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3076名党员干部上缴礼金2095万,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篇章

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青海省再次传来喜讯,全省共有3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总金额达到2095万元,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自律与担当,也成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亮点。
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求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清正廉洁,青海省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和监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次3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礼金,是青海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彰显了他们对于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通过上缴礼金,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坚决反对腐败、抵制不正之风的决心,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了榜样。
二、行动背后的深意
1、自觉践行党的宗旨
党员干部上缴礼金,是自觉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他们深知,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用于人民,通过上缴礼金,他们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2、严守纪律规矩
上缴礼金是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具体表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通过上缴礼金,他们向组织和群众表明了自己坚决遵守党纪国法的决心和态度。
3、树立良好家风
党员干部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在此次行动中受到了教育和警醒,通过上缴礼金,不仅净化了党员干部个人的政治生态,也带动了家庭和身边人的廉洁自律意识,为树立良好家风、营造清廉家风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成效与影响
1、形成示范效应
3076名党员干部的上缴礼金行动,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强烈的示范效应,这一行动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成效,也激发了他们自觉参与、主动作为的热情,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一行动成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宣传案例,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2、推动制度建设
上缴礼金行动的背后,是青海省在制度建设上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等,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指导和约束,这些制度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党员干部上缴礼金的行动,不仅在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效应,它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这一行动有助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
四、展望与建议
虽然青海省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作:
1、深化思想教育
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2、完善制度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机制,形成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强化监督执纪
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严查处,通过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完善问责制度等措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违纪违法。
4、推动社会共治
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合力,通过开展“清风行动”、“廉洁文化进企业”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青海省3076名党员干部上缴礼金2095万这一行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篇章、新亮点,它不仅展示了党员干部的自律与担当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