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能与辉同行

文 | 最话 FunTalk,作者 | 魏霞,编辑 | 王芳洁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6 月 14 日,董宇辉缺席了直播,但根据飞瓜数据,与辉同行创造了 5000~7000 万元的 GMV,而前一天,董宇辉的带货战绩是 2500~5000 万元。
一篇宣传文稿(可能是公司主动宣传,也可能是粉丝的自来水),专门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说这不是 " 去辉化 ",即不是公司在降低对董宇辉的依赖,而是 " 全辉化 "," 就是把董宇辉那一套,那股子精气神,彻底散播到每一个角落,让大伙儿都沾上‘辉气儿’。"
虽然说 " 辉气 " 比较形而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与辉同行,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到目前为止,这家公司的股权是 " 全辉 " 的,即全部由董宇辉持有。
近日,《最话》发现,与辉同行的主体公司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 2024 年 9 月和 2025 年 2 月变更过投资人,前一时间是从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变更成董宇辉,后一时间是从董宇辉变更成子三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持有与辉同行 100% 股权,变更后,董宇辉从直接持股变为间接持股。
成立于 2024 年的子三省有三名股东,分别是大股东终南远眺(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持股 80%)、董宇辉(持股 10%)、长歌有和(北京)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 10%),穿透来看,三家公司的权益人均为董宇辉。
不过根据行业惯例,在股东层面,设立并加入合伙企业,一般是为了进行股权激励所用。也就是说,即将有一批与辉同行的员工参与到与辉同行的创业收益分配当中。
谁能与辉同行?这个问题应该正在,或即将考验那些选择和董宇辉站到一起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东方甄选,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初俞敏洪决定将与辉同行赠与董宇辉时,也曾要求东方甄选敞开大门,对于董看上的人,绝不阻拦他们离开。
同时,这个问题也一定考验着董宇辉本人,众所周知,对老板来说,最重要的能力从来都不是赚钱,而是分钱。
很快,他们彼此都到了要兑现选择的时候了。
01
在与新浪财经 CEO 邓庆旭的一次对话中,董宇辉直言现在与辉同行没有职业经理人,评论区很多提建议的朋友就是与辉同行背后的 " 高人 "。
或许是因为在东方甄选时期,董宇辉就曾与当时的职业经理人孙东旭有过冲突,所以不想在职业经理人这条路上重蹈覆辙,也或许是如董宇辉所述,他自己就是一个工作狂,所以他选择了一套与市面上主流 MCN 机构不同的管理模式。
在成为与辉同行的实控人后,董宇辉就开始身兼数职。一方面,董宇辉继续承担着核心主播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他也扮演起 CEO 等管理团队的角色,这也导致他每天十二点才能到家,凌晨四五点才能入睡。
在董宇辉的带领下,与辉同行的团队也从 " 五六十人 " 变成 " 三百余人 ",但董宇辉依然在用初创时期的逻辑在经营公司。
董宇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与辉同行员工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三四岁,让这些年轻人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认可和支持,就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这样的管理模式或许能提高决策的效率,但是不可避免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而且董宇辉的管理理念,也不免有一些理想化的成分存在,毕竟他自己的精力再充沛,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相比于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董宇辉更愿意培养与公司一起成长的年轻管理者。董宇辉也听到过外界对于他为何敢放权给 " 小孩 " 去招人去做决策的质疑声,他表示,一个企业的成长是所有人要一起成长,他愿意承担这些年轻管理者们决策的代价。
而市面上其他头部 MCN 机构基本都会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打理,即使部分 MCN 机构没有引进职业经理人,但管理团队和主播团队也会有明确的分工。比如三只羊、辛选集团等都有引进职业经理人,美腕、谦寻等都有专业的管理团队。
在部分 MCN 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职业经理人也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三只羊的 " 疯狂小杨哥 " 背后站的是杜刚,这位曾经的大学老师,为小杨哥兄弟俩打开了一条 " 反向带货 " 的新思路,靠着制造各种翻车现场、整蛊品牌方等,让小杨哥坐上抖音带货一哥的宝座。
孙东旭在出任东方甄选的 CEO 期间,不仅完成东方甄选直播间的从 0 到 1 的探索,而且还搭建起东方甄选自营产品体系,就连俞敏洪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肯定他对东方甄选的功劳。在孙东旭卸任 CEO 的工作后,他也仍然承担者东方甄选的核心工作,继续负责自营品供应链和选品等业务的运营。
职业经理人的存在,就是将企业管理的流程标准化,把董宇辉这样的 " 创始人 " 给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将精力投入到更擅长的工作,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亦或是为企业制定更长远的发展计划,而不是靠 " 情怀 " 支撑。
但现在看来,董宇辉还没有走这条路。
02
从目前与辉同行的股权架构不难看出,与辉同行应该是整个公司的业务实体,而子三省则是公司的股权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近期股权变更时,董宇辉并未选择将个人的全部权益由大股东终南远眺承接,而留下了 10% 由其个人来直接持股。
通常来说,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引入外部股东时,可以通过或增发新股,或转让老股,或兼而有之,转让老股所获收益将直接给到个人,完成一次创业红利的兑现。
当然,与辉同行能够从新东方体系内剥离,并在短期内成为首屈一指的带货大号,有赖于董宇辉这位带头大哥,即使董宇辉真的选择落袋为安,也是情理之中。
子三省的 10% 股权则留给了合伙企业长歌有和,这应该是一个股权激励平台。不过考虑到目前子三省尚未开展融资,未来融资后,长歌有和的持股比例将只有个位数,与辉同行的创始团队和骨干力量将在这个池子里分当蛋糕,具体到每个人的实际权益,应该不会太多,至于具体多少,要看董宇辉怎么去评估他们的个人价值了。
对比其他 MCN 机构来看,李佳琦作为美腕的核心主播,虽然没有直接持有美腕主体公司的股份,但是与美腕以及美腕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戚振波共同成立多家公司。比如在合伙成立的宁波镁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李佳琦与其母亲甚至合计占有 99% 的股份。
谦寻对高管和主播也进行了股权激励,在谦寻(杭州)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上海嘉谦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股 19.67%。这家合伙企业中的 19 位合伙人基本都是谦寻的高管和主播,比如谦寻 CEO 黄韬占股 52.22%,谦寻高级副总裁王斯占股 12.51%,谦寻总裁赵冉占股 12.51%,核心主播黄微(薇娅)占股 6.25%。
再看其他头部 MCN 公司同样也进行股权激励,比如东方甄选在 2023 年就向 154 名合格参与者授出股权奖励,其中就包括高管、主播等雇员。
谦寻成熟的股权架构,也在一定上隔离了风险。2020 年底,薇娅因为偷逃税被罚,而后就被全网封杀,虽然核心主播出事不可避免影响谦寻的流量和 GMV,但并没有动摇谦寻的根基。
事发后,薇娅从台前退至幕后,谦寻组织薇娅的助播团队推出 " 蜜蜂惊喜社 " 直播间,有报道提到,在 " 去薇娅 " 后的 100 天后,谦寻又回到淘宝直播机构月榜 TOP1 的位置。现在的谦寻更是进一步多元化收入结构,通过网红训练营、短剧拍摄等业务,来分散原来单一业务模式的风险。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主播,在翻车前就会预料到自己会翻车,幸存者永远存在偏差。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主播,还站在台前时,就已经留个背手。
仍然活跃在一线,忙到要启用数字人来替播的罗永浩,在 " 交个朋友 " 里并无直接持股,由于其好友李钧通过李贺代持的方式,持有 " 交个朋友 "18.8% 股权,大家猜测这部分权益实际上是罗永浩的,即便如此," 交个朋友 " 的蛋糕也切得相当碎,客观上也让罗永浩和 " 交个朋友 " 都有了缓冲地带。
当然,即便董宇辉并不想要缓冲地带,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03
自从 2024 年初,与辉同行成立,董宇辉真的太忙了。
作为一个敬业的带货主播,他要研究好产品,背好解说词,辅以个人魅力的加持,随时调动粉丝情绪,创造出好的 GMV。作为一个名流,他要出席各种活动,会见拜访、来访的人士,为合作方站台。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他还需要严格把关选品,监管千里以外的生产车间,并时刻警惕供应链、物流、质检环节的各种风险。
作者单单打出这些工作来,也觉得繁多了,何况它们就像机器的发条一样,每日都必须精密运转。于是,在发条的运转当中,我们偶见脱节的时刻,考虑到相关事件已有报道,性质在粉丝与非粉丝之间又有很大争议,我们在此不再赘述,以免有炒冷饭的嫌疑。
但还想在文末说明一点的是,这些事件的确昭示了这家年轻公司的组织风险。
根据董宇辉的自述,他是一位一肩挑的企业家,但众所周知,这不可能。如果有人能够在供应链上抓得更紧一些,文案写得更细一些,那些风波自然也就闹不起来了。有时候,调动粉丝相对容易,但驱动内部人则更难。
因为组织者要挑战人性,员工想多拿钱少干事是人之常情,老板想自己多赚一点也是。
某种意义上,老板和员工永远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我多拿了,你就少了。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一书中提到 " 大厨效应 ",简而言之就是指,开饭店的不一定会做菜,而会做菜的不一定会经营,如果双方因为利益没谈拢而分道扬镳,很有可能会造成,离开大厨的饭店会倒闭,出走后的大厨也干不成饭店的结局。
曾经俞敏洪是那个开饭店的,董宇辉是大厨,如今董宇辉已经从大厨变成新饭店的老板,俞敏洪去年的难题,成了他现在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