时间 4 月 9 日凌晨,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证实,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额外再加征 50%,加上此前 2 月第一次加征 10%、3 月第二次加征 10%、以及 4 月 3 日 " 对等关税 " 34%,目前美国对华进口商品新增关税将达到 104%,自美东时间 4 月 9 日凌晨 12 点正式生效。

由于美国关税的生效规则是,以货物到达美国港口并申报清关的日期为准,而非装船或离港日期。我们帮这位卖家来算一笔账,他 3 月 1 日离港的货物,到港要交多少关税:

1. 3% 的基础关税(美国协调关税表(HTSUS)中的最惠国税率(MFN))

2. 25% 的 301 关税(美国《1974 年贸易法》第 301 条,针对中国 " 不公平贸易行为 "(如强制技术转让)的报复性关税)

3. 2 月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 10% 关税;

4. 3 月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 10% 关税;

5. 4 月 3 日对中国加征 34% " 对等关税 " ;

6. 4 月 9 日对中国加征 50% 报复性关税。

也就是说,在到港前关税不再度变化的情况下,这位卖家要为他的货物缴纳 132% 的关税,这个成本几乎一定是要通过涨价,转嫁到美国普通消费者身上的。这样一来,卖家原有的客群能否接受这样幅度的涨价、日用消费品普涨的情况下,这位卖家能否拓展新的市场,都变得难以预测。

确实有可能 " 干不了 " 了。

原贴博主显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困难处境的商家,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情况类似:

" 我们的情况类似。我在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品类,有超过 300 个 SKU。但无论北美还是南美,都没有能生产相当产品的工厂。我们此前也一直努力在亚洲其他国家寻找供应商,尝试供应链多元化,但特朗普的变态关税政策对能生产这种产品的另外两个国家也加征了关税,相当于我们‘多样化’了个寂寞。"

即使连营收过亿的大卖也无能为力:

" 我们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商公司(亿级美元营收),但我们也对关税问题感到极度担忧。我们每周进口大约 10 个集装箱,虽然集装箱成本已经下降,但产品成本、人工成本和关税都涨得很高。

我们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最低限度降低损失的解决方案,无法去其他亚洲国家(采购),肯定没法在美国本地生产,但银行贷款利率仍然很高、照还。过去两年是最艰难的两年(甚至比新冠疫情爆发的前六个月还要艰难)。我们能创新或优化的地方非常有限。"

热评第一直截了当地指出:" 即使关税加到 200%,从中国进货仍比在美国生产便宜 ",这才是真正问题所在,由关税导致的成本飙升,除了让美国企业增加负担、裁员降本,最终只能导致美国普通消费者的物价飙升,从而让美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

02

截至发稿,从该贴 4400 多个点赞和超过 500 条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本土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卖家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极度担忧和不满,但短期之内,大家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在全球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今天,想要贸然、粗暴地切断两个贸易大国之间的商业往来,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因此造成的恶劣影响,也绝对要比特朗普能预计到的更大。

时过境迁," 中国制造 " 的优势不再仅限于 " 低价 ",中国工厂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服务态度,也让美国的采购商很难再适应其他 " 平替 ":

" 不少人还在那儿扯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殊不知中国工厂可以制造从‘低质 " 到 " 高质’的几乎任何东西,这完全取决于你需要什么。而不像在美国,你的需求会受到各种限制。如果你发现了一个质量很差的中国产品,那一定是当初下这个订单的人选择了牺牲‘质量’。"

正如另一位网友评论的:

" 完全同意。我们定制过产品,中国供应商和美国本土制造商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中国那边既省心又高效,他们真的会不遗余力争取客户订单。"

面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企业实施的粗暴关税政策及其对中美经贸合作的无理干预,我们期待两国工商界能够秉持互利共赢精神,最终走出一条破冰之路。也期待中国出海企业能顺利 "find their own way to get through".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