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央企入局?李嘉诚服软了,港口交易果然大逆转

访客 2025-07-29 17:03:05 36918
央企入局?李嘉诚服软了,港口交易果然大逆转摘要: 姜还是老的辣李超人,终究还是服软了。当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之际,7 月 28 日,长和实业发布了一则和记港口交易的公告,信息量很大。划重点:1. 交易的磋商期限已满,但相关讨论仍...

姜还是老的辣

央企入局?李嘉诚服软了,港口交易果然大逆转

李超人,终究还是服软了。

当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之际,7 月 28 日,长和实业发布了一则和记港口交易的公告,信息量很大。划重点:

1. 交易的磋商期限已满,但相关讨论仍在进行;

2. 将邀请中国内地之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成为财团的重要成员;

3. 重申在未得到监管批准前,港口交易将不会进行;

几天前,华尔街 · 日报等媒体披露了一条消息:中远海运集团正与筹划收购和记港口的财团展开谈判。

这就对上了。

要知道,中远集团作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航运集团,接手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在内的许多国际港口,而且,作为背靠国家的大型央企,单论实力远在长和集团之上。

假如真的由央企出面,收购李嘉诚的部分港口,这场全球最大的港口交易案,将迎来重大逆转。

一向 " 来去自由 " 的李嘉诚,为何在港口交易上重大让步?美方会不会自我打脸,让中资企业入局?

看懂背后布局,才知道姜是老的辣。这场惊天逆转的背后,有三重信号不同寻常。

港口交易逆转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监管强有力的干预,诠释什么叫 " 胳膊拧不过大腿 "。

这段时间,李嘉诚和他的两个儿子,承受的压力都不小。

一个微妙的迹象是:

6 月 27 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委任的 34 名特首顾问团名单,除了新增的三名成员之外,只有一个人未能继任——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

香港特首顾问团,名义上是一个高层次的咨询组织,负责为香港的政策性发展提供意见,相当于一个能够影响香港未来发展的高层智囊团。

更重要的是,在不在核心圈子里面。

如此重要的一个顾问团,李泽钜成了唯一落选的人,情况有点不妙。

据彭博日前报道,李嘉诚的小儿子、FWD 富卫集团创办人李泽楷原计划将保险业务拓展至中国大陆,但该计划已被迫暂停。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李泽楷原本正与内地监管部门就获取中国大陆保险牌照展开深入磋商,甚至已进入最后谈判阶段。然而在 3 月初,相关的谈判突然暂停了。

这一时间点,恰好就在长和实业宣布与美国贝莱德(BlackRock)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在全球 23 个国家(地区)的 43 个港口之后。

个中意思,你细品。

如果说前两件事只能算有 " 间接关系 ",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却是实实在在地让李超人进退两难。

3 月 28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表态,将对该交易" 依法进行审查 ",几乎在同一时间,长江和记宣布将暂缓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

虽然交易暂停了,但李嘉诚这几个月其实没闲着,一直在试图以迂回的方式绕开监管、推进交易。

据外媒 4 月 16 日披露,李嘉诚方曾试图将交易被拆分为两桩:

最敏感的巴拿马两大港口,由贝莱德旗下公司控股 51%;其余 41 个港口,则由意大利航运巨头——地中海航运(MSC)的阿庞特家族控股 51%。

但这本质上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地中海航运和贝莱德之间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一旦交易完成,这些港口毫无疑问将成为美国的 " 势力范围 "。

4 月 27 日,市场监管总局再次警告称,要求交易各方" 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这等于把所有可以绕路的方案,都堵死了。

《华尔街 · 日报》就表示,除非把中资企业纳入收购体系,否则这场港口交易 " 绝不可能完成 "。

这背后的信号很明确:没有国家 " 点头 " 就想卖港口,没门。

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性,不需要多说。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关键水道,每年全球约 5% 的海上贸易由此通过,其中七成的船只来自美国。

对中国而言,巴拿马运河是 " 一带一路 " 战略中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关键节点,交易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这些战略资产被转移到美方相关的企业手上,后果难以预料,也许会在某个特殊时刻,成为地缘政治的炸弹。

如今,中美博弈的力量平衡,在发生微妙改变。

从要 " 赶走中国 ",到如今被迫接受中资企业参与,或许也与此有关。

3 个多月前,川普志得意满地向全球发起 " 解放日 " 关税战,还试图以最高 245% 的税率极限施压中方让步,结果铩羽而归。

如今的懂王,情况不太妙:

国际上正在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关税战,没看出占了多少便宜;国内却因为爱泼斯坦事件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如果这些矛盾没处理好,明年的中期选举,大概率会迎来失败。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罗伯特 · 阿姆斯特朗提出了一个概念,叫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 " 特朗普总是退缩 ",来形容懂王在国际事务上的不断反复。

而这次的长和港口事件,或将成为特朗普的又一个 " 退缩时刻 "。

而对于李嘉诚来说,再次印证了什么叫 " 姜还是老的辣 "。

尽管因为这次风波背上了海量的骂名,但接下来无论是哪些资本下场进行博弈,长和集团抛掉港口业务,都已经是大概率的事情。

上世纪 90 年代,李嘉诚顶着港商领袖的光环大举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以极低的成本拿下黄金地块,再凭借着捂盘开发的策略,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从 2013 年开始,感觉到风向变化的李嘉诚又开始大幅抛售在内地的核心资产,套现了数千亿港元后,又将这些资金大举投向欧洲,几乎买下了半个英国的基础设施。

当时,官媒喊话" 别让李嘉诚跑了 ",让他陷入了不亚于今天的舆论风波。但是这种批评声,显然并没有阻止他在十年后作出了类似的决定:

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也许李嘉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但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留给他回旋的空间正越来越窄。

在一个日益割裂的世界里,就算是超人,也需要找到新的活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