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3年业绩高增长,本土软饮巨头东鹏饮料欲圈粉全球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唐洛
4 月 3 日下午,东鹏饮料(605499.SH)正式披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发行并上市申请资料。分析认为,该举措有利于提高东鹏饮料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以及推进全球化战略。
作为中国 " 能量饮料第一股 ",2021 年 5 月东鹏饮料正式登陆 A 股开启资本征程。借力资本市场,彼时正推进全国性与多元化业务的东鹏饮料,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东鹏饮料(按销量计)从 2021 年起连续 4 年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15.0% 增至 2024 年的 26.3%。2023 年,主力产品东鹏特饮的年销售收入超过 100 亿元。
依靠 " 大单品 + 下沉 " 策略,截至去年 12 月 31 日,东鹏饮料已经覆盖全国近 400 万家销售网点,拥有 3000 个经销合作伙伴,实现中国近 100% 的地级市覆盖。
然而,东鹏饮料不甘只在中国能量饮料领域站 "C 位 "。近年来,东鹏饮料通过推出东鹏 0 糖、东鹏大咖、陈皮特饮等新产品均表现不俗。赴港上市,对于东鹏饮料来说,不仅仅是拓宽了融资渠道,背后亦是 " 圈粉 " 全球的野心。
运动健康需求暴涨,东鹏业绩也 " 坐火箭 "
搭上资本市场的高速列车,这家本土软饮公司业绩也跟着起飞。
招股书显示,2022 年到 2024 年,东鹏饮料的营收规模从 85.00 亿元增至 158.30 亿元;净利润从 14.41 亿元增至 33.26 亿元。在此期间,东鹏饮料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 36.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2%。
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这在当下的零售市场环境下并不容易。2022 年到 2024 年,东鹏饮料的毛利率从 41.6% 稳步增至 44.1%;净利润率从 16.9% 增至 21.0%。
东鹏饮料的现金流充裕。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达 20.26 亿元、32.81 亿元和 57.89 亿元。并且,自 2021 年于上交所上市以来,东鹏饮料每年均分派股息,目前已经累计宣布派息 41 亿元,累计派息率约 60%。
从消费终端来看,东鹏饮料市场份额也名列前茅。据尼尔森 IQ 数据,2024 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 2023 年的 43.0% 提升至 47.9%,连续四年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从 30.9% 上升至 34.9%。500ml 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
东鹏饮料所押宝的功能性饮料赛道,搭上了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型快车。
在 2024 年年报中东鹏饮料就透露,随着 " 健康中国 " 战略的深入实施,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及低糖、无糖饮品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运动健身、职场拼搏、户外社交等多元场景进一步拓宽了饮料市场的消费边界。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2024 年全国仅路跑赛事就举办了 700 余场,总规模达 704.86 万人次。另据近日发布的《2024 户外运动线上消费发展报告》,2024 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达约 2 亿,消费总额超过 3000 亿元。
未来,功能性饮料的增长前景仍旧可观。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以零售额计,2019 年到 2024 年,中国功能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由 1119 亿元增至 166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3%。可以对比的是,同期整体软饮市场增速低于上述细分赛道,为 4.7%。
上述机构还预测,中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将以 11.0%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9 年的 2810 亿元。
从 " 偏科 " 到 " 全能 ",逐鹿全球软饮市场
从国际市场经验来看,成功的跨国饮料企业均在全球软饮料市场拥有代表性的品牌形象、多元化的营销策略及庞大的市场份额。东鹏饮料之所以能成为软饮行业的优等生,亦与公司深耕全渠道与多元化战略密不可分。
在 2021 年登陆 A 股市场时,东鹏饮料还是一个 " 偏科生 "。2018 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收入为 18.46 亿元,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六成以上。到了 2020 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营收增至 27.51 亿元,该区域营收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 " 半壁江山 "。
东鹏饮料着力推进全国化布局加速,在资本加持下,这一策略也收获了明显成效。
2024 年,虽然东鹏饮料广东区域仍为收入占比最高的区域,营收同比增长 15.93% 至 43.60 亿元,但是该区域营收占比已下落至总营收的 27.56%;而全国区域在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90.10 亿元,同比增长 49.57%,营收占比达到 56.94%。
另外,以降低单一产品市场依赖的风险,东鹏饮料尝试找到更多市场增长支点。
早在 2023 年,电解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 一经推出便引爆市场。推出第二年(2024 年),该产品全年销售额就高达近 15 亿元,同比增速达 280.37%,成功将消费场景从传统 " 困累 " 场景延伸至运动补水的 " 汗点 " 场景,形成与原有能量饮料产品协同发展的 " 双子星 " 矩阵。
新产品的高增长故事还有望被进一步复制。除了 " 东鹏补水啦 ",公司旗下咖啡类饮料 " 东鹏大咖 " 和无糖茶饮料 " 上茶 " 系列等产品,在所属细分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申银万国研报指出,东鹏饮料正在加大冰柜投放。截至 2024 年末,东鹏饮料在全国冰柜数约 30 万台。公司旗下的无糖茶等产品,虽尚在货架竞争中落后市场对手,但主要由于冰柜数量不足。随着东鹏饮料线下冰柜投放加码,短板逐步补齐,旗下无糖茶等产品将迎来强劲增长,东鹏特饮、补水啦等产品高增长势能亦有望得以延续。
除品类与渠道深耕和拓展以外,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东鹏饮料将 " 探索海外市场与投资并购机会 " 写进了公司未来战略。
据国际食品饮料市场咨询公司 Innova,北美和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能量饮料销售的 2/3 。全球化市场一直是东鹏饮料的野望。早在 2021 年,东鹏饮料成立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销售体系搭建和海外品牌推广。2022 年,东鹏饮料为谋求海外发展,也曾筹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东鹏饮料的海外渠道也在持续拓展。2023 年,东鹏饮料就在年报透露,公司通过贸易商将产品出口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年报,公司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至 25 个。
软饮企业在国际化征程中,强化本地供应链,有利于保障产品供应、降低成本、应对贸易壁垒、提升品牌形象。东鹏饮料亦表示,公司将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配当地市场的发展战略,针对增长潜力大的重点市场,进一步深耕细作,倾斜资源投入、组建本地团队、布局本地供应链。
目前,东鹏饮料已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设立子公司,而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未来将作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生产及出口枢纽。与此同时,东鹏饮料表示还将持续探索北美、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
踏上了海外征程的东鹏饮料,要去全球市场与红牛、Monster 等国际品牌 " 掰手腕 ",还需要更多底气。
东鹏饮料招股书显示,本次募资将用于完善国内外产能布局和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的投资及并购机会;加强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继续多品类拓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