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学者:台党当局奉送台积电不值得 “只送不卖”引争议

台积电CEO魏哲家与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台积电将对美国追加投资至少1000亿美元,建造先进的芯片生产设施。扩建计划包括新建三个芯片制造厂、两个先进封装设施和一个大型研发中心。据台积电称,此次扩建将在未来四年内为美国创造4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数万个高薪科技岗位。至此,台积电对美国的投资总额高达1650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直接投资。
魏哲家在发言时特别感谢了特朗普的支持,但内心可能并不轻松。长期以来,半导体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特朗普政府时期曾试图吸引包括三星、台积电在内的半导体制造商在美国建厂,但未成功。到了拜登政府时期,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390亿美元的补贴,推动半导体制造商在美国建厂。台积电因此获得了66亿美元的补贴和50亿美元低息贷款,并宣布投资65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半导体制造工厂。第一家工厂已开始量产4纳米芯片,其余两家将在2028年前后投入运营,生产3纳米和2纳米芯片。然而,直到拜登下台,台积电也只收到了约15亿美元的补贴。
特朗普则采取强硬措施,表示台湾应该向美国支付“保护费”,并对《芯片与科学法案》提出批评,认为高额税费可以迫使企业在美国建厂。他还扬言要对台湾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对于美国的压力,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多次表示,赴美投资成本高昂且不划算,因为美国工厂的运营成本比台湾高出30%以上。赖清德当局对此没有做出回应。
最近一次台积电董事会改革中,美国人占了一半席位,引发了关于台积电是否属于美国的质疑。今年2月,台积电首次在美国召开董事会,取消了原定于12月的美国工厂竣工仪式,直到特朗普上任后才举行。赖清德宣称要扩大对美投资,但台积电再次投资美国的消息引起了岛内的广泛指责,认为台湾失去了在半导体行业的战略地位。在此之前,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占世界市场的约40%,高端芯片市场占比达90%左右。
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导致台湾的工作机会大幅减少,高薪工程师岗位被移出。原本计划在台南和嘉义建设的工厂也被缩减,增加了台湾民众的就业压力。此外,台积电的美国工厂可能会加速台湾高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台湾的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台湾工业界担心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随着台积电在美建厂,最先进的2纳米制程将在美国备份,相关配套企业也可能随之迁移。
消息公布后,赖清德的社交媒体账号遭到大量愤怒留言,质问他为何连台积电的研发中心都要搬到美国。台湾民众还晒出图片,痛批其“只送不卖”。然而,民进党并未得到美国的承诺,如保护或免税。美国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科尔比要求台湾提高国防支出至GDP的10%,而特朗普则表示在美国生产的产品不会被加征关税,暗示台湾产品仍需缴纳关税。
归根结底,美国视台湾为工具,一心压榨其价值。赖清德当局不断向美国输送利益,牺牲台湾的发展前景和民众的就业机会,最终不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