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浙江富豪李水荣财富较高点蒸发超500亿,旗下上市公司面临业绩挑战

访客 2025-07-28 17:02:05 68932
浙江富豪李水荣财富较高点蒸发超500亿,旗下上市公司面临业绩挑战摘要: 萧山首富李水荣遭遇财富滑铁卢。前不久,备受瞩目的《2025 新财富 500 创富榜》正式揭晓,多次问鼎浙江萧山首富的荣盛控股创始人李水荣,凭借 826 亿元的最新财富位列榜单第 2...

萧山首富李水荣遭遇财富滑铁卢。

浙江富豪李水荣财富较高点蒸发超500亿,旗下上市公司面临业绩挑战

前不久,备受瞩目的《2025 新财富 500 创富榜》正式揭晓,多次问鼎浙江萧山首富的荣盛控股创始人李水荣,凭借 826 亿元的最新财富位列榜单第 28 位。

尽管财富依旧高企,但李水荣身家已较高点大幅下滑。在 2021 年的《新财富 500 创富榜》中,李水荣的财富曾达 1327.7 亿元。据此计算,其财富在 4 年时间缩水 501.7 亿元。

李水荣的财富主要源自他掌舵的荣盛控股。公司官网资料显示,荣盛控股集团总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始创于 1989 年,旗下拥有荣盛石化与宁波联合等上市公司。

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分别为 942 亿元和 23.97 亿元,但这两家公司的股价与各自的高点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幼时早早便辍学的李水荣,其创业历程颇具传奇色彩。他从一名木匠起步,最终成为荣盛控股的掌舵人,这期间其历经多次转型。

尽管曾饱受外界质疑,但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成功将荣盛控股打造成为一个涉足石化、聚酯、房产、物流、创投等多个领域的现代企业集团。

李水荣财富缩水背后,荣盛石化和宁波联合两家上市公司近年的财务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去年,荣盛石化的归母净利润大降 37.44%,而这已经是公司连续第三年净利润下滑。

而宁波联合则面临更严峻的业绩挑战,其归母净利润已经连降四年。

荣盛控股掌舵人遭遇财富滑铁卢,身家较高点大幅缩水

不久前,《2025 新财富 500 创富榜》正式揭晓。随着这份榜单的揭晓,企业家们的财富起伏再一次受到外界的关注。

作为知名浙商,荣盛控股创始人李水荣财富出现缩水,今年其以 826 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 28 名的位次。而在去年公布的《2024 新财富 500 创富榜》上,李水荣的财富高达 890.4 亿元,这意味着李水荣的财富在一年时间里缩水了 64.4 亿元。

而若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2021 年李水荣登上《新财富 500 创富榜》时的财富一度达到 1327.7 亿元。短短四年时间,李水荣的财富较高点减少了 501.7 亿元,缩水幅度约为 37.79%。

李水荣的财富主要来源于他一手创办的荣盛控股。雷达财经了解到,目前荣盛控股旗下拥有荣盛石化、宁波联合等上市公司,主要产业涉及石化、房产等领域。

根据荣盛石化最新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荣盛控股、李水荣、李国庆、许月娟、李永庆分别直接持有荣盛石化 53.16%、6.35%、0.95%、0.95%、0.95% 的股份。

据了解,荣盛控股为荣盛石化的控股股东,李水荣为前者的实际控制人。天眼查资料显示,李水荣持有荣盛控股超六成的股份。

此外,荣盛控股还持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宁波联合 29.08% 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而李水荣不仅是荣盛控股的董事长,同时也是荣盛石化、宁波联合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至于前述提到的荣盛石化的其他股东,他们均为李水荣的亲戚。其中,李永庆、李国庆为李水荣的堂侄,许月娟为李水荣的弟媳。

作为荣盛控股的掌舵者,李水荣的财富波动与荣盛控股实控的这两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关。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荣盛石化、宁波联合的最新市值分别达到 942 亿元、23.97 亿元。

不过,这两家上市公司当前的股价表现均不是十分亮眼。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荣盛石化、宁波联合的最新股价分别为 9.43 元 / 股、7.71 元 / 股,较此前各自 29.79 元 / 股(前复权)、15.6 元 / 股的高点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从小木匠到百亿富豪的逆袭之路

回看李水荣的创业历程,颇有几分传奇色彩。1956 年出生的李水荣,是浙江萧山人。尽管如今坐拥数百亿财富,但李水荣的童年却是在贫困与艰辛中度过的,家庭的拮据使得他很早便告别了校园。

为了谋生,年纪轻轻的李水荣小学都没读完就被父母安排去学木匠手艺。不过,凭借着天资聪颖和坚持不懈的勤奋努力,李水荣很快便在当地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

靠着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李水荣不仅带出了许多徒弟,还开了一家木材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木材厂的生意变得愈发艰难。

面对这一困境,李水荣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眼光和决断力。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望和分析后,他果断地放弃了木材厂的生意,转而进军纺织业这一全新的领域。

1989 年,李水荣卖掉了自己的木材厂,拿着东拼西凑筹集到的 20 万元,租下镇里闲置的 6 间旧平房,从 8 台织布机、20 多名工人起步,正式开启了自己纺织事业的创业征程。

事实上,李水荣当时所做的这个转型决定,并不被很多人所看好。不少人认为,李水荣卖掉其苦心经营的木材行跳到一个未知的行业实在太冒险了,甚至还有人讽刺他 " 放着这么好的木材生意不做,有钱不赚大傻瓜!"

面对各种质疑的声音,李水荣还是用自己的实绩向外界证明了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起初,李水荣的纺织厂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他凭借审时度势的商业头脑和灵活的经营手法很快便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通过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策略,及时、准确捕捉市场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李水荣的纺织厂迅速发展壮大。

1995 年,李水荣成立萧山市荣盛纺织有限公司,采取以织造为主、涤纶加弹为辅的生产经营策略。当年年底,李水荣的纺织厂便从最初的 8 台机器飙升到了 100 台。

然而,世事难料,挑战很快再度袭来。随着纺织行业进入低谷期,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产,不少从业者因此打起了退堂鼓。

面对这一困境,李水荣没有退缩,再次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向着对技术和资本需求更高的上游化纤行业发起进军。为此,李水荣果断卖掉 100 台织机并加大投资,完成了产品结构由涤纶布向涤纶丝的转变。

和当时从木材行业转行到纺织行业时一样,李水荣的这一决定在当时也备受质疑,因为化纤行业也处在大环境不好的状况之下,且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但李水荣坚信化纤行业未来必有回暖之势,且上游相比下游更具发展前景,最终他进军化纤行业的前瞻决定得到了现实的充分验证。

随着纺织行业后续逐渐回温,市场上对化纤原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李水荣带领企业开足马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他的企业因而在化纤行业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成为行业的头部玩家。

2003 年,荣盛化纤集团成立,企业开始集团化经营。三年后,李水荣在荣盛化纤集团的基础上成立了荣盛控股集团。

2010 年 4 月,荣盛控股成功受让宁波联合 29.9% 的股份成为前者新的控股股东。同年 11 月,荣盛石化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在 2016 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水荣曾感慨道," 我们从织布开始,到目前为止,对产业链不断地转型升级,已做了七次转型了。开始是织布,然后做加弹,后面做切片纺,最后做聚酯直纺,做 PTA,做芳烃(PX ) ,现在做到炼油,整个炼油一体化了。每次转型,其实都是对决策者的考验。"

在李水荣的带领下,荣盛控股集团不断壮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荣盛控股如今已成为一家拥有石化、聚酯、房产、物流、创投等产业的现代企业集团。得益于企业的蓬勃发展,李水荣还曾多次摘得浙江萧山首富的称号。

旗下上市公司业绩承压,此前公司卷入内幕交易风波

近段时间,荣盛石化和宁波联合两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抢眼,而两家上市公司近来交出的财务答卷也表现平平。

作为国内石油化工民营龙头企业之一的荣盛石化,目前主要从事各类油品、化工品、聚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去年,荣盛石化共录得 3264.75 亿元的收入,相较上年实现 0.42% 的增长。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荣盛石化同期的净利润表现却难言出色,7.24 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相较上一年的 11.58 亿元降幅高达 37.44%。

从业务构成来看,荣盛石化去年来自石化行业的收入占到了其营收的绝大部分,占比高达 88.61%。同期,聚酯化纤行业、贸易及其他板块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分别为 5.67%、5.72%。

此前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41 亿元和 11.5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74.76% 和 65.33%。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荣盛石化引入沙特阿美作为战略投资者,双方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据荣盛石化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 年 3 月,其控股股东荣盛控股与战略合作方沙特阿美全资子公司 AOC 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拟将其所持有的荣盛石化 10.13 亿股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 AOC。

根据当时披露的信息,本次交易,沙特阿美的受让价格为 24.3 元 / 股,以此计算这笔交易对应的总价约为 246 亿元。当时,这笔交易一度成为石化行业的焦点,但这笔交易却出现内幕信息泄露。

据中国证监会于 2024 年 6 月 24 日发布的四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总裁办副主任吴妙琴、荣盛控股财务管理中心资金管理部门经理周文丽、荣盛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卫军、时任杭州久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仙鹏四人,因内幕交易荣盛石化股票,四人最终合计被没收违法所得达 356.18 万元,共罚 1120.94 万元。

对此,荣盛石化曾向媒体表示,本次受处罚的三名员工,均为公司控股股东荣盛控股的员工,而非上市公司员工,上市公司无任何高管参与内幕交易。荣盛控股对此高度重视,已迅速启动内部调查和处理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与荣盛石化相比,宁波联合在业绩方面面临的挑战则更加严峻。据了解,宁波联合的主营业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它们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务;房地产业务;批发业务。

2021 年至 2023 年,宁波联合的营收同比接连下滑 24.17%、28.7%、33.63%,规模则从 2020 年的 49.14 亿元一路下滑到了 2023 年的 17.63 亿元。同期,宁波联合的归母净利润也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从 2020 年的 3.44 亿元下滑到了 2023 年的 1.06 亿元。

2024 年,宁波联合的营收小幅回升 1.35% 至 17.87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则减少 23.56% 至 0.81 亿元。

对于公司净利润下滑,宁波联合在去年年报中解释称,主要系子公司进出口公司进口煤炭业务毛利减少所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