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销量雪崩,马斯克画的“饼”还香吗?

访客 2025-07-28 15:13:48 82434
销量雪崩,马斯克画的“饼”还香吗?摘要: 马斯克的 " 科技梦 " 还离不开特斯拉" 浪子回头 " 的马斯克,能否带领特斯拉重回正轨?三个月前,特斯拉交出了 " 史上最差 " 的一季报——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净利润仅有 4...

马斯克的 " 科技梦 " 还离不开特斯拉

销量雪崩,马斯克画的“饼”还香吗?

" 浪子回头 " 的马斯克,能否带领特斯拉重回正轨?

三个月前,特斯拉交出了 " 史上最差 " 的一季报——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净利润仅有 4.09 亿美元,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 13% 至 33.67 万辆,是自 2022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交付量。

此后,马斯克逐渐退出了政治角力场,挥别白宫后,马斯克再次睡在了办公车间,亲自督战 FSD 和 Robotaxi 项目,试图用 AI 再次打开特斯拉的想象空间。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一如外界所预期那般,特斯拉再次迎来了营收、利润的 " 双降 " ——实现营收 225.0 亿美元,同比减少 12%;净利润为 11.72 亿美元,同比减少 16%,营收更创下近十年来最大降幅。

不过,今年二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为 38.41 万辆,虽然延续了上季度以来的同比跌势,但较上季度环比增长 14%。然而,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特斯拉整体交付量还是止不住下滑趋势。

曾经引领风潮的特斯拉,仿佛一夜之间被对手包围,马斯克的 " 政治梦 " 与 " 科技梦 ",终究得先让位于业绩的现实拷问。

特斯拉 " 卖不动了 "

" 特斯拉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一位财务分析师在季报发布后直言。今年上半年,Model 3 和 Model Y 这对 " 销量双子星 " 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下滑 11.32% 和 16.71%。

不仅是在中国市场,根据 Data Force 的初步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欧盟市场的销量也出现了显著下滑,同比下降了 33%。

一直到今年 6 月,受 Model Y 换新版交付推动,特斯拉的销量才开始出现反弹迹象。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利润端有所修复,Model Y 焕新版的涨价也功不可没。

然而,环比回暖仍难掩特斯拉的深层隐忧。过去多年,Model 3 和 Model Y 一直承担着销售重任,特斯拉的产品矩阵几乎是原地踏步,中国新势力却以一月一款新车的节奏轮番上阵,从特斯拉手里分走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特斯拉 2025 年全球市场份额将降至 13%,中国和欧洲市场分别降至 7.6% 和 0.9%。作为参考,2020 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 15%。

不过,特斯拉销量危机背后,远不止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饱和,马斯克的政治豪赌也带来了反噬。根据不同机构的调研,62% 的潜在买家认为马斯克政治立场影响了品牌中立性;今年第二季度,美国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认可度已降至 32%。

特斯拉的品牌价值正以汽车史上前所未见的速度坠落。近两个月来,马斯克开始收敛锋芒,先是退出政治纷争,而后又与特朗普握手言和,但其是否就会将重心回归到汽车业务?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出了 " 史上最差财报 ",但在这之后的记者会中,马斯克并没有聚焦于如何改善汽车业务,反而是侃侃而谈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项目。

几乎在同一时间,外媒报道称马斯克已亲手拍板终止了 Model 2 项目,这是一个外界期待已久的全新大众市场车型,售价估计为 2.5 万美元(约为 17.8 万元人民币)。在 2024 第三季度财报会上,马斯克还曾提到 Model 2 将会于 2025 年上半年量产推出。

该报道称,特斯拉内部人士认为马斯克已经对造车失去了兴趣。尽管大部分特斯拉高管都不认同取消 Model 2 项目,但马斯克还是一意孤行,其认为 " 造廉价车没有意义,他想做改变人类文明的事情。"

这也能够解释为何特斯拉近年的汽车业务表现越发平庸,马斯克对汽车研发工作的关注度逐渐降低,汽车产品没有太多新的亮点,只能通过降价促销推动销量。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整体汽车毛利率下滑至 16.2%,创下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有所回暖,但汽车销售收入同比下跌了 16.6% 至 166 亿美元(约人民币 1189 亿元)。

造车计划左右摇摆

但有趣的是,尽管媒体都在铺天盖地报道此事,但马斯克却没有就此表态,其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终止 Model 2 项目一事。

近日,此事还迎来了反转,特斯拉官方在报告中表示,已在 6 月首次推出更实惠的车型,并计划在 2025 年下半年量产。

有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的产品规划向来灵活多变,为的是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款平价车型就是马斯克口中的 "Model2",外界对其的了解也不过是几张谍照,以及传说中的 2.5 万美元定价。

这款新车到底是否具有充足的差异化,还是只是 " 精简版的 Model Y",答案都需要等到汽车上市才能揭晓。而且,其推出市场的时间已较去年马斯克承诺的晚了半年,后续还会不会一再推迟,恐怕只有马斯克知道了。

不过,在平价车型 " 悬而未决 " 之际,特斯拉则在近日官宣了新车型 Model Y L 将在 " 金秋见 "。据悉,Model Y L 就是此前盛传的六座 Model Y,定位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 SUV,业内人士预计售价为 40 万元左右。

目前,特斯拉旗下几款车型都已经是 " 老将 ",消费者难免有审美疲劳,而家庭用户群则恰好是近两年置换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群体之一,已婚用户在中产车市中的占比超过了八成。

因此,特斯拉补上家庭出行场景的短板,也是理所当然。毕竟,这一领域已经孵化了理想、零跑等新能源领跑者,有 " 半价理想 " 称号的零跑更夺得了 2025 年上半年的销量冠军。

不过,参考 Model Y 的定位,Model Y L 大概率不会采取 " 冰箱彩电大沙发 " 的策略,毕竟特斯拉一直主打的是性能、智能以及能效,其跟国内家庭车款更强调 " 舒适度 " 的策略或有不同。

但 Model Y L 也有自己的特色,在 " 奶爸车 " 普遍相对笨重的家庭用车市场中,其错开跟竞品在空间、舒适性上的竞争,或许也能开拓出新的差异化体验,比如让奶爸车也能飞驰起来。

只是,在大型 SUV 市场中,国产新能源车企已经覆盖了所有价格区间,Model Y L 最终能否在家庭用车市场中杀出一条 " 新路 ",恐怕只能等到三季度才能获得验证。

可即便如此,外界对于特斯拉即将转身投入 " 家庭战场 " 的举动,仍难免生出几分 " 违和感 "。在早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一直扮演着教育用户的角色,比如推广自动驾驶理念、培养单踏板驾驶习惯、炫酷的门把手设计等。

但如今,特斯拉也不得不调整节奏,适应国内汽车行业 " 便宜大碗 " 的主流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斯拉在汽车业务创新上的乏力。这个以科技极客为信仰的品牌,正沦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追随者。

马斯克逐梦科技圈

从颠覆者变成补课生,特斯拉正在妥协中寻找生路。但或许正因如此,骨子里渴望冒险的马斯克才不愿将更多精力倾注于汽车业务,转而倾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科技帝国。

去年 4 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表示,特斯拉 2024 年的资本支出将超过 100 亿美元,主要用于联合训练和推理人工智能,后者将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今年,马斯克的投入仍在加码。据财联社报道,马斯克所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正在与私募股权公司 Valor Equity Partners 合作,计划筹集最高达 120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此外,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也将向 xAI 注资 20 亿美元。

目前,xAI 公司已经推出了被称为 " 地球最强 AI" 的 Grok-4 系列模型,据悉,Grok4 大模型将登陆特斯拉汽车。与此同时,特斯拉 FSD 也在更多国家陆续获得批准。

马斯克透露,目前特斯拉已接近获得荷兰监管部门对有监督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的批准;此外,FSD 在今年 2 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也计划更大范围地推出 FSD。

今年 6 月,特斯拉 Robotaxi 在奥斯汀正式启动试点运营 ,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扩展到更多州。马斯克甚至放出豪言," 到今年年底,特斯拉能够为一半的美国人口提供 Robotaxi 服务 "。

除此以外,特斯拉旗下的机器人业务也在持续推进,马斯克表示,公司正在为 Optimus 3 进行重新调整,希望在五年内将人形机器人的年产量提升至 100 万台。

不过,马斯克这般 " 不务正业 " 的举动,似乎也与他的人设高度契合。作为公认的 " 冒险主义者 ",他向来不甘平庸,更渴望改变世界。

在马斯克描绘的蓝图中,xAI 将为成为旗下商业版图中的 " 大脑 ",负责开发驱动一切的通用智能,包括智能汽车、机器人、脑机接口,以及 Space X 公司的卫星和星舰等,这些智能终端也会持续产生海量的真实数据 " 反哺 " 大模型,从而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正因如此,市场对特斯拉的估值,已经从财务分析层面,上升至对马斯克能否改写未来的博弈维度。当下投资者购入的早已不只是特斯拉的股票,更是对马斯克个人愿景的 " 期权 "。

诚然,马斯克的科技版图,已经抵达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片版图越是庞大,投资人的不安就越是如影随形。当汽车业务的创新逐渐让位于市场妥协,当资源持续向非汽车领域倾斜,特斯拉到底该不该成为马斯克托举梦想的资本?

这个答案,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不过,马斯克开始卖力挽救销量,至少说明了在当下,马斯克的 " 科技梦 " 还离不开特斯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