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在直播间跳团舞、PK打赏的年轻人

访客 2025-07-23 17:09:32 26040
在直播间跳团舞、PK打赏的年轻人摘要: 7 月 15 日晚上 9 点多,流生所在的抖音团播直播间 " 打起来了 "。" 打起来 " 的是主播流生和主播思南的粉丝们,她们在通过疯狂打赏,为自己支持的主播争夺中心位。这场争夺...

在直播间跳团舞、PK打赏的年轻人

7 月 15 日晚上 9 点多,流生所在的抖音团播直播间 " 打起来了 "。" 打起来 " 的是主播流生和主播思南的粉丝们,她们在通过疯狂打赏,为自己支持的主播争夺中心位。

这场争夺战的规则很明确:贡献值最多的主播不仅能站在舞团的中心,还能获得最后独舞的展示机会。

贡献值由打赏金额和点赞数综合计算得出,其换算规则为:1 个抖音钻对应 1 个贡献值(1 元可兑换 7 — 10 个抖音钻),每 30 个点赞折算为 1 个贡献值。

流生已经连续 20 多天居于贡献值榜首。大多数时候,流生牢牢守在 C 位跳舞,但今晚思南的粉丝来势汹汹。思南不断获得跑车、游轮等虚拟礼物打赏,不一会他的贡献值统计就从 2 万翻倍至 4 万。今天,两家粉丝有 " 掐架 " 之势。思南这边还没在中心位跳上两分钟,那边流生的支持者又会用礼物将他送回第一。这样的拉锯战在短短 20 多分钟内反复上演。

这个时候,直播间人数不到 400 人,但是两位主播收获的贡献值已经超过 15 万。这场看似激烈的争夺实际上主要发生在四五位核心粉丝之间。 有观众直言:" 姐真霸气 "" 大姐刷谁咱就跟着看谁 "。

这样的 PK 赛几乎每晚都固定在这几位团员之间发生,因此,直播过程中,他们除了跳舞,在 " 淘汰倒计时 " 阶段,还要为自己吆喝拉票,就好像选秀比赛竞争出道位每天都在上演。

2024 年团播圈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头部公会(专门组织、培养和管理主播的机构)SK(帅库网络)旗下主播萱萱的支持者为助她在公会赛事中获得冠军,一口气打赏了 903 个嘉年华(单价 3000 元),金额超 270 万元。今年,不管是抖音、小红书还是快手上,团播直播间明显增多。有数据显示,抖音平台的团播直播间数量从 2024 年年中的日均 4000 个,激增至目前的日均超 15000 个。

不停跳舞

流生今年 22 岁,由于对读书兴趣不大,16 岁便辍学踏入社会。他做过网管、下过工地、当过服务员,还在商场担任过保安。后来,他还尝试创业并取得了成功——在四川绵阳和朋友合伙运营舞蹈教室,巅峰时期曾开出 9 家分店,成为当地舞蹈培训领域的龙头企业,流生也入股了多家校区。

但因为疫情期间招生困难,加上管理不善,2023 年多家校区倒闭,流生失业了。急于养家和供弟弟上学的他,2024 年上半年初次尝试团播,效果不理想,转做舞蹈老师,直到被现在的直播间邀请面试,因遇到舞蹈学校的前同事而留下。

流生一天的工作节奏是这样的:每天下午 1 点到公司,先练习大约两到三个小时的舞蹈;4 点多开始化妆,5 点开启当天的第一场直播,内容以团体舞蹈为主;6 点直播结束后休息到 9 点,接着开始第二场直播,这时团员会打 PK 赛,根据情况会持续到夜里 11 点或凌晨;之后再休息一小时,开启第三场直播,通常持续一小时。

有时,不熟悉这个直播间的用户点进来,会看到一个 6 — 7 人的舞团像 " 人机 " 一样,不断循环跳一支时长不到半分钟的舞蹈,不少用户在评论区询问 " 这是录播吗?" 流生向经济观察报解释,这是新开直播间常用的引流方式——通过循环跳当下热门的舞蹈,吸引新粉丝进入直播间。

直播工作考验体力。鲸红文化旗下的主播小乔坦言,由于每天开播时间不固定,作息颠倒是常态。通常开播前两小时,她就要到公司化妆、试衣服,拍照把妆造发给运营,若运营觉得搭配不合适,还得及时调整。直播时长一般为 6 小时,分上下两场,但并非固定不变——流量好的时候,会加时乘胜追击;流量不佳时,也会延长直播再拼一把。下播后,主播们还要一起开会复盘,讨论整场直播的数据,比如分析流量升降的关键节点,以及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

直播之外,小乔还得专门抽时间练舞、学舞。她能明显感觉到市场喜好的变化节奏极快:" 就像热点每天都在变,抖音上也不断冒出新的流行元素。" 为此,她每周要学习 3 — 4 支新舞蹈,如今已凭借肌肉记忆掌握了上百支舞。

在小乔看来,成为团播主播,除了需要较好的面容和身形,还得有满腔热情且不服输的性格。流生认为,团播主播需要具备良好的镜头表现力和一定的心理抗压能力。压力体现在:每天直播打赏的流水像一把尺子,可以实时丈量自己的排名、受欢迎程度和竞争差距。若是拉票半天,打赏值却毫无波动;或是跳了十几天舞,依然得不到粉丝喜爱,这些都会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压力。

小乔提到,主播的流动性比较大,因为直播时间不固定,导致作息紊乱。很多刚毕业的女孩子,起初对工作满怀美好憧憬,可亲身经历过直播工作的辛劳与竞争的残酷后,不少人难以坚持下去。

一种陪伴式社交

在观众眼中,团播只是屏幕前的一段段舞蹈表演,但其背后却是一整套类工业化的生产体系。

鲸红文化前端负责人管飞指出,多人共同参与运作一个直播间账号的直播称之为团播。相较个人直播间中,主播对粉丝一对多的互动形式,团播可以容纳进更多——团员与团员之间,团员与主持人之间,粉丝与粉丝之间,甚至粉丝与运镜师之间都能产生互动。在管飞看来,团播因为成员多,且风格不同,吸引的用户画像更加多元。其透露,公司旗下直播间粉丝年龄跨度从 20 岁到 50 岁,男女占比为七比三。

2023 年底,面对个播业务增长乏力,鲸红文化开始试水团播业务,彼时,行业还没有 " 团播 " 的概念。管飞回忆道:" 初期团播连固定场地都没有,办公区、过道、舞蹈教室都充当过临时直播间。" 随着 2024 年 4 月抖音出台团播规范,鲸红开始系统化建设专业直播间。目前,仅灯光设备就已升级六七代,公司流水从 2024 年年中的月流水 1000 万元飙升至目前的 3000 万元,达到华南市场的头部水平。目前,团播行业内的超头部公司,月流水可达到 9000 万元。如今,鲸红文化在全国拥有 11 家分公司和 108 个团播直播间。

这种转型并非个例。多家头部公会都曾公开提到,因个播增长放缓,开始选择转向团播。

从个播到团播的转型,本质是商业模式的重构:个播模式下,主播占据主导权,而团播更依赖公司资源与系统化运营。鲸红文化通过建立涵盖舞蹈编排、音乐制作、妆造设计、服装搭配、灯光效果、运镜技术等多板块的中台支持体系,将直播间每个环节转化为可复制的模块,完成了从个人 IP 运营到组织驱动的逻辑调整。

这其中的每个细节——从服装的配饰到灯光的色温调整——都可能成为引发用户互动的内容触点。

以运镜为例,舟舟是流生所在直播间的一名 "05 后 " 运镜师。在她看来,运镜的推拉摇移,甚至是敲打镜头产生的震动都要与舞蹈、音乐、灯光的节奏相配合。舟舟会根据每支舞蹈设计专属运镜方案,并收集粉丝意见,持续优化。她通过直播运镜工作,曾创下 5 万人次实时观看的纪录。有时她的个人运镜直播间的热度甚至会超过主直播间,两者形成了互相引流的关系。

在流生看来,团播的本质是 " 用礼物点舞 "。小乔则认为,吸引用户的是视觉效果,留住用户的则是情绪价值。管飞总结道,团播是通过内容满足情感需求,打造陪伴式社交。用户不仅能看表演,还能参与流程设计,获得 " 云掌控感 "。

这种 " 云掌控感 " 体现在,通过打赏,用户可以随时决定主播的上场顺序、切换曲风和舞蹈。

; 商业变现

当前,打赏仍是大多数团播直播间的主要变现方式。在团播的运营体系中,短期的 " 日 PK 赛 " 只是冰山一角。为了维持用户长期参与感,公会通常设计阶梯式竞争体系:周赛、月考、季度赛季层层递进,配合 " 主题日 "" 战队制 " 等玩法,吸引用户的打赏行为从短期冲动转化为长期投入。打赏的金额会由平台、公会、主播三方分成,平台一般抽成 50%。

伴随行业快速发展,关于团播 " 低俗 "" 擦边 " 的质疑始终存在。入职 20 多天,流生的收入超过 2 万元,流生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开头。流生谈到,现在直播公司激增,超高收入的主播只是凤毛麟角。在他们公司,大部分主播的月收入无法达到 1 万元。对于直播的收入方式可能出现的负面质疑,流生说:" 选择主播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准备好承受各种各样的非议。这个行业确实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获得高收入的机遇平台,那相应地,你就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承受别人不会承受的东西。对我来说,合规、合法地正常工作就好了。"

管飞坦言,直播从 2019 年起步,2021 年爆发,初期经历过野蛮生长阶段。但自 2023 年起,在平台规范、人才升级和政策引导下,行业正走向专业化。" 现在大家比拼的是设备、技术和内容创新。" 他强调,严格的审核机制和持续的内容升级,正在推动行业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目前,除了打赏这一核心变现方式,行业头部公会帅库网络已率先探索多元化路径,例如推出门票制的团播主播线下巡演。

这一尝试也让管飞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他认为团播领域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管飞介绍,公司目前正持续提升内容制作能力,邀请了原《快乐大本营》团队的内容编导加盟。计划将传统综艺的制作模式引入直播场景,打造 " 迷你综艺 ";像长视频平台已成熟的脱口秀、音乐综艺等内容形态,未来都可能通过创新形式移植到团播直播间中。

面对未来职业规划,流生表示,如果团播能在短期内带来比其他工作更高的收入,他会继续坚持。但他也明白,没有主播能永远处于巅峰状态,总会有收入下滑、支持者减少的一天。他设想,或许未来会选择转行,尝试拍短剧,或是回到舞蹈教育领域继续当老师。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