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成门外】郑风田:美国闹“蛋荒”,高集中度暴露供应链脆弱性

中新经纬 3 月 19 日电 题:美国闹 " 蛋荒 ",高集中度暴露供应链脆弱性
作者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美国持续数月的 " 蛋荒 " 正在愈演愈烈,价格也水涨船高。最新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 ( CPI ) 显示,2 月美国鸡蛋价格同比上涨 58.8%,较 1 月提升 5.8 个百分点。
这轮美国鸡蛋价格上涨主要是禽流感疫情、供应链问题以及国际环境变化等多重原因导致。
自 2022 年以来,禽流感疫情在美国频繁爆发,导致大量家禽被扑杀。根据金融服务公司 TD Cowen 今年 1 月的一份报告,2022 年和 2023 年,超过 7930 万只美国鸡因禽流感相关感染而被捕杀。禽流感致死率较高,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防控。因此一旦暴发疫情,大规模的扑杀行动会迅速减少市场上的鸡蛋供应,甚至出现严重缺口,导致价格大幅飙升。
另外,美国独特的鸡蛋产业体系也是导致美国受禽流感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鸡蛋供应链高度集中,少数几家公司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有数据显示,美国存栏超 100 万只 ( 蛋鸡 ) 的公司有 60 家,生产了全美 87% 的鸡蛋。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高集中度可以提高效率,但一旦出现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供应链的脆弱性就会暴露无遗。例如,某一家大型养殖公司因疫情被迫扑杀大量家禽,整个市场的供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之下,分散的供应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风险,因为个别公司的损失不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当然,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也对鸡蛋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政府大规模印钞,导致物价普遍上涨,鸡蛋也不例外。Wind 数据显示,自 2022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美国鸡蛋的现货价格由 127.8 美分 / 打上涨至 700 美分 / 打,上涨了 5 倍多。
美国国内鸡蛋供应不足,政府开始将希望寄托在 " 进口蛋 " 身上,不过,临时抱佛脚的招数毕竟不会那么好用。一方面,美国鸡蛋需求量巨大,国际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很容易地填补这个缺口;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一直在推行 " 脱钩断链 " 政策,导致其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减弱,难以迅速从其他国家进口鸡蛋来填补国内缺口。此外,国际社会对疫区产品的严格管控也限制了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鸡蛋的能力。一旦某个国家暴发禽流感,其出口的鸡蛋产品往往会被其他国家拒之门外,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鸡蛋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笔者预计,美国这一轮 " 蛋荒 " 可能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缓解。因为大鸡被捕杀之后,再重新饲养小鸡直到下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从国际上寻找可靠而足够的货源也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禽流感,目前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及时扑杀和物理隔离。不过物理隔离设施的建设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有些企业出于投机心理,未必愿意进行这样的投资。而美国高集中度的鸡蛋产业链,更是多年形成的,调整起来预计将缓慢而艰难。
美国 " 蛋荒 " 的教训告诉我们,应适当降低鸡蛋等农产品供应链的集中度,避免因个别企业的损失导致整个市场供应中断。分散的供应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一些国家也应该重新审视全球化政策,保持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供应短缺时能够迅速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
( 中新经纬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