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债信用滑坡,中国如何破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满百日,从美股到美元再到美债,美国金融市场遭遇多次 " 过山车 " 式的振荡。3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录得数十年来最大单周涨幅," 避风港 " 地位受到质疑。
" 债务时钟令人恐惧。" 美国 " 政府效率部 " 负责人马斯克曾直言。他所说的,是美国 " 债务时钟 " 网站显示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 36.8 万亿美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近期发布一份报告,警告美债的 " 庞氏骗局 " 正在进入濒临破产的前夜。
为何说美债如同 " 庞氏骗局 "?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不断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政府预算赤字年年增加,截至 2024 年末,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率超过 123%,赤字率高达 6.36%,远超过 60% 和 3% 的国际警戒线。
为了支付现有债务的利息,美国必须不断 " 借新还旧 ",这种做法,与庞氏骗局的 " 滚动资金 " 模式颇为类似。
高额债务叠加高利率,美国的偿债压力日益加剧。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联邦政府 2024 财年债务利息支出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这一数字首次超过了国防支出,成为政府的第三大支出项目。
越还越多的美债,正从 " 传统避风港 " 成为 " 风险放大器 "。
随着关税战全面打响,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提升,美债风险也越来越大。高关税推高通胀,高通胀需要高利率来控制,高利率带来美债的高收益率,高债务则带来经济高风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高关税恐将成为压倒美债的 " 最后一根稻草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F ) 预计,美国 2025 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 1.8%,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对于美国在未来一年内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彭博社最新调查显示,经济学家的中值预测为 45%,高于 3 月份的 30%。
经济发展放缓将影响美国政府偿债能力,甚至陷入债务市场的 " 死亡螺旋 "。
报告指出,随着美债风险攀升,市场对美元资产信心下滑,美元地位遭冲击,可能对美元流动性和国际贸易投资体系造成影响。
面对美国债市动荡与信用风险,中国如何破局?
首先,加强底线思维,防范美债违约冲击。
长期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的分散化。中国央行副行长邹澜日前回应 " 美债市场波动 " 时指出,单一市场、单一资产变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未来,央行也将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其次,把握窗口期,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等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资产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之际,中外企业越来越热衷于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支付结算。在美元主导地位弱化的当下,人民币国际化出现有利契机。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认为,美国股债汇 " 三杀 " 是一个转折点,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应谨慎把握,进行总体规划,在有效把控风险的前提下,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一方面充分挖掘内需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高效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力与核心产业力,尤其是聚焦 " 卡脖子 " 环节的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主动开拓非美市场,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畅通、开放、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 " 三里河 " 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