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2500亿元!银行红包雨来了

作 者丨叶麦穗
编 辑丨肖嘉
图 源丨梁远浩 摄
红包雨来了!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上周末,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中,已有 22 家宣布中期分红,拟派息金额超 2500 亿元。其中,六大国有银行成分红主力军,每家分红金额均超过百亿元,股利支付率整体接近 30%。根据同花顺统计,六大行的分红实施日期多集中在今年 1 月份。
由于抢筹行情,今日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价也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截至收盘,农行涨幅最大为 2.98%,工行其次,涨幅 2.6%,中行和建行的涨幅也都超过 1.6%。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银行板块的涨幅达到 39.7%,其中上海银行的涨幅最高,为 68.45%,此外南京银行和沪农商行的涨幅也超过了 60%,分别涨 62.77% 和 62.11%。
22 家银行披露分红方案
12 月 20 日晚间,齐鲁银行公告 2024 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根据分配方案,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普通股总股本为基数,向登记在册的全体普通股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27 元(含税)。截至 2024 年 12 月 19 日,公司总股本 48.34 亿股,以此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6.14 亿元(含税),占 2024 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27.57%。
公告还称,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正处于转股期,实际派发的现金股利总额将根据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总股本最终确定,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不变。经上述分配后,剩余的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期间。
随着齐鲁银行中期分红方案的公布,42 家银行中已经有 22 家银行公布了中期分红的方案。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已有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 9 家银行完成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合计近 300 亿元。
此外还有 13 家银行合计金额超 2000 亿元的现金分红将于近期分配。其中,六大国有银行仍是分红主力军,今年中期拟合计分红 2048.23 亿元。从派息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 2025 年 1 月,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 2025 年 1 月 7 日日,派息日为 1 月 8 日;工商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 202 年 1 月 6 日,派息日为 1 月 7 日;中国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 2025 年 1 月 22 日,派息日为 1 月 23 日。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派息时间待定。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中期分红金额最多,达到 511.09 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中期分红金额分别为 492.52 亿元、407.38 亿元、355.62 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中期分红金额也均超 100 亿元。
从分红比例来看,六大行中期分配的现金红利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均在 30% 左右,交通银行分红比例最高,为 32.36%。
此外,根据上市银行发布的公告,部分城农商行的分红比例也较为亮眼。例如,沪农商行、南京银行的中期分红比例分别为 33.07%、32%。
股息率攀升至 4% 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导下,A 股上市公司纷纷抛出 " 真金白银 " 的分红预案,以更大的分红力度回馈投资者。
中期分红的背景是今年 4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以下简称新 " 国九条 " ) ,新 " 国九条 " 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随后在国有大行的带领下,城商行也掀起了中期分红的热潮。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中期分红是银行对股东的一种回报方式,体现了银行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也能帮助银行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展示财务状况的稳定性。但同时也要注意,中期分红会消耗银行的一部分资金,可能会对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如果银行在宣布中期分红后未能按时兑现分红承诺,可能会引发市场的不满。
除了中期分红之外,10 月 31 日,重庆银行公告 2024 年三季度利润预分配方案, 重庆银行在 10 月 31 日发布公告,该行以总股本 189554.54 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66 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3.15 亿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此之前,上市银行三季度分红案例并不多。
不过对于分红,有分析认为需要量力而行。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上市银行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对投资者的回报,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还能进一步稳定股价。不过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分红次数只是一个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公司需要基于其经营业绩来稳步提高分红比例,这样才能确保分红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当然,提高分红比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基于良好的经营业绩,并要平衡好股东、员工、投资者和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切。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和妥善处理好短期分红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毕竟,只有稳健且持续的经营才能为股东带来更长远的回报。
兴业证券的研报表示,此前,我国境内上市银行的分红频率多为每年 1 次,上市银行陆续新增中期分红方案、将分红频率提升至 1 年 2 次是积极响应新 " 国九条 " 对于加强分红的要求。商业银行分红的比例以及频次与自身核心业务发展、盈利能力状况、风险防控有效性等息息相关,采取不同的分红策略时需要平衡好股东利益与监管要求、短期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
兴业证券认为,从分红频率来看,境外银行多采用每半年或每季度分红 1 次的频率,而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此前多采用每年分红 1 次的频率进行分红,分红频率相对偏低。随着我国银行增加中期分红、提升现金分红频率,未来我国境内银行分红频率也将逐步与境外大型银行接轨。
市场认为随着分红次数增加,银行股将更有 " 性价比 "。据统计,目前银行的股息率在 4.1% 左右,大幅好于银行理财,其中有 4 家银行甚至高于 6%。
对于明年银行的表现,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25 年货币政策,银行息差影响核心在于存贷降息节奏与负债成本节约力度。会议亦定调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为明年首要任务,相关政策的出台生效有望缓释银行零售贷款质量预期。此外,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进一步压实了金融化险基调,地产与地方化险政策加码与效用释放下,明年银行业信用风险预期有望进一步缓释。年底年初将步入保险开门红增配季,股息高、波动低、经营稳的银行品种预计仍是险资增配方向。
本期编辑 金珊 实习生 伍铠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