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米YU7,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发布会上雷军提了10次Model Y

访客 2025-06-27 10:00:47 59840
小米YU7,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发布会上雷军提了10次Model Y摘要: 作 者丨易思琳 见习记者何煦阳编 辑丨吴晓宇"YU7 是小米的首款 SUV,从这款车开始,小米首次真正走向了汽车行业的主战场。我们将面临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也将直面最残酷的竞争。...

小米YU7,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发布会上雷军提了10次Model Y

作 者丨易思琳 见习记者何煦阳

编 辑丨吴晓宇

"YU7 是小米的首款 SUV,从这款车开始,小米首次真正走向了汽车行业的主战场。我们将面临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也将直面最残酷的竞争。" 小米 CEO 雷军在今晚小米发布会上说。

据《21 汽车 · 一见 Auto》统计,发布会上,雷军总共提及 10 次 Model Y,并公布了小米 YU7 价格:标准版 25.35 万元、Pro 版 27.99 万元、Max 版 32.99 万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800V 快充等配置,其中起售价比 Model Y 的价格便宜 1.35 万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 25-35 万元的纯电 SUV 在售车型已经超过 15 款。YU7 虽然作为后来者,依然是这个激烈战场里不可忽视的对手。小米汽车官方披露,发布会后 3 分钟内,YU7 订单已经超过 20 万台。26 日晚间,小米汽车官微称,小米 YU7,1 小时大定突破 289000 台。

记者现场观察到,理想、蔚来、路特斯等其他车企中高层人员也在现场参与了 YU7 的发布会,其中理想汽车有 2 位产品线负责人、3 位产品线 PDT 经理参加。

" 这个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但我依然对小米 YU7 有自信。" 发布会末尾,雷军说。

过去,数不清有多少车企尝试翻越 Model Y 这座大山。2024 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曾经掀起 " 围攻 Model Y" 的运动,短短一周左右,乐道 L60、极氪 7X、智界 R7 等 6 款车型,一同打着对标 Model Y 的旗帜上市。但等尘埃落定,大家发现特斯拉仍稳坐 " 光明顶 ",年销量大幅领先。

进入 2025 年,因上半年马斯克沉迷参政、焕新版 Model Y 逆势涨价,今年前五个月,除 3 月份外,Model Y 在华零售销量均出现了同比下滑,分别为 -14.10%、-64.47%、-24.18% 和 -38.05%。特斯拉市值陷入低谷。反观中国车企仍前仆后继,小鹏 G7、岚图 Free+ 等新车不断涌现,刚过去的 5 月,分食 Model Y 蛋糕最成功的是理想 L6,但销量仍低于 Model Y 接近六千辆。今晚,接力棒似乎交到了 YU7 的手上。

小米 YU7 的打法延续了此前 SU7 一贯的优势:颜值、马力、性价比。

在发布会前,雷军在社交平台每隔几个小时就官宣一款新颜色,提高讨论热度。马力方面,小米 SU7 已夺纽北全球最速量产电动车之冠,YU7 原型车则模仿勒芒耐力赛,挑战连续跑 24 小时。最后的性价比策略更是继承了小米发家至今的思路:用自己的标配,打竞品的顶配。

但在今年 3 月开始的一连串风波后,雷军和小米也逐渐意识到,汽车与手机不同,是高客单价、长生命周期、强安全属性的重制造业产品。

痛定思痛后,在此前的技术发布会上,雷军宣布 YU7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在四门的侧横梁、防撞梁上配备 2200Mpa 的超强度钢;昨天又宣布,小米辅助驾驶 HAD 数据量已到达 1000 万 Clips,摸到车企自动驾驶一梯队的门槛。

在与特斯拉的竞争中,从去年 12 月开始,小米 SU7 在销量上已经取得对 Model 3 的六连胜,今年 5 月,更是比 Model 3 多卖 1.4 万辆。

如今,在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后,足以让 YU7 在对阵特斯拉时再赢一局吗?

" 出奇 " 之前,先 " 守正 "

小米在造车之始,宣布自己的战术是 " 守正出奇 "。但回顾过去一年小米在 SU7 和 SU7 Ultra 的打法,更像选择了 " 出奇 " ——高颜值、性价比、马力平权。

去年 4 月,雷军接受媒体访谈时称,他对小米汽车产品的第一定位就是 " 颜值是王道,车好看是第一位的 "。他还称,因为 14 年前他们做手机时追逐性能和发烧," 无意间成了一个直男品牌,所以这次要俘获小姐姐们的喜爱 "。

但经过一系列争议后,如果现在再问雷军,汽车的 " 第一性原理 " 到底是什么,恐怕他会回到 " 安全 " 起点,重新 " 守正 "。

被动安全方面,小米 YU7 搭载 2200MPa 小米官方的 " 小米超强钢 "。一般来说,普通高强度钢(HSS)的强度在 300-600MPa 之间,先进高强度钢(AHSS)可以达到 600-1500MPa,而超高强度钢(UHSS)通常超过 1500MPa。

跟其他系数一样,车身的强度也在不断被车企刷新。沃尔沃所用的硼钢最高达 1600MPa、特斯拉 Model 3 搭载的马氏体钢为 1700MPa、岚图梦想家搭载的一体式热成型门环达到 2000MPa。目前,汽车行业用过的极限强度是 2073MPa,搭载于长安马自达 EZ-60。

主动安全方面,YU7 在上市前一天抛出了 1000 万 Clips 的口号。在自动驾驶领域,Clips 是指由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同步采集的 30 秒左右的多模态数据片段,可能是一次急刹、一次并线失败,也可能是突发的横穿行人。这些片段被采集、标注、用于训练智驾模型,最终影响系统对边缘事件(Corner case)的处理能力。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指出,1000 万 Clips 是端到端模型展现 " 惊人表现的起点 ",之后迅速被媒体解读为智驾 " 涌现 " 的数据门槛。目前,小鹏最近在全球计算机视觉顶会 CVPR 2025 上宣布积累数据量已达 2000 万 Clips,将于今年内达到 2 亿 Clips;理想在今年 2 月 27 日,数据量达到 1000 万 Clips。

小米 YU7 在当前节点打出这样的概念,是想告诉用户,对比一年前发布 SU7 时,小米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已完成升级,数据储备充足。

除此之外,小米 YU7 标配激光雷达。在目前车企的宣传语境中,激光雷达是作为智驾系统的 " 安全冗余 " 存在,激光雷达更多,用户体感更安全。

小米的三张牌与新挑战

但这些都不是小米 YU7 的底牌。

小米 YU7 的第一张牌,是背靠小米集团的现金流。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总营收人 1113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 107 亿元。虽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仍在亏损,但已经缩窄至 5 亿元。作为对比,理想、小鹏和蔚来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 6.47 亿元、-6.64 亿元、-68.91 亿元。

小米汽车的毛利率达 23.2%,超过理想(20.5%)、特斯拉(16.3%)、小鹏(15.6%)、奔驰(16.3%)等车企。

其次,小米拥有供应链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比如蜂巢能源、华域三电、汇川技术等公司均是小米投资过的公司,且账期较短。

6 月 1 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众多车企已承诺遵守对供应商的 60 天付款期限。根据 Wind 数据,小米集团 2025 年第一季度对供应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 100 天,低于汽车行业平均付款周期的 170 天。

最后,小米是国内唯一一家布局 " 人车家全生态 " 的车企。而小米生态可以赋能汽车,比如当 YU7 接近家时,用户可以在车内自动激活家里的智能家居,通过车内语音启动家中的扫地机器人,或者查看家内摄像头画面。

但汽车工业已发展百年,对于一家车企而言,造车基本功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沉淀。成为一家更成熟的汽车公司,小米 YU7 还要迈过几道坎。

小米 SU7 的用户画像呈现出鲜明的科技属性与年轻化特征,但 YU7 作为一款空间更大的 SUV,它面对的群体更广,因此要考虑的问题更多,这是对小米造车能力是否成熟的真正检验。

在 " 发烧 " 之前,小米必须证明,这款 YU7 的质量够 " 硬 "。回顾小米汽车此前遭遇的争议——智驾事故、保险杠变形、挖孔机盖不通风——都跟质量相关。对于想进入价格偏高端市场的小米汽车而言,初期的缺陷除了会影响消费者信任和新兴品牌声誉,还可能会形成与老牌车企相比质量较低的持久印象。YU7 不能再重蹈覆辙,它必须证明小米已经迅速吸收了这些经验教训。

YU7 还必须解决产能的问题。小米 SU7 在推出后,车主交付等待时间一度延长至 40 周,目前仍维持在 20 周左右。相比之下,特斯拉 Model 3 在中国可在不到一周内交付。

在 YU7 上市之前,就已经有 SU7 车主在雷军微博的评论区中抱怨,3 月小米汽车锁单 8 万,但按现在的产能,把现在的订单交付完需要到 10 月以后,其中还可能被 YU7" 插队 "。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从概念有效过渡到大规模生产,是决定新进入者市场成败的关键,特斯拉也曾经面临 " 产能地狱 "。如果小米不能解决,漫长的等待时间可能会促使车主转向其他品牌。

小米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在发布会上,雷军宣布,SU7/SU7 Ultra 锁单未交付用户,三天内可限时改配 YU7。

小米 YU7 能否翻越 Model Y 这座大山,市场拭目以待。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