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亿美元,合肥力挺战新产业

这是合肥产投发起的第五期美元债券。
这是合肥产投发起的第五期美元债券,此前已经分别于 2017 年、2020 年、2022 年、2023 年发行过四期美元债券,累计规模 14 亿美元。
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 ( 集团 )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合肥产投集团 ")拟发行 Reg S、以美元计价的高级债券。
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合肥产投发起的第五期美元债券,此前已分别于 2017 年、2020 年、2022 年、2023 年发行过四期美元债券,累计规模 14 亿美元。
这次启动的新一期美元债券和 2023 年的第四期一样,都是通过先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由合肥产投集团提供担保,但在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中新增了中银国际、交通银行、光银国际、民生银行香港分行、中信银行国际。
当时合肥产投称,发行 2023 年第四期美元债券的目的是为了 2023 年 9 月到期的中长期离岸债券进行再融资。对于新一期的美元债券,合肥产投还未披露规模和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合肥产投发起的四期美元债券中,2017 年、2020 年的已经完成了到期兑付,2022 年和 2023 年的三、四期债券将分别于今年 6 月和明年 9 月到期,总规模 8 亿美元。
从节奏来看,合肥产投的美元债发行是逐渐加速的。2017 年,合肥产投发行的 3 亿美元票息为 4.25% 的 3 年期境外债券是合肥市首笔境外债券,发行工作自 2017 年 2 月启动,历时 9 个多月,最终成功发行。
到了 2022 年的第三期美元债,合肥产投不仅将发行规模提高到 5 亿美元,创下了安徽省有史以来国有企业境外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而且在取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20 天内,合肥产投就成功完成了境外债券的发行工作。
市场观点认为,持续发行美元债有助于建立境外信用记录,增强国际投资者对合肥国企的认知,为未来融资积累信誉资本。合肥产投在首次发行美元债券融资时,也提到这一点。当时合肥产投称,首次尝试吸引并利用海外美元资金是集团公开亮相国际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探索,为扩大合肥市以及产投集团在海外的影响力,走向国际化。
另一重目标则是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合肥产投称,随着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发展,业务范围向境外拓展,尤其是以长鑫 12 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离子医学项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外币资金结算。集团通过发行美元债券募集资金,一方面可直接在境外交易结算;另一方面,多余资金可回流到境内,直接兑付长鑫 12 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设备采购到期进口信用证,最大限度降低美元购汇、兑换成本,进而节约项目建设成本。
在首次发债时,合肥产投为争取以最低价格足额发行债券,一方面事先将发行材料报送兴业银行,争取到该行可观金额的投资额度作为基石投资,起到稳定债券定价的作用;另一方面与投资人博弈定价策略,通过预估锁定确定价格的订单数量来提高议价能力,最终得到了超 2.5 倍认购。
到了第二期,合肥产投的美元债券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定价当日订单簿峰值超过 16.83 亿美元,实现超 5.6 倍超额认购。此后的第三期,订单簿峰值进一步提升,超过 18.8 亿美元。但在第四期,合肥产投的债券认购倍数和规模都有所回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创投日报 ",作者:余诗琪,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