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宗庆后遗产之争:家族信托为何能被“挪用”?

访客 2025-07-21 10:16:34 71984
宗庆后遗产之争:家族信托为何能被“挪用”?摘要: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 luojisw ) ,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责编;| 贾宁 ;排版;| 拾零第 9069 篇深度好文:3670;字...

宗庆后遗产之争:家族信托为何能被“挪用”?

内容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 luojisw ) ,笔记侠经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授权。

责编;| 贾宁 ;排版;| 拾零

第 9069 篇深度好文:3670;字 | 10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过去这几天,你肯定也注意到了那场事关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遗产争夺战。

7 月以来,这场遗产争夺战在香港和内地杭州中院形成了双线诉讼。随着人们对案情的关注,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对当前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的 " 大女主 " 赞誉,称赞她隐忍果敢、杀伐决断,守住了自己的财富。

这件事的八卦部分,我们就不展开太多了,但是当中涉及一些事关信托这种金融产品的信息差,非常值得我们更新一下认知。

因此,今天我们请来了商业观察家、得到 App《商业参考》《情绪价值 30 讲》《批判性思维 15 讲》主理人蔡钰老师,为你分析下这件事情的始末以及梳理相关的信托知识。

一、争端始末

我们先来简单过一下事情始末。

2025 年 7 月,内地市场注意到了一起同时发生在香港和杭州的诉讼: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馥莉,被三名自称 " 同父异母弟弟妹妹 " 的宗姓人士在香港起诉,要求冻结汇丰银行一个账户内的 18 亿美元资产,并向宗馥莉追讨四人的父亲宗庆后生前承诺的一笔家族离岸信托资产,价值 21 亿美元。

同时,三名原告还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主张,要用宗庆后 2023 年留下的血液样本进行 DNA 检测,并分割宗馥莉从宗庆后那里继承的娃哈哈 29.4% 的股权。

21 亿美元的信托财产,对应大概 150 亿元人民币。加上 29.4% 的娃哈哈股权,这起诉讼涉及的资产总额达到了 340 亿元人民币。

你肯定记得,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宗庆后在 2024 年 2 月去世,当时因为民族企业家、简朴的 " 布鞋富豪 " 这类身份标签,他还收到了大量民众的悼念。当时,公众视野中的宗氏家族结构非常简单,宗庆后唯一一个女儿宗馥莉,是宗庆后毫无争议的继承人。

然而,7 月份这起两地诉讼,击破了很多民众之前的印象:宗庆后原来可能还有三位非婚生子女,而且都是美国出生的。

诉讼材料显示,这三名子女都是宗庆后与一位娃哈哈前高管所生。这位高管曾经被视为是娃哈哈集团的二号人物,在 1996 年曾经以 " 看护人 " 身份,陪同 14 岁的宗馥莉赴美留学,同年在洛杉矶生下第一个儿子。此后十年间,她又为宗庆后生下一女一儿。这期间,宗庆后与原配仍然处于婚姻存续期内。

这次诉讼中,原告声称,宗庆后早在 2003 年就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了信托,承诺通过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分红,给这三名子女每人 7 亿美元。

原告律师在法庭上说,宗庆后当年要求下属协助设立信托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还指示过助理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而直到 2024 年初宗庆后去世,这个账户的金额只攒了大概 18 亿美元,还有 3 亿美元没能到位。

信托资金没凑齐不算,2024 年 5 月,也就是宗庆后去世 3 个月后,还有一笔钱从这个账户里转出去了——相比信托总额,这笔钱不多,110 万美元,但这个信号意义很吓人:宗馥莉不但能阻止娃哈哈继续往信托账户里注资,还能把已经进账的钱再抽走。

于是,三位原告赶紧在香港法院申请了禁制令,要求冻结这个汇丰账户,阻止身在内地的宗馥莉动用这笔父亲留给自己的信托资产。

基于这些陈述,原告律师在法庭上要求宗馥莉履行父亲遗嘱,支付资产利息,并赔偿资金转移造成的损失。

而宗馥莉方面也强势地给出了反击。宗馥莉律师当庭表示," 不认可原告证据 ",质疑原告给出的邮件截图和录音的真实性,申请了笔迹鉴定。

并强调说,宗馥莉从未接到过父亲的相关指示,也不知道人民币兑换来源。更关键的是,宗馥莉团队还提交了一份宗庆后在 2020 年设立的遗嘱的副本,声称宗庆后当时已经明确把境外全部资产留给了她一个人。

这句话言下之意是,按照宗庆后的遗嘱,汇丰账户里的 18 亿美元也是宗馥莉的。

宗馥莉团队还说,从汇丰账户转出的 110 万美元,是用来支付娃哈哈越南子公司设备采购尾款的,并提交了娃哈哈集团的 2023 年海外预算,以及相关的合同与发票来当作证据。宗馥莉的律师强调,这笔钱来自 " 海外拓展储备金 ",属于公司业务支出,不属于遗产信托资产。

这句话很关键,我们再重复一下:宗馥莉方面主张,汇丰账户里的 18 亿美元,根本不是宗家的什么信托资产,而是娃哈哈集团的 " 海外拓展储备金 "。

截至目前,香港法院对这起诉讼的审理已经完毕,但法官要延后两月才能给出裁决,先等杭州法院的 DNA 比对结果。而杭州法院,当前还只进展到证据交换工作阶段,还没有确定开庭日期。

所以接下来两个月,这场宗氏财富纠纷的走向,要么是双方和解,要么是看 DNA 检测能否顺利进行。

为什么 DNA 检测这么关键呢?因为根据中国《民法典》第 1071 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

这也可以解释,三名原告为什么在宗庆后生前身后极尽低调,连追悼会似乎都没有出现,却在当下主动要求做 DNA 鉴定。只要跟宗庆后的亲子关系得到确认,那么在原则上,三位非婚生子就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二、信托财产为何能被动用?

在理论上,宗氏家族在香港的信托架构设立以后,信托资产就已经从宗庆后名下 " 剥离 " 了,即便 2023 年那份宗庆后遗嘱成立,他所有海外资产都交托给了宗馥莉,这笔信托资产也不在他的遗产范围内。

所以,这场宗氏遗产争夺战里,出现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问题:信托不是号称最能隔离风险的金融产品吗?为什么宗馥莉说动就能动?它独立性何在?

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中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不少殷实的家庭都在考虑借助信托实现家族传承。所以,我去替你做了做功课,理解这个问题。

先解释一下:

我们常见的信托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理财信托,一种是家族信托。人们认为能够隔离风险的信托,通常指的是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是一种法律架构。

它指的是,自然人或家庭委托信托公司,设计一套法律架构,来保护、管理和传承家庭财富。这套架构里有不同的机制,有的管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有的还可能管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事业等等。

举个例子:

王富贵给儿子王小贵做了个家族信托,规定说,这笔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领域做投资。王小贵日常只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费,考上高中、大学、研究生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学金,跟本国人结婚生活费翻 3 倍,婚后生三个孩子生活费翻 10 倍,创业能领一笔创业基金,接手家族企业则重金奖励,等等等等。通过这种手段来激励儿子上进、走上家族期待的道路。

那么,家族信托所谓的" 风险隔离 "又是怎么回事?

这跟不同法律体系里对家族信托的独立共识有关系。

在各国各地的法律体系里,家族信托财产都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财富。所谓的 " 独立 ",指的是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风险变故。委托人和受托人,如果遭遇了负债、离婚、诉讼、死亡,以及解散、破产等等变故,在资产被瓜分、被清算的时候,哪怕是债主,也不能动用信托财产。

这样一来,家族信托的存在就像在家族财产与风险之间筑起了一道 " 防火墙 ",来保护家族的长期财务安全和稳定。这是豪门家族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

既然如此,按照正常的信托架构,管 18 亿美元的汇丰银行只有接收到了信托产品管理人的转账指令,才可以转账。那为什么宗馥莉又可以从三位弟妹的信托资产里,抽走 110 万美元呢?

我请教了财富管理专家李璞老师,再结合法律圈的各种分析,得出这样一个揣测性的解释,强调一下,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首先,宗庆后给到三位非婚生子的家族信托架构,其实还没有完成搭建,所以 18 亿美元资金还在委托人开设的银行账户里,没有转入信托账户当中。

其次,这个家族信托的委托人,也大概率不是宗庆后本人,而是一个离岸 SPV 公司,也就是特殊目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设定很可能是,它逐年获得娃哈哈集团的分红,再把分红注入信托账户,等攒够了 21 亿美元这个约定规模,才把账户管理权移交给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启动正式运营。而目前,这笔资金只攒了 18 亿美元,账户管理权还在 SPV 公司里。

这个逻辑也就解释了这 18 亿美元资金能够出境的原因。如果 SPV 公司在内地设立有对应的子公司,通过内地子公司来获得娃哈哈集团的分红,再经过内地审计确认,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和股息红利预提所得税,在报备之后,就能合法合规地转出境外。

再次,在这种情况下,宗庆后去世后,按照 2023 年那份遗嘱,海外资产全给了大女儿宗馥莉,当然也就包括这家 SPV 公司。那么,宗馥莉当然有权叫停剩下的 3 亿美元支付,并凭借 SPV 公司对信托账户的实际控制权,向外转钱。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是:

这个家族信托的委托人是一个类似长老会的组织。宗馥莉只要搞定长老会,让自己成为这个信托的新委托人,就能修改支付规则,甚至信托资产的受益规则,把这 18 亿美元从家族信托财产变成了娃哈哈集团的 " 海外拓展储备金 "。

不管事情的原委是不是真如我们猜测的,到这里,我们都学到了两件事:

第一,家族信托架构在搭建完成之前,是可以被人为穿透的;

第二,家族信托的 " 委托人 " 身份无法继承,但通过制度设计,可以实现控制权的变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