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2.0”重塑肉身尚能闯出路,中国经济亦能

本文作者:张慧雯|钛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导读
(1)近 2 年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已减量近 40%,至 2450 亿美元。
(2)中国出口占 GDP 比值自 2006 年的 36% 降低至 2024 年的 19.7%,我国服务业和消费占 GDP 比值均回升至 53%,服务贸易出口占 GDP 比值仅有 4.9%,消费和服务业潜力大。
(3)2024 年中国研发经费 3.6 万亿,同比增加 8.3%,中国顶尖科技人才自 2020 年 18805 人增至 2024 年 32511 人,全球占比从 17% 增至 28%。
(4)若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降低,则中国不用再将多出来的顺差购买美债,中国出口退税补贴也可大幅节省,转为补贴消费者居民端,加大科技研发补贴。
(5)发改委正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
(6)美国通过 " 技术进步化债 + 通胀化债 " 均遇阻,将化债路径退回到 1900 年时期的财政收入路径,靠来自贸易顺差国的关税供养财政。
正文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GDP 比值自 2018 年突破 100% 后,当前逼近 125%,这是特朗普希望控制 " 水 " 流向的根本原因。
受低利率资产未能覆盖高利率负债成本影响,美联储财报也第二年出现了亏损,2024 年亏损达 776 亿美元。
美国当前向全世界年进口额是 3 万亿美元,2025 年预估美国财政赤字 3 万亿美元,特朗普阵营希望追加征收近 8000 亿美元关税,以缓解债务压力。但实际上,加征的关税或仍然不足以补上美国债务利息支出 3000 亿美元 + 减税实施后的数千亿美元财政缺口。
4 月 4 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 7.25 关口,日内涨超 300 个基点。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人民币汇率大涨,定价角度上,全球资本用脚投票报复性关税后的美国经济。
近 2 年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已减量近 40%,至 2450 亿美元。
科股宝研究发现,2018 年以来,国自美国进口额增长 25%,中国对美出口额降低 17%。中美贸易顺差额自 2022 年 3 月开始逐渐收敛,最大降幅 37%,2 年半时间减少近 1550 亿美元至 2450 亿美元左右。
若后续对美贸易顺差进一步减少,中国进一步加大其他国家的出口,加大出海步伐,加大由出口补贴向消费端补贴的政策,加大高科技技术产业的扶持,对美出口减量对经济的冲击将有效化解。
来源:中美贸易顺差变化
若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降低,则中国也不用再将多出来的顺差购买美债。科股宝研究发现,截至 2025 年 1 月,中国持有美债 7600 亿美元,近一年维持在这一水平,较 2023 年 1 月的 8593 亿美元减少了近 1000 亿美元,较 2022 年 1 月的 10338 亿美元减少了 2738 亿美元。
同期数据,2022 年 1 月日本持有美债 12998 亿美元,2023 年 1 月持有美债 11029 亿美元,2025 年 1 月持有美债 10793 亿美元,较 2022 年同期减少了 2205 亿美元美债。
来源:中国持有美债情况、日本持有美债情况
若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降低,中国对出口的退税补贴也可以大幅节省,2025 年中国出口退税补贴 1.92 万亿,与 2024 年执行数持平,财政此前补贴出口生产端,转为补贴内需消费端,中国消费对 GDP 增速的贡献比例为 70%。
服务业和消费潜力巨大,服务业占 GDP 比值增至 53%,出口占 GDP 比值降至 19.7%
科股宝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占 GDP 的比值自 2006 年的 36% 降低至 19.7%,我国服务业和消费占 GDP 的比值持续回升至 53%,服务业占比近 24 年回升了 15%,当前,服务贸易出口占 GDP 比值仅有 4.9%,2022 年开始每年 9 月召开服务贸易大会,未来潜力巨大。
来源:出口占 GDP 比值、服务业占 GDP 比值、消费占 GDP 比值
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养老服务、园区服务、物流服务、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
消费包括:居住、出行、健康医疗医药、文化教育及旅游休闲。
新消费包括:智能家居、体育赛事、国货潮品、银发消费等。
平台经济亦是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中国庞大消费者基数是中国在全球视野下珍贵的核心竞争力。
2024 年三季度美国大选时期,券商预估 " 特朗普若当选,测算加征 60% 关税情形下,补足出口拖累的 GDP 需要财政赤字规模多增 2.6 万亿元 ",极限利空落地。
中国为应对关税,今年两会将赤字上限从 3% 提高至 4%,2025 年 4 月,财政又将 5000 亿资金定向输血几大银行,补充资本。年初以来,央行多次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国内为防风险,稳局势做好准备,此次极限利空落地。国际资本流向及国际贸易格局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非理性关税也将进一步倒逼中国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倒逼中国加大对国内需求消费居民端的补贴,倒逼中国海外华人集体归国助力中国发展,中国资产有望获得重估。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对科技创新投资增速均不低于 7%,2024 年中国研发经费 3.6 万亿,同比增加 8.3%。中国顶尖科技人才从 2020 年 18805 人增至 2024 年的 32511 人,全球占比从 17% 增至 28%。年初以来,deepseek 等企业的技术突破更是在 AI 应用领域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大量外国人涌入海外版小红书也是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国内经济方面,2024 年 9 月以来,我国消费者指数整体回升。
来源:中国消费者指数
科股宝研究发现,2025 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杠率进一步降低,中央政府杠杠率处在国际较低水位即 25%,(而美国联邦政府债务 /GDP 比值为 125%),居民可支配收入较 2020 年 3 月极值回暖。此外,2024 年 8 月以来,外资在华投资持续回暖。QDII 规模来看,自 2024 年 12 月的 5877 亿份降至 2025 年 2 月的 5434 亿份,2 个月净减少了 443 亿份,创历史最大持续减少额,有进一步走低的迹象。
来源:QDII 份额变化
波动率可控、依靠内部源源不断创新力、具备人口优势能通过补贴等措施激发潜在消费购买力、中央财政仍有巨大支持空间的资产即是好的配置选择。QDII 部分海外资金或回流国内。此外,不同于海外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当前我国 A 股国际资本占比较低,仅为 2.5% 左右,此次受特朗普关税风波的外资扰动可控。
财政方面,2025 年,国债限额 418608.35 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 180689.22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399185.08 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安排 118.78 亿元、增长 14.5%。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 2000 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 2024 年增加 500 亿元。
据信达证券报告,2025 年一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前置,共发行 1.34 万亿,已达全年 2 万亿额度的 67%,隐债置换提前,为后续专项债发行腾出空间。
中信证券指出,2025 年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在 6000 亿元 -1 万亿元区间,2025 年仍将有 2.8 万亿的专项债资金用于债务化解。
科股宝研究发现,化债提速,企业的应收款回笼加快,年初企业活期存款也有所改善。
中国加快对外开放。
2025 年 1 月,发改委会议明确要修订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进一步压减清单事项,优化市场准入管理。
发改委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大市场,绝不是搞自我小循环,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的大市场。"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让世界各国来华投资者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
2025 年 3 月末,跨国企业领导人集体来华交流。中方表示,将在医疗等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吸引外资,优化营商便利及法制环境。
2025 年 3 月,商务部印发《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优化外籍人员入境通关手续,在入境区域提供入境服务指南、通讯服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等一揽子服务。支持相关城市增设境外直飞航线。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受理功能,支持更多境外电子钱包在境内使用。打造一批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完善公共场所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设立外籍人员服务热线。
后续,中国出口局势将从转口贸易转变为加速企业出海,加快自由贸易区,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进一步落地等,服务贸易出口、人民币国际化也将加速。具体来看,中东方面,2024 年沙特主权基金投资了联想集团,工厂已在建造。南美方面,2024 年 6-9 月,比亚迪在巴西的新能源汽车订单爆单,运力紧张。
美国通过 " 技术进步化债 + 通胀化债 " 均遇阻,化债路径退回到 1900 年年代靠贸易顺差国关税供养财政收入。
当前美国化债压力巨大,美国债王和达利欧均公开表示,担心美债违约风险加剧,当前美债余额 28 万亿美元。2023 年 7 月美国就曾赖掉了日本 1000 亿美元美债。
美国当前利息负担过重,美国降息预期调整为 2025 年降息 4 次。若后续无增量财政资金对美居民购买力支持,美国衰退进程加快。
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自 2024 年 12 月的 74 降至 2025 年 3 月的 57,逼近历史最低值。
来源:密歇根大学消费者指数
2024 年特朗普大选表示要重启美国的制造业。而实际上,美国当前工人普遍高龄,技工缺乏培训,短期制造业难以国内扩张,此外,制造业国家还需要一个低利率、低人均收入、低通胀率以及足够的政府补贴来支撑。
若美国执意改变贸易赤字局势,美元占全球贸易结算比例也将下行,美国金融账户盈余将减少,美债、美股(外资占比 20%)及美元资产遭抛压剧增,国际资本流向格局现大变局,国际资金从美国和非美资产中再平衡。
来源:外资买入美股数据
特朗普支持率降至 43%,是上任以来最低值。
来源:特朗普最新支持率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超预期。
本文作者:张慧雯|钛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