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钟睒睒之后,下一个水王在哪里?

访客 2025-07-29 17:03:08 64857
钟睒睒之后,下一个水王在哪里?摘要: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有人曾统计,中国出过两个以上 " 首富 " 的只有三个行业,地产、互联网,以及看似很小的瓶装水。这个 " 日不落产业 " 见证了两代水王的权力更迭。2010...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

钟睒睒之后,下一个水王在哪里?

有人曾统计,中国出过两个以上 " 首富 " 的只有三个行业,地产、互联网,以及看似很小的瓶装水。

这个 " 日不落产业 " 见证了两代水王的权力更迭。

2010 年,宗庆后登顶中国首富榜,当时娃哈哈坐拥饮料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意气风发的他表示要 " 再造一个娃哈哈 " ——事后证明,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那时,移动互联网的风还没有刮起,地产还没有狂飙,才逃离 " 砒霜门 " 中伤的农夫山泉在报纸上办起了寻源活动。

十年后的 2020 年,曾经的娃哈哈代理钟睒睒,凭借农夫山泉、万泰生物的 IPO 一举荣升首富,并在此后的四年间连续蝉联—— "2024 新财富 500 创富榜 " 显示,钟睒睒以 4562.7 亿元持股市值,第四度蝉联榜首。

2024 年,前后两位瓶装水 " 首富 " 宗庆后、钟睒睒有了更多交集,前者因病离世,网上多了悼念之声,悼念着悼念着,风向一转,骂声朝着钟睒睒而去。谁知道 2025 年夏天,一场豪门内斗再度将两位 " 首富 " 牵扯出来,风评却一时逆转。

夏天,格外适合打水仗。

就在 7 月,浙江先后上演两大 " 水仗 ",一个是宗庆后子女的争产风波,娃哈哈深受其害;一个是临安水源污染,当地居民们打起了饮用水安全保卫战。在硝烟弥漫中,农夫山泉悄悄爬上高峰,7 月 25 日股价创近三年新高,钟睒睒的 " 首富 " 之位更加稳固。

在娃哈哈因宗家官司不得不停下脚步时,农夫山泉、华润饮料、康师傅、元气森林、伊利这些新老对手们正在夺命狂奔,抢下一场又一场水仗的胜利。

水王争霸

" 水仗 ",从来都带着血腥味。

2008 年,康师傅在宣传片中声称自己有 " 优质水源 ",不久天涯社区上出现了一则《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帖子,揭露康师傅的水是自来水加工。在当年的年报中,康师傅悲愤地写道:" 矿物质水在 2008 年遭遇了一场网络上匿名的、有计划的伏击 , 竞争环境恶劣。"

2009 年的那次 " 砒霜门 ",农夫山泉深陷其中。为反击海南省、海口市相关部门的指证,农夫山泉引用了国家和上海等地的监督抽查,并请来了国家质检总局做再次检测。在当年 11 月的发布会上,钟睒睒措辞强硬,说事件有人背后操纵。

水源可以自然纯净,但水生意必然刀光剑影。一瓶瓶装水,让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们杀红了眼。后来,上有人管,下有人倒,这个行业的风浪才小一些——直到 2024 年。

这一年,水行业有三件大事:一是宗庆后离世,女儿宗馥莉接手,给娃哈哈带来新人新气象;二是近些年沉寂下来的钟睒睒称自己被网暴,农夫山泉在矿泉水业务受挫的同时推出了绿瓶水;三是华润饮料成功上市,磨拳霍霍想大干一场。

世间万事万物,以你我难以想象的关系相互纠缠,互为因果,这三件大事同样如此。

去年 11 月在江西赣州出席活动时,钟睒睒说推绿瓶纯净水是 " 一气之下 ",为了反击网上农夫山泉现在不甜了的骂声," 大家不要把企业家神话了,企业家就是有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但你骂我了,我的忍耐度也是有限的,我很脆弱的,我的泪点很低的 "。

被神化的企业家是谁?绿瓶真的只是为了反击一些网友的质疑吗?

在 2025 年夏天,问题的答案明朗了起来。" 一妻一女一布鞋 " 的宗庆后,有了私生子、婚外情和转移资产的质疑;被农夫山泉绿瓶水打击最大的,不是近些年持续下滑,在宗庆后去世当年创下销售奇迹的娃哈哈,而是纯净水市场的老大华润怡宝。

绿瓶水以 "12 瓶 9.9 元 " 的极限低价杀入市场,直击华润怡宝的核心腹地。效果立竿见影,短短数月,农夫绿瓶水便从零抢下近 9% 的市场份额,而华润小规格瓶装水收入应声下滑 8.9%,锐减近 7 亿元。

价格战的火药味在线上线下弥漫。北京永辉超市里,农夫山泉 12 瓶绿瓶装价格一度低至 8.9 元;线上京东旗舰店,9.9 元 12 瓶的标签格外刺眼;小象超市上,550ml*12 瓶的绿瓶农夫山泉价格甚至低至 8.9 元。怡宝被迫应战,在小象、七鲜等平台同步降价,却难掩疲态。

钟睒睒曾透露,是在特意压价格," 不让他们卖上来 ",以告诉消费者 " 红瓶水就是值这个钱,绿瓶水就是不值钱 "。

在 " 不值钱 " 的纯净水市场抢下生意,钟睒睒的这场怒火烧得很广、很烈。

为摆脱价格战泥潭,怡宝 2025 年转向差异化竞争,推出 3 元运动盖瓶装水,扩充产品矩阵以应对挑战;2024 年 " 收复失地 " 的娃哈哈,在这一年有些后继乏力。锋芒毕露的农夫山泉,也并非全身而退,2024 年,其包装水业务全年收益下滑 21.3%。

毋庸置疑,孵化两位 " 首富 " 的水仍然是一门好生意,仍然在吸引新老玩家们火热交锋——乳业巨头伊利通过 " 伊刻活泉 " 火山矿泉水切入 3 元价格带,计划复制奶粉领域的高端化经验;中粮也悄然布局饮用水市场。

但显然,这门好生意已不那么好做。这个曾被誉为 " 日不落产业 " 的赛道逐渐开始显露残酷真相:水产品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战争在水之外。

在《一点财经》看来,当下的水生意在三个维度展开。

一是水源争夺。在日本,三得利始终稳定在矿泉水行业头部位置,一得益于酒精饮品业务积累的品牌形象,二有赖于它的上游优质水资源优势,如此既能保障水源稳定,又能获得成本优势。在国内,得此真传的是农夫山泉,目前其 12 处水源地形成了天然护城河。

二是渠道暗战。农夫山泉有 243 万个零售终端,具有新品十天覆盖 13.7 万家店铺的铺货能力;华润饮料 2024 年终端网点增至 250 万家,冷柜保有量增长超 20%;娃哈哈也在收缩传统渠道,拓展冷柜。

三是成本绞杀。曾经,怡宝的策略是在不同区域寻找当地的代工厂代工,销售上各个区域突破,进而将成本控制住,也将市场做大。但在更激烈的竞争面前,怡宝开始加速自有产能建设,比例从 2023 年 36% 提升至 2024 年 50% 以上,目标 2026 年达 70%。

一场关于渠道、价格与品牌认知的 " 水王争霸 ",已然升级为一场无差别的红海绞杀。

新茶战争

近一年来,一度低调的钟睒睒三度走进央视《对话》。第一次是演播室,谈 " 慢企业 " 与舆论风暴;第二次是在悉心耕作了十多年的赣南橙园,讲农夫山泉与赣南脐橙的共赢故事;第三次是在云南无量山的有机茶园,谈 " 东方树叶 " 与 " 中国好茶 "。

记者出身,懂营销的钟睒睒,似乎回来了。通过这三次对话,他试图讲述农夫山泉的理想主义,农业与茶叶故事——后两者,是农夫山泉的未来与现在。

2024 年,尽管包装水收入下滑 21.3%,但农夫山泉的整体营收仍微增 0.5%,最大的功臣就是东方树叶。2011 年,农夫山泉推出 " 神奇的东方树叶 ",经过多年培育以及消费者口味与需求的变化,东方树叶近年迎来爆发。

" 马上赢 " 数据显示,东方树叶连续四个季度平均市占率突破 70%,2024 年更以 167.45 亿元营收首次超越包装水,扛起农夫近 40% 的收入大旗。

中国饮料行业一直在寻找下一个百亿单品,正如华泰证券所说," 起量容易上量难,百亿为软饮料大单品的重要门槛,突破百亿往往意味着细分赛道内较强的话语权。" 但 2015 年以来,随着行业增速放缓,百亿单品的培育难度飙升。

幸运的是,2021 年,东方树叶跨过了这道坎儿,单品销售额突破百亿。据尼尔森,2025 年 5 月东方树叶的市占率同比提升 5 个百分点至 74%-75%。

自 90 年代起,日本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漫长的通货紧缩时期,同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消费信心不足等问题。其软饮料朝着健康功能的添加、特定成本的去除等方向发展,三得利乌龙茶所代表的茶饮料异军突起。

以此为鉴,中国市场迎来了茶饮料的快速发展期。

布局较早的东方树叶,经过多年造势之后,正在起势、固势。2025 年,其产品矩阵已形成 "4+4+1" 结构(4 款复合风味茶,4 款基础纯茶,1 款限定龙井新茶),试图不断拓展消费场景,比如陈皮白茶瞄准 " 新中式养生 " 赛道,直击办公室养生场景。

面对东方树叶的垄断地位,华润饮料、元气森林等正各显神通,奋力追击。

其中,华润饮料拥有 " 佐味茶事 " 无糖茶、" 至本清润 " 草本饮料等品牌,但 2024 年饮料收入仅 13.97 亿元,收入占比仅 10.3%,难掩 " 水强饮弱 " 的失衡。

2021 年就推出了无糖冰红茶的康师傅,去年推出了 " 茶的传人 " 精品无糖茶饮,2024 年饮品业务收入为 516.21 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茶饮料收入为 217 亿元,同比增长 8.2%,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早在元气森林气泡水之前,唐彬森就推出乌龙茶饮料 " 燃茶 ",但因口感不佳重新来过,2022 年推出了 " 冰茶(ICE TEA)"、养生茶自在水,为自己找到新的增长点。

在中国,一切都在加速。尽管近年来才开始发展,但当下,无糖茶的战场已弥漫着浓烈的硝烟。

老牌子里,东方树叶的规格从 335ml 迷你装到 1.5L 家庭装,试图拓展家庭市场;三得利在传统口味之外频繁推新,包括桂花乌龙、橘皮乌龙等。此外,可口可乐、娃哈哈、怡宝、雀巢等传统巨头,以及果子熟了、茶小开等新势力纷纷涌入。

鸟儿多了,但林子没多多少,甚至还在萎缩。有数据显示,2023 年无糖茶行业增速高达 110%,但 2025 年第一季度,增速已骤降至 32.3%,部分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比如 3 月同比下滑 5%。

也许希望渺茫,但所有人不得不在红海中一试。毕竟,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在焦虑,都在不得不求增长的世界。

去年的舆论风波证明,农夫山泉的包装水护城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更何况在新兴赛道上;" 水强饮弱 " 的华润,必须找到下一个增长点;暮气沉沉的娃哈哈,急需新品提振业绩;靠着爆款起家的元气森林,必须从爆款驱动转向矩阵驱动。

申万宏源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 长期以来,我们看好核心品类行业空间大,相对具有一定必选属性并且市场份额高的头部企业,借助自身核心品类的稳固优势,如规模效应、渠道终端及研发实力,哺育旗下新品类、新品牌,从而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成为平台型企业。"

钟睒睒曾断言:" 我选择了一个日不落的产业,你永远要喝水。" 但在这个 " 日不落 " 产业中,胜利属于那些顺应时代发展,永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企业。

结语

中国水生意,曾诞生了靠 AD 钙奶和纯净水登顶的宗庆后,以及凭借天然水蝉联首富的钟睒睒。

如今,这个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阵痛与迷茫。水源地的天然壁垒,在价格战与渠道战中价值被稀释;一款明星产品的成功,需要忍受长达数年的亏损与市场教育;新入局者带着跨界资源虎视眈眈,老对手则不断调整策略试图扳回一城。

娃哈哈的传承之困,农夫山泉的舆论风波,华润饮料的 " 水强饮弱 ",元气森林的转型压力、伊利等巨头的跨界分食……无不印证着 " 卖水造富 " 的神话正变得愈发艰难。下一个卖水的首富在哪里?谁将从钟睒睒手中接过水王权杖?

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错的不只是方向,还有动作与步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