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上演关税“大逃亡”:5架飞机满载iPhone急赴美国 但供应链格局难改

财联社 4 月 8 日讯(编辑 史正丞)据媒体援引印度政府高级官员消息称,赶在特朗普挥动 " 对等关税大棒 " 前的最后几天里,5 架满载 iPhone 等苹果产品的飞机从印度起飞,为科技巨头囤货应对全球贸易动荡局势又多争取了一分喘息的空间。
据悉,苹果赶在 3 月底的最后一周里,仅用 3 天就完成了这一次紧急发货,目的是为了彻底避开潜在关税政策冲击。
知情人士称,尽管眼下通常是一年里的运输淡季,但在关税阴霾下,苹果不得不迅速将产品从中国、印度的制造中心送进美国仓库。目前苹果美国仓库 " 已经备了足够应付数月需求的货品 ",能够暂时缓冲关税风暴的冲击。
报道称,这种囤货行为也使得苹果能够暂时维持当前定价。不过按照特朗普此前公布的政策,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泰国等整条 " 苹果供应链 " 的所在地,都不同程度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因此从特朗普宣布政策开始,苹果公司股价在 3 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近 19%。
(苹果公司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知情人士:苹果判断不宜彻底改变供应链布局
当然,包括囤货、选择税率较低的国家向美国发货都只是短期权宜之计。知情人士称,苹果仍试图获得特朗普的关税豁免,同时鉴于当前形势过于不确定,苹果公司认为不宜彻底改变目前以中国为核心的供应链长期投资布局。
分析师指出,对于苹果的布局而言,特朗普关税会带来两方面的限制。
首先是印度的产能无法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美国银行分析师 Wamsi Mohan 指出,在关税政策出台前,苹果印度供应链今年的 iPhone 产能预期为约 2500 万部。其中约 1000 万部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如果把今年印度产的 iPhone 全部销往美国,那也只能满足 50% 的需求。
从长期来看,特朗普想要实现的制造业回流,至少在生产 iPhone 方面几乎不可能。分析师和供应商普遍预期,在美国生产 iPhone 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将远超支付关税的费用。
研究机构 Wedbush 在最新研报中嘲讽道:" 如果美国消费者想买一台售价 3500 美元的 iPhone,那应该在新泽西州、德克萨斯或其他地方生产。"
据 TechInsights 分析,以 54% 的税率计算,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可能使得 iPhone 16 Pro 的硬件成本从当前的 550 美元增加约 300 美元,该机型(256GB 版本)目前的零售价约 1100 美元。
所以背靠中国产业链,然后在世界各地组装会是最符合商业逻辑的决策。苹果近年来更多地将中国生产的零部件运到印度组装,由于它们经历了 " 实质性转变 " ——从一堆零件变成一部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所以苹果可以将这些 iPhone 标为 " 印度原产 "。
报道指出,苹果公司的生产重心仍在中国。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厚的供应商网络,以及大量熟练劳动力等要素,都是苹果供应链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