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局打掉上百元,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

访客 2025-08-26 13:11:10 70714
一局打掉上百元,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摘要: 这场由 " 一根毛 " 引起的涨价潮背后,不仅是产业链的重构,更是一场关于全民运动普惠性的考验。当三桶球的价格抵得上一克黄金的时候,无论多么热爱,我们也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财力。作...

一局打掉上百元,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

这场由 " 一根毛 " 引起的涨价潮背后,不仅是产业链的重构,更是一场关于全民运动普惠性的考验。当三桶球的价格抵得上一克黄金的时候,无论多么热爱,我们也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财力。

作者 ;|; 阿肉编辑 | 安菲尔德题图 ;|;《极限 17 羽你同行》

羽毛球曾经是普及率极高的国民运动,但现在,就连近年让运动消费市场暴涨的城市中产们,都开始觉得 " 高攀不起 " 了。

今年 7 月,包括尤尼克斯、威克多在内,几家知名品牌旗下的几款热门羽毛球产品,均有不同程度涨价,每桶涨价约 30 — 40 元。

以尤尼克斯热门单品 AS-05 型号为例,该型号羽毛球每桶 12 只的价格从 275 元调整为 350 元,目前其品牌官方旗舰店优惠后的价格为 315 元,算下来,每只羽毛球的身价为 26.25 元,相较涨价前提升了 3 元以上,涨价幅度接近 20%。

看着这波堪比 A 股的涨势,许多消费者只能扭头就走,宁愿让球拍在家里吃灰,苦笑一声表示 " 爱过 "。

毕竟,球拍总归耐用,而球却是实打实的消耗品。

" 一年涨价三次,还有没有人能管管了!" 在社交平台上,部分网友甚至开始呼吁 " 停止购买,联合抵制三大厂涨价 " ——所谓三大厂,即包括几次宣布涨价的尤尼克斯、维克多以及李宁在内的三家羽毛球头部品牌。

因为短期内的频繁涨价,三大厂目前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吐槽的对象。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受涨价影响开始默默 " 囤球 ",为涨价未雨绸缪的同时,反向带动了羽毛球的销量。

谁能想到,曾经以性价比著称的羽毛球,会成为新晋 " 理财产品 "。(图 / 社交平台截图)

观研天下发布的《2021 年中国羽毛球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羽毛球参与人数在 2021 年就已超过 2.5 亿,这意味着大约每 5-6 个中国人中,就有 1 人参与过这项运动。

羽毛球爱好者小虎告诉《新周刊》,最早在 2023 年冬天,他就感受到羽毛球价格有了明显的变化。那时,小虎在国外读书,他的意大利房东也是个羽毛球爱好者,后者曾经通过国内的电商平台购买过尤尼克斯 AS9 型号的羽毛球产品。

小虎记得," 当时这款球单价是在 100-110 块左右一桶,后来先是涨了 20 块左右,2024 年夏天又涨到了 150 块左右,再到今年已经大概是 200 多块一桶了 "。

换言之,小虎购买的这款球,价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

""难求

春江水暖鸭先知,羽毛球涨价也一样——当然,还有鹅。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羽毛球常用的毛片,主要来自鸭毛和鹅毛,而近年受养殖行业收入波动的影响,不少鹅鸭家禽养殖户选择缩减生产规模以减少亏损。相关数据显示,2019 — 2024 年,中国肉鸭鹅出栏量分别下降 13.5% 和 10.2%,而鸭毛和鹅毛作为养殖副产品,其供应量也在同步下降。

尤尼克斯官网发布的调价通知,也提到了 " 生产材料价格飞涨 " 这一点。此外,近年来由于家禽养殖向 35-49 天左右的短周期转变,也导致适合制作羽毛球的 50 天以上鹅鸭毛产量减少,加上极端天气导致 2024 年北方鹅苗存活率下降,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原材料的短缺。

尤尼克斯发布的调价公告中,明确提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图 / 尤尼克斯)

2021 年,国务院曾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将羽毛球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并要求社区场地全覆盖。近年来,上海、北京、青岛等城市也陆续将羽毛球纳入中考体育的考查范围之内,部分城市的球馆甚至出现预订困难的情况。

当捉襟见肘的供给端,开始跟不上持续扩大的消费需求,此消彼长之下,羽毛球产品和相关服务自然开始供不应求,涨价也成了必然。

李宁 8 月 21 日发布的 2025 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器材配件类销售增长达两位数。CFO 赵东升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这得益于品牌在羽毛球品类的提升,目前,羽毛球在李宁集团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已提升至 7%,拉动了集团收入的增长。

和乒乓球、篮球、跑步等一样,羽毛球在国内也算得上是国民运动。(图 /《极限 17:羽你同行》)

有一说一,虽然 " 涨势喜人 ",但背靠巨大的市场优势,国内球友要比老外更幸福。

小虎提到,欧洲等海外市场的羽毛球相对贵一些,但在国内连连涨价的时候,价格变化并不明显。而且此前在国外打球时,他曾听当地的威克多羽毛球经销商提到," 品质好的(羽毛球)毛片要优先供给中国市场 ",因为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

" 比如 AS30 或者 AS20 之类的球,2024 年初在国内只需要 180 — 200 元就能买到,国外定价则在 35-40 欧元左右(约等于 300 元人民币),它现在的涨价幅度可能也就是 2 — 3 欧元左右。" 小虎回忆道。

此外,在欧洲可以选择的品牌和型号,相对国内消费者也比较少," 能网购的只有高端型号,比如尤尼克斯(Yonex)的 AS20、AS30 和 AS50,平价耐打的球不好买 "。

除了羽毛球本身,目前国内包括羽毛球拍、球线、球鞋等相关产品也在涨价,不少俱乐部和球馆都开始改用更为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甚至代工厂生产的 " 无标球 " 代替大牌。

小虎在深圳经常去的几家俱乐部,最近就将馆内提供的 " 超牌 " 羽毛球,从 200 多元一打的 " 红超 "。换成了价格更低的 " 粉超 " 或 " 紫超 "。

山东羽毛球球馆老板 @红白蓝也告诉《新周刊》,面对几家头部品牌的涨价,球馆已经减少了相关产品的进货,特别是因为缺货,尤尼克斯的几款产品球馆已经不怎么卖了。

但总体而言,@红白蓝对羽毛球的涨价表达了理解。" 目前羽毛球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涨价也是必然的。"

打球不能停,

商家球友忙 "自救"

" 用全碳素拍的看不上用超市拍子的、用鹅毛球的看不上用鸭毛球的 "

随着羽毛球的社交属性提高,许多网友认为,这种潜在的装备鄙视链,无形中也让高端羽毛球品牌有了涨价的底气。

然而,在被反复涨价的现实捶打过后,大部分球友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选择消费降级,转而寻找合适的平替。

@红白蓝告诉《新周刊》,目前球馆新上架的几款国产羽毛球品牌,卖得都不错,比如在当地建厂的一家品牌 " 欧击 ",售价基本都在 100 元左右,消费者接受度也比较高。

球馆里展示的国产羽毛球产品。(图 / 阿肉)

" 真的高手,用一两百的拍子照样吊打你。"

作为羽毛球发烧友,小虎认为装备鄙视链更多只是玩笑。在他看来,羽毛球入门门槛较低,装备对球场上的发挥影响并不大,核心还是在个人技术上。

在转向平替产品之后,小虎目前使用的是一种以人造羽毛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碳音球,这种球更耐打,球速也快。但因为球速太快、伤球线等原因,碳音球目前的大众接受度仍然偏低。" 除了我,几乎没见过别人用。"

为了弥补碳音球本身存在的问题,许多球友会用 " 蒸羽毛球 " 的做法,以加强毛片的耐用度,但小虎认为蒸会让球头变软,从而影响打击感。

市面上常见的碳音球。(图 / 社交平台截图)

另一方面,羽毛球的频频涨价,似乎也没有影响到人们打球的热情。夏日的周末夜晚,大大小小的羽毛球馆仍然一席难求。

毕竟,相比于网球、高尔夫等真正的 " 中产运动 ",羽毛球在装备的成本和场地的费用上,仍然要亲民太多。

更不用说,打球不能停的球友们除了寻找平替,还摸索到了 " 羽毛球翻新 " 的穷鬼打法。

被打残的羽毛球,终其短暂的 " 职业生涯 " 大概也不曾想到,在社交媒体的翻新教程中,自己也等来了被 " 拼接 " 焕发新生的机会——尽管这种做法褒贬不一:

" 真的有用吗,这打几下不就得散了?"

更有人从商业的角度分析这种修复的不可行性——毕竟,许多球友都心知肚明," 高端羽毛球 " 的技术垄断,正是体现在所使用的胶水配方上,绝非拿 502 就能代替。

关于二手羽毛球和修复球的修复教程和出售信息。(图 / 社交平台截图)

涨价无解,热爱有价

这类近乎 " 邪修 " 的羽毛球再生法,当然未必真的有用。

但当下,教程的出现以及讨论度,已经足以反映消费者对涨价的不满。作为消费者,小虎认为,厂商品牌为了盈利,涨价无可厚非,但他不能接受的是部分品牌的产品在涨价的前提下,产品质量却有明显的下降。

" 比如 YY 的球,虽然 S9 系列涨价了,但是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它的毛片越来越差。以前我可用它打六局单打,现在只能打到一局半到两局。"

(图 /《极限 17:羽你同行》)

结合原材料供应、生产端技术壁垒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增长等多方面来看,羽毛球价格的持续飙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小虎对未来的价格走势也有些悲观," 除非有更多品牌参与竞争,或者人工球技术有突破,否则接下来羽毛球的价格也很难降下来 "。

这个看法和业内趋势大体一致。目前行业内的一种共识是,短期内羽毛球的价格回落可能性不高。此前一名羽毛球生产厂家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到:" 目前看就只有等市场冷静一下,等供需关系发生改变。如果市场上消费降温,各厂商发现羽毛球不好卖,卖不动了,才可能出现价格的回落。"

人造球技术的突破,的确有可能成为破局关键。包括中国石油等企业在内,陆续加入这片 " 蓝海 " 的新玩家也确实不少,但要大规模取代市场上已有的羽毛球,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考验。

而技术革新的速度,未必赶得上球友热情消退的速度。

如果羽毛球的第四、第五波涨价潮来临,势必影响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热情,转而投身于其他运动中去。

(图 /《爱情而已》)

这场由 " 一根毛 " 引起的涨价潮背后,不仅是产业链的重构,更是一场关于全民运动普惠性的考验。当三桶球的价格抵得上一克黄金的时候,无论多么热爱,我们也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财力。

(文中小虎为化名)

《李宁上半年净利降一成:羽毛球品类大卖,单店客流改善,下半年预期审慎务实》,澎湃 · 新闻,2025-8-22

《月薪 2 万,打不起羽毛球?》,中国 · 新闻 · 周刊,2024-07-12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