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说几句纯净水企业闹剧

访客 2025-07-21 15:57:13 16829
说几句纯净水企业闹剧摘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边,作者:九边,题图来自:AI 生成1先聊聊富豪把钱转国外的事。一直以来有个常识,只有把市场搞成一个开放自由的市场,一国的经济才能变好。啥是开放自由呢,就是说...

说几句纯净水企业闹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边,作者:九边,题图来自:AI 生成

1

先聊聊富豪把钱转国外的事。

一直以来有个常识,只有把市场搞成一个开放自由的市场,一国的经济才能变好。

啥是开放自由呢,就是说,企业有钱,可以转到国外,也可以转到国内,这种情况下,看着有资金外流的风险,但深层次里,反而对经济发展有帮助。

因为企业如果发现自己的钱有可能出不去,就会大规模逃亡,地下钱庄,加密货币,有的是办法。只有它觉得自己的钱投资到某个国家是安全的,是随时可以进出的,这种情况下才会大举投资,反而不会随便跑路。

更加直接的案例是日本,日本这个国家是资金自由流动的,但是日本富豪以及海外资产,赚到钱都会回到日本国内,日本经济停滞三十年,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掉的不多,跟他们这个特点息息相关。

反面案例就是印度,印度以前实施极其严格的外汇管制,外资去了印度动不动就挨一刀,想离开印度难上加难。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外资都不太敢投资印度,也错过了很多的发展机会。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有所改变。

咱们国家也有管制,但更多的是对金融风险的预防,防止热钱快进快出冲击市场。对外资什么的,限制是非常少的,这也是为啥我国一直以来有全世界最大的外资投资。

但是这个纯净水企业不一样,有几个问题。

首先它是国资入股的。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这个企业能发展这么大,很大的原因是背后国资在替它开路,可以做很多普通企业没法做的事,不然也发展不了这么大。

这种情况下,法律上可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跨境逃税等等。

社会道德和契约层面,违背了 " 取之于国,用之于民 " 的隐性责任。

所以咱们批评的,并非其作为私企股东的合法财富或全球配置需求,而是其在享受特殊国家红利背景下的、可能规避监管和税务的、规模巨大且与其宣传严重背离的资产转移行为。此外这些行为可能伴随着很严重的逃税漏税行为。

其实这事也能看出来美国真正优势在哪,美国在很多人眼里,就意味着 " 稳定 " 和 " 可预测性 "。富豪们赚钱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涉及到后代,希望子孙呆在某个地方安安稳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英美。

英国美国这俩并不是管得少,恰好相反,管得比咱们都多。事实上我国也可以学习美国人,要求公民海外资产透明化,从制度上思考如何限制资本外逃,或者说,哪些流出是合理合法的,哪些是违法行为,需要法律制裁。

英美真正的优势是法制,社会相对稳定很多,川普各种胡作非为,但美国的法院是可以废除他的一些离谱操作的,这也给了很多人信心。这也是为啥我经常说,法制是社会信心的基础,我国也正在往这个方向走。

2

这事出来后,我的脑子里第一反应是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现在学术圈有争论,但大概意思就是,有些人就是装成道德楷模,然后在背后干些盗贼们才干的事。一个社会越是追捧圣人,就会有越多的人表演 " 圣人 ",然后给自己牟利。

圣人就是大盗,大盗装成了圣人。

或者更深层次的,有些人把自己裱糊的很牛逼很高尚,让大家觉得这人特牛逼,赶紧掏钱买他的东西。谁知道,他赚到钱转头就存到了美国。" 圣人 " 变成了工具," 大盗 " 反而成了目的。

老宗之前的宣传口号是," 布鞋首富 "," 一妻,一女,一布鞋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 " 爱国 "。

大家注意下,这些口号和宣传语,背后都准确踩到了咱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几个政治正确上,大家内心深处希望富豪能像自己一样爱国、简朴(普通人的简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因为资源不足,内心渴望对 " 简朴 " 进行 " 道德化 ")、对婚姻忠诚等等。

他们就利用了这一点,塑造了一个根本跟自己没啥关系的人设,或者恰好相反的人设。

道德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景观。

所以庄子很早就反应过来,要警惕有些人把道德当工具,背地里尽干些不道德的事,却装作很高尚,然后为自己牟利。

这些表演迟早会暴雷,时间久了,慢慢整个社会没人相信道德了,觉得那些道德楷模都是表演,觉得别人都是伪君子,那自己为啥要坚守那些底线呢?

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是反对富豪找一堆女人生小孩,反对也没用,可能谁处在那个位置上都一样。而是反对他们这种宣传和表演,明明并不是一个多高尚的人,非要标榜高尚,哪天你 " 塌坟 " 了,带着一部分社会共识也死掉了。

当然了,庄子是一个看着冷酷,其实内心深处悲天悯人的人。他并不是否认道德,恰好相反,他觉得道德太重要了,不该成为一些人的工具。毕竟老百姓被忽悠的次数多了,慢慢大家都不相信高尚,都变成了虚无主义,质疑一切高尚,整个社会犬儒化,进一步瓦解了社会合作的基础。

所以庄子希望大家不要追捧那些道德完人,老百姓追捧啥,他们就会表演啥,最后把大家变成虚无主义者。

这一点不止在中国,大家知道美国人都讨厌扎克伯格吧。这货之前长期宣传自己开一辆破丰田,常年穿同一款极简 T 恤。一开始买账的人挺多,觉得他是平民富豪,后来发现了他的豪宅和私人飞机,这货也就成了个笑话。

3

很多人在纳闷一件事,为啥出了这么大的事,这家纯净水企业并不站出来澄清一下?

这其实是一个公关领域的常识。

如果市面上流传的留言是无稽之谈,这家公司可以直接起诉责任方就行了。

但如果世面上流传的东西哪怕有 50% 是真的,那这个时候站出来做任何表态或者反驳,都可能会导致二次发酵,进一步加剧舆情时长。

最好的选择是装死,毕竟热点一个接一个,最多七天,啥舆情都会过去,群众的记性跟金鱼似的,很快就会忘记。圈里有时候也叫" 七天舆情定律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七天之后,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对企业永久的伤害也形成了,而且对社会的伤害也形成了。我在头条的评论区就看到,不少人去年还是很相信这个企业的爱国情怀的,现在变得很失落,觉得不知道还有哪个企业值得相信。

此外不该因为这么一件事,把一家拥有几十万员工的企业给弄死。但这事折射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别再霍霍社会的道德体系了。营销就营销,你拿质量、科技去营销,哪怕请流量明星呢,唯独没必要搞道德奇观。

如果非要营销道德,应该营销对社会的责任,对企业员工的责任等等,比如员工福利,有没有清理年纪大的员工等等。

尾声:

咱们今天这篇写短点,就到这里吧。很多人说国资应该把这个公司收回去,可能性不大,因为国企做这种快消品一直以来效果不佳,收回去可能就是下一个健力宝。合理的处理,应该是依法查处是否有违法行为,如果有,该处理就处理,完事继续轻装上阵。

不得不承认,咱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在这个阶段,更加需要那些传统的共识,比如责任、忠诚等品质。

这也是为啥我特别反感他们滥用这些东西制造道德奇观, 每次奇观倒掉的时候,一部分社会共识也被杀死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