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块五一杯的奶茶,偷了蜜雪冰城的家

" 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平替文学。"
最近奶茶圈又炸了,前方消息传来:雪王上市了!
带着雪王形象人偶敲钟的瞬间,也不出意外被网友评为 "2025 年第一抽象名场面 "。
图源联合早报
有人高兴 " 雪王终于出了道 ",有人则盯着饮品价目表,开始担心 "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
" 不懂就问,还有什么是能平替雪王的存在吗?"
确实,作为平替本替,蜜雪冰城两块钱一支的甜筒,四块钱一杯的柠檬茶,哪还能找到平替?
但在一来二去的讨论中,还真有人给出了答案。
一杯 3.5 元,永远以为它凉了,但它又永远看起来活得还不错的 " 奶茶鼻祖 " ——香飘飘。
提起 " 香飘飘 ",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如果是" 连起来可绕地球 x 圈 "的广告语,那么香飘飘的奶茶杯里,大概率装满了你的青春记忆。
如果满脑子都是 " 到底谁在喝 " 的疑问,那只能说明你尚年轻,味蕾还没经历过初代奶茶的调教。
对大多数 80、90 后而言,香飘飘不仅是一杯奶茶,更是满载回忆的时光机。
那时候还没有满大街的奶茶店,年轻人逛街手捧一杯香飘飘就是最潮的时尚符号。
冲泡奶茶特有的香气,也往往对应着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 早读之前冲一杯香芋味的香飘飘,香甜的气味瞬间就能飘满全班。"
" 考试完走出教室直奔小卖部,就为了买一杯香飘飘小小犒劳一下自己。"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曾是 " 国民网红 " 的它,成了许多人眼里 " 另类 " 的存在。
鲜奶茶遍地的年代,它好像始终还在卖速溶奶茶。
人们在配料表看见糖分、植脂末就摇头的当下,它还一直保持粉袋冲泡模式。
其他奶茶和奢侈品牌联名,在杯子手提袋上大做文章时,它还是在纸杯上印着万年不变的 logo。
甚至奶茶品牌们纷纷卷融资、冲海外的时候,它还在只不断铺商超。
图源齐鲁晚报
社交平台上关于它最多的讨论,不是新品上市也不是品牌动向。
而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健身圈 " 邪恶 " 段子:
" 香飘飘奶茶的最新用途,假装成花式口味蛋白粉,偷偷混进健身搭子的水杯里。"
总之无数人提到它时的反应,可以一句话总结为:多少年都不喝的玩意了?
" 高糖、高脂、高热量,但凡有点健康意识的都不会喝这个。"
更别说奶茶瘾再大,也抵不过懒癌发作。
" 买一瓶现成的咖啡奶茶也才不到十块钱,干嘛还买要自己泡的。"
如今街上已经看不到捧着香飘飘的男孩女孩,人们提起它,一度也只是作为奶茶 " 对照组 " ——
" 当你觉得某品牌的奶茶报喝的时候,就可以拉上香飘飘较量一番。"
" 比香飘飘难喝 " 已然成了人们对其他现泡奶茶品牌最恶毒的评价。
关于香飘飘的生存现状,人们看法不一而足,总体可用" 不看好 "总结。
得承认,在众多印象中,有的确有其事,比如它的确还在卖速溶奶茶。
但更多,恐怕都不算准确。
比如香飘飘早已不只卖速溶奶茶,而是出了鲜茶饮,还在去年年底开设了线下快闪店。
而且不但开了,还在开业当天上了热搜,一句吸引来了网友、奶茶爱好者甚至专家的关注。
现在已经闭店,现场摆放的告示牌显示," 香飘飘继续执行绕地球公务 "/ 图源小红书 @奶酪环游记,已授权
再比如," 香飘飘或许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香飘飘的传说 ",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比销量,鲜少有人关注到的地方,香飘飘奶茶销量从每年 3 亿杯默默涨到了 11 亿杯。
2023 年时,香飘飘全年营收达 36.25 亿,连续 12 年在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保持份额第一。
说上市,一个冷知识:2017 年香飘飘就已成功上市,拿下 " 中国奶茶第一股 " 头衔。
去年 " 香飘飘破产 " 消息误传时,网友以为 " 童年又要缺失一角 ",虚惊一场之后纷纷聚集在官方辟谣贴下表白:还在就好。
论起消费者认知,有美国网友发出求助帖,给出寥寥几句描述信息。
中国网友也是第一时间猜出正确答案:香飘飘。
" 这在整个互联网都是一段佳话。"
看到昔日的杯装奶茶巨头仍在默默努力,人们松了一口气,却也愈发疑惑:
结果是 " 既落后又先进 "" 既死板又灵活 "" 既边缘又中心 " 香飘飘,到底怎么回事?
回看国内奶茶兴衰史,或许没有哪个品牌和香飘飘一样,经历如此大起大落。
二十年前,刚刚诞生的香飘飘就凭借营销有道,在市场上打响第一枪。
斥资 3000 万元,在湖南卫视的高峰时段投放 15 秒的广告。
彼时选秀节目爆火,观众们守在电视前看俊男靓女,也把那 15 秒里重复交替出现 7 次的 " 香飘飘 " 记在了心里。
2007 年,香飘飘打出" 累计卖出 3 亿杯,杯子可绕地球一圈 "广告语。
" 在一碗面只要四五块的年代,香飘飘把三块一杯的奶茶,送进了无数家庭。"
作为奶茶行业第一个吃 " 广告螃蟹 " 的品牌,香飘飘一炮而红。短短一年,销售额从 300 万元飙升至 4.8 亿元,风头无两。
趁热打铁,香飘飘陆续请来 " 粉红女郎 " 陈好、 " 国民男神 " 钟汉良等当红明星代言,知名度飙升。
" 奶茶,就要香飘飘 "
走完了投电视广告、请明星的基础操作,香飘飘又开始瞄准影视植入。
2012 年,香飘飘直接把广告打到了热播剧《一起来看流星雨》里,让主角开了一家线下店。
2016 年的《欢乐颂》里,主角团行走坐卧,不仅双手不离香飘飘,背景板都是奶茶广告。
综艺冠名上,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到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
" 只要是年轻人看的,香飘飘都会和俊男靓女们一起出镜。"
据后来香飘飘的招股书显示,2014 年 ~2016 年期间,公司广告费用高达 9.5 亿,至此香飘飘的品牌知名度走上巅峰。
而广告营销之所以如此大刀阔斧,原因无他:市面上的同类竞品屈指可数。
在稀缺性的助推下,香飘飘成为杯装奶茶领域的绝对龙头,不算意外。
数据显示,2012 年 ~2020 年,香飘飘以超过 63% 的市场份额,连续 9 年摘得杯装冲泡奶茶细分市场桂冠。
图源:香飘飘官网
不过," 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 "这句话在香飘飘身上同样适用。
近年,随着果茶、奶茶崛起、广告轰炸失灵,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外卖挤压,香飘飘压力渐增。
首先是冲泡奶茶市场逐步萎缩。
公开资料显示,2017 年 ~2018 年,中国冲泡式奶茶市场增速分别下滑至 2.4%、5%;到 2018 年,中国冲泡式奶茶市场规模仅为 49 亿元。
这意味着,以香飘飘为代表的工业化奶茶开始失去吸引力。
流失的消费者体现在香飘飘的业绩上—— 2020 年,香飘飘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营收 37.61 亿元,同比下降 5.46%。
香飘飘每一年的广告仍然是花式绕地球
事实上,早在 2018~2019 年,艾媒咨询就有数据:
当年奶茶重度上瘾者每个月要喝 10 次以上,相当于隔一天喝一杯奶茶。
可惜这里面,再难寻觅到香飘飘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喜茶、奈雪的茶等一众以茶叶和水果为原料的新茶饮品牌。
艾媒咨询《2018-2019 中国奶茶行业品牌感知与消费群画像分析报告》
这些现制茶饮的强势崛起,让冲泡奶茶这一产品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
冲泡需用热水,不仅受季节限制,还没有不甜的选择,更不能调整口味。
细看配料表,更是不免让人想起那句"0 天然,全添加 "的调侃。
香飘飘也推出了主打纯奶纯茶 0 添加的 " 原汁奶茶 ",可上市后反应平平,发布几个月后仍以万杯为单位。
曾被称为 " 冬日里的幸福 " 的香飘飘,出走半生归来总结为 5 个字" 太甜,还烫嘴 "。
加之此前香飘飘坚持不开实体店的强硬态度,也让其错失了场景消费的最佳时机。
2021 年和 2022 年期间,香飘飘营收分别为 34.66 亿元与 31.28 亿元,同比下滑 7.83% 与 9.76%
图源:香飘飘官网
回看一路起伏,香飘飘的命运和市场大环境有关,也和自己定位、决策有关。
但如果以为和其他 " 时代的眼泪 " 一样,香飘飘就此一蹶不振就错了。
作为市场营销老手,香飘飘一直在折腾。
首先在代言人的选择上,坚持年轻化策略,从钟汉良、陈伟霆到王俊凯、王一博、邓伦、蔡徐坤。
可谓" 流水的 idol,铁打的香飘飘 "。
在产品的选择上,也是紧跟消费者的脚步。
2021 年,香飘飘宣布将大力推进 " 双轮驱动 " 战略:一个是固体冲泡业务,一个是即饮业务。
相继推出奶茶自嗨锅、啤酒饮料、代餐奶昔等一系列新产品。
2024 年又推出了原叶现泡轻乳茶、原叶现泡奶茶,奋力追赶现制茶饮赛道的轻乳茶风口。
甚至在户外运动刚兴起时,第一时间把品牌快闪店开到了滑雪场。
与此同时,香飘飘不忘初代老用户的养生需求,推出" 加中药的奶茶 "。
2023 年,香飘飘实际营收 36.25 亿元,业绩虽然未能回到业绩巅峰,但是同比前两年的亏损程度,回升明显。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时代洪流下,同类产品上演 " 诸神黄昏 ",它却仍然支棱,也不算奇怪。
严格说来,香飘飘被 " 冷落 " 过,但没 " 凉 " 过。
翻阅近年公司年报会发现,冲泡奶茶仍是香飘飘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0 年 ~2023 年,香飘飘冲泡类板块实现收入分别为 30.67 亿、27.76 亿、24.55 亿和 26.86 亿,收入占比在 75%-80% 上下浮动。
当同样做冲泡奶茶的茶百道利率还在 33% 时,香飘飘奶茶的利率能到 44.68%," 原来唯一能打的,还是香飘飘奶茶本体。"
图源:香飘飘官网
每年卖出 10 亿杯的 flag,香飘飘也做到了。
关于选择它的原因,有这样一条评论:同价位档的竞品,它用料更好;而对比同质感的产品,它价格又偏低。
以至于在上学、送礼、探病等诸多日常场景中,香飘飘仍是许多人的选择。
有网友分享,自己 90 岁高龄的爷爷每天都要来一杯," 还得是红豆味的 "。
" 感觉他一个人喝的香飘飘,杯子连起来也能绕地球一圈了。"
" 你有你的 Manner,我有我的香飘飘 "/ 图源小红书 @富贵雨,已授权
此外,某些特定场景,香飘飘也早已经牢牢占据用户心智。
因为便于携带、储存,长途出行的采买清单上,或海外留子的行李箱里也少不了他。
" 不懂就问,香飘飘一年卖出 3 亿杯,是不是有 2 亿杯都是海外留子和住校生买的?"
连当年喝香飘飘长大、后来又长久告别它的成年人,也难免有想用熟悉味道抓住旧时光的时刻。
闲来无事时买一杯香飘飘,还能重温冲泡奶茶带来的简单快乐。
一方面,这样的品牌影响,离不开长期大力营销的加持。
从 2012 年到 2023 年,香飘飘在营销方面的投入累计达到了 80.54 亿元。
在 2019 年,香飘飘在营销销售上更砸了将近 10 个亿,不可谓不卖力。
但也不乏营销过头的时候。去年 5 月,# 香飘飘日本超市讽核污水 # 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第一,被网友指责用力过猛 "" 自导自演 "。此事一出,香飘飘上半年电商销售额 9400 万,同比下降 25.07%
另一方面,也归功于香飘飘深耕下沉市场的定位。
2021 年,香飘飘打造 " 千县万镇 " 计划,搭建渠道优势,到下半年已经覆盖全国 80% 以上的零售终端,经销商数量超千家,分销商数量过万家。
在认清现实之后,选择冲泡与即饮同时铺货,也算开启了两条腿走路的时代。
因此即使你很久不喝它了,仍不愁看不见它。
电视广告有它,超市里摆着它,连网友安利的新口味奶茶、玩的新互联网热梗,可能还是它。
2017 年香飘飘推出杯装即饮奶茶 Meco 牛乳茶和兰芳园丝袜奶茶;之后又推出 3 个口味的 Meco 蜜谷果汁茶系列即饮产品。
眼下连线下店似乎也有了苗头,未来香飘飘会成为另一个蜜雪冰城," 冲出地球 " 或者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吗?
答案没人能说得准。
但就像一位网友评价的:" 现制奶茶也许永远开不进只剩老人和儿童的村庄,但香飘飘绝对能搬进当地小卖部的货架上。"
只要人们还需要那一点甜,香飘飘的绕地球长度,或许就可以继续增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