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马斯克变法,彻底夭折?

访客 2025-04-08 13:25:16 69448
马斯克变法,彻底夭折?摘要: 马斯克被传辞职引争议,改革裁员致抗议,特斯拉股价腰斩陷困境。愚人节那天," 马斯克宣布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 " 的词条冲上热搜。几天后,马斯克亲自在 X 上辟谣:fake new...

马斯克被传辞职引争议,改革裁员致抗议,特斯拉股价腰斩陷困境。

马斯克变法,彻底夭折?

愚人节那天," 马斯克宣布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 " 的词条冲上热搜。

几天后,马斯克亲自在 X 上辟谣:fake news ( 假新闻 )

然而,耐人寻味的一幕随后出现了,白宫却跑出来 " 证实 " ——马斯克即将离职。

(图源:新浪财经)

川大爷也公开表态," 他是个人才,但迟早要回去经营公司。我希望可以留他久一点 "。

太尴尬了,这跟直接赶人有什么区别?

在大选中立下汗马功劳,被中文世界调侃为 " 一字并肩王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马斯克,眼瞅着 "DOGE" 变法就要彻底夭折了。

老马,终究做不成商鞅。

美式 " 商鞅变法 "

马斯克,为什么会被人看成是 " 美国版商鞅 "?

历史上的商鞅,以极端手段重塑秦国秩序,推行连坐、重军功、废世袭,不惜与整个贵族阶层为敌。对他而言,改革从来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动根本、断旧制,用阵痛换取新生。然而,改革触动既得利益者,最终其被 " 五马分尸 "。

如今的美国,马斯克掌管政府效率部(DOGE)期间,以裁员、削减、重组为武器,剑指联邦政府长久堆积的臃肿与低效,甚至大幅裁撤公务员。

同样是强制性、手术式改革,不留退路,不讲温情。

据《纽约 · 时报》报导,自 1 月 20 日以来,估计已有 56,000 个联邦职位被裁减,另有 75,000 个职位接受自愿买断,至少还有 171,000 个职位计划裁减。美国国税局计划从当地时间 4 月 4 日开始裁员 25%,裁员约 2 万人。

然而,大旗刚竖起,就惹了一身骚。

毕竟,马斯克面对的,是复杂得多的 " 民主社会 "、全球资本市场与分裂的民意。

四面楚歌

短短时间内,马斯克就已四面楚歌。

裁员潮以来,街头游行此起彼伏,愤怒的人群高举标语抗议,甚至有激进者焚毁特斯拉车辆,将怒火直接投向马斯克本人。

据《大公报》报道,美国各地的多个特斯拉门店外出现示威者集会,抗议马斯克及其推动削减政府开支的行动。超过 50 个城市参与了这项抗议,包括纽约、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圣路易斯等地,部分示威活动还计划扩展至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

抗议者聚集在特斯拉门店外,高举 " 烧毁特斯拉 "" 美国不要独裁者 " 等标语,并呼吁民众抛售特斯拉股票,抵制这家电动车公司。

(图源:大公报)

不仅如此,DOGE 也在无形中动摇了美国公共服务的根基。

据《卫报》报道,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被削减的岗位中,有近 20% 属于关键性公共健康项目。

儿童铅中毒监测、疫苗接种协调、艾滋病防治等核心体系,都因人手骤减而陷入瘫痪。

在一些州,弱势儿童的健康风险被迫延后干预,疫苗接种推进受阻,慢性疾病的数据更新停滞,公共卫生系统出现肉眼可见的 " 断层 "。

这令普通群众更为愤怒。有批评人士直接指出,DOGE 式改革 " 像是拆房子时先砸承重墙 ",不仅没有解决系统性问题,反而带来了结构性风险。

渐渐地,马斯克这位曾一度被当作改革英雄的人,正在以 " 违规者 "" 破坏者 " 的身份,被一点点推向孤立。

当 DOGE 的改革触碰了逆鳞,利益集团开始反击,精准地指向了 DOGE 的 " 程序瑕疵 " 和 " 合宪性问题 ":

第一个切口,是隐私权危机。DOGE 试图接管超过 1.7 亿美国人的社会安全数据,包括收入、医保、纳税记录,引发 22 个州工会联合起诉,指控其未经授权非法操作,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更直言:" 让一个临时机构肆意翻查国民隐私,比政府停摆更可怕。"

第二个战场,是宪政合法性。DOGE 在没有经过国会正式立法的情况下,裁撤了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在内的多个联邦机构关键部门。媒体形容,马斯克的操作不是改革,而是 " 用工程师逻辑硬闯宪法防线 "。

《纽约 · 时报》评论尖锐指出:" 马斯克打着高效的旗号,在破坏联邦政府的骨架。"

这场看似关于预算和机构改革的战斗,很快演变成了体制内部的自我保护。

民主党集体反弹,共和党建制派也开始切割。

南卡罗来纳州议员林赛 · 格雷厄姆冷冷放话:" 改革需要规则,而不是临时起意的破坏。"

随着马斯克腹背受敌,特朗普政府意识到,老马树敌太多,似乎是时候弃卒保帅了。

难以抽身

3 月初,《纽约 · 时报》的一篇报道记录了特朗普如何在本月一次激烈的内阁会议上讨论要剪除马斯克的羽翼。

《金融时报》称," 在赋予马斯克比美国历史上任何私人人物都要大的权力之后,这位总统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恩人变成了一个信天翁。对他来说,问题在于特朗普将如何摆脱马斯克,而不是是否摆脱 "。

《政客》认为," 一旦这种局面开始反噬到特朗普自身,所谓的‘蜜月期’也就宣告结束。眼下,这样的迹象,已经初现端倪 "。

因利而来,利尽而散。这种脆弱的同盟关系正在逐渐瓦解。

最后,让马斯克不得不考虑激流勇退的,是他受到了重创的商业帝国。

在 2024 年 12 月 18 日,特斯拉的股价达到每股约 488.54 美元的峰值。

2025 年 1 月 20 日,马斯克走马上任,正式接受 DOGE。

截至 4 月 4 日,特斯拉股价已降至 239.43 美元,跌幅约为 51%。 这一股价下跌导致特斯拉市值蒸发超过 4500 亿美元。

(图源:TradingView )

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风险,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明确指出:" 特斯拉的核心资产,其品牌价值,正因创始人的政治争议而遭到侵蚀。"

更雪上加霜的是,特斯拉不得不在财报中下调全年交付目标,进一步引发资本市场恐慌抛售。

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上,一则名为 #BoycottTesla(抵制特斯拉)标签迅速登顶热搜,抵制情绪蔓延至年轻消费群体。

根据 YouGov 数据,仅在 2025 年 2 月至 4 月,特斯拉在 18-34 岁人群中的品牌好感度便暴跌了近 20 个百分点。

对一个以创新与未来感立足市场的品牌来说,这无疑是沉重打击。

曾经以创新者形象横扫全球市场的特斯拉,如今却被卷入一场由自身掌舵人引爆的政治与舆论旋涡。

何去何从

梦想着星辰大海的马斯克,押注了联邦体制改革,却意外牵连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商业版图。

也许,马斯克不得不在 " 政治理想 " 与 " 商业帝国 " 间二选一。

未来马斯克将何去何从?

在民意的反弹和资本的压力之间,马斯克不太可能硬扛到底。不过,与其说他背弃了改革理想,不如说,他以商人的本能做出了权衡。

商鞅为变法而死,马斯克为资本而活。

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本就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智谷趋势 Trend",作者:千淳,36 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