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暴跌19775亿!英伟达,重挫

访客 2025-02-28 17:32:50 26600
暴跌19775亿!英伟达,重挫摘要: 预期太高,并不是一件好事。全球瞩目之下,2 月 27 日,英伟达发布了 2025 财年第四财季报告。财报显示,英伟达第四财季总营收为 393.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市场预...

预期太高,并不是一件好事。

暴跌19775亿!英伟达,重挫

全球瞩目之下,2 月 27 日,英伟达发布了 2025 财年第四财季报告。财报显示,英伟达第四财季总营收为 393.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8%,市场预期为 382.5 亿美元;净利润为 220.6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04 亿元),同比增长 72%,市场预期为 196.11 亿美元。

从全年水平来看,英伟达营收为 1304.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4.20%;净利润为 728.8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298.7 亿元),同比增长 144.89%。

对于这份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市场反馈并不算太好。次日,英伟达高开低走,截至收盘跌幅超过了 8%,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 271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775 亿元。

当然,对于处于 " 动荡期 "AI 板块而言,这一份财报,稳住了军心。

实际上,过去的两年 OpenAI 点燃了全球科技投资热潮。在 AI 的风口之上,市场对于算力的需求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而这一需求,最大的受益方无疑就是卖 " 铲子 " 的英伟达。

业绩预期的增长,很快推动了公司股价的暴涨。根据统计显示 2023 年至今两年多时间,英伟达最大涨幅超过了 1000%,对于一家巨无霸科技公司而言,这样的涨幅堪称奇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AI 领域对于算力需求的逐渐释放,英伟达业绩增速的放缓,也会逐渐体现在财报当中。

另外,此次财报还有一个 " 小瑕疵 ",就是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财报显示,该季度英伟达的毛利率为 73%,同比下降 3%。

对于毛利率的下滑,英伟达表示,毛利率的下降是由于更新的数据中心产品更复杂、更昂贵。

其首席财务官克莱特 · 克雷斯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毛利润率将在本财年晚些时候得到改善,并恢复到 70% 左右的区间。

侃见财经认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英伟达的财务将会保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此前国内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 DeepSeek,的确给英伟达造成了 " 困扰 ",引发了全球对于算力的质疑,让英伟达一夜之间跌去 5900 亿美元。

回过头来看,市场开始在怀疑中纠错,市场的担忧并未对英伟达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当下需要注意的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季度财报表现的问题,而是其业绩是否能够持续兑现,未来的预期到底能有多远。

AI 故事远未结束

从本季度的财报来看,全球科技巨头对于英伟达 AI 芯片的需求并未减少。

微软、Meta、亚马逊等头部客户在各自的财报会议当中都提到了英伟达,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 AI 数据中心的投入。

具体来看,第四财季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 35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3.32%,从收入结构来看,其数据中心业务是英伟达收入的核心。

第二大业务游戏业务本季度的营收为 25.4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1%,而该板块的业务是英伟达唯一下降的业务板块。

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 5.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

汽车和机器人业务营收为 5.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3%。

从地区来看,其数据中心收入增长最快的区域是北美地区,这主要得益于 Blackwell 带来的初期增长。

那么,Blackwell 这一代芯片究竟有多强?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莱特 · 克雷斯披露,2025 财年第四季度公司交付了 110 亿美元的 Blackwell 芯片。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已成功实现 Blackwell AI 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生产,预计产品上市后的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就达到数十亿美元。

黄仁勋还称,市场对 Blackwell 的需求是惊人的,因为推理 AI 增加了另一条缩放定律——增加用于训练的计算可以使模型更智能,增加用于长期思考的计算可以使答案更智能。

在被问及 DeepSeek 对于英伟达的影响时,黄仁勋表示,DeepSeek-R1 点燃了全球的热情。不仅如此,他还称这是一项出色的创新。黄仁勋认为,DeepSeek 开源了一个世界级的推理 AI 模型,几乎每个 AI 开发人员都在应用 R1 或思维链和强化学习技术来扩展其模型的性能。

侃见财经认为,目前全球的 AI 产业还在风口之上,就像黄仁勋说的那样,推理 AI 和推理时间的扩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对于算力的需求还在增长。

因此,克莱特 · 克雷斯在电话会上强调,"Blackwell 的生产在多种配置下全面展开,我们正在增加供应,以迅速扩大客户采用率。客户正在竞相扩大基础设施规模以进行培训。"

克莱特 · 克雷斯还表示,下一代尖端模型将解锁更高级别的 AI 能力。借助 Blackwell,这些集群将普遍以 100000 个或更多 GPU 开始。多个此类规模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出货。

由此可见,随着全球科技领域对于 AI 算力需求的增长,我们认为,短时间英伟达的业绩还将保持增长态势,中长期来看,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

市场怎么看?

对于股价高企的英伟达而言,如果业绩不及预期,很容易对股价造成较大的冲击。

此前,金融分析公司 S3Partners 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英伟达近期股价波动使其空头头寸成为最大科技重磅股票中风险最高的,超过了特斯拉。

上个月,投资者担心由中国初创公司 DeepSeek 支持的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式的出现会威胁到英伟达的主导地位,引发了科技股大跌,导致英伟达市值蒸发近 6000 亿美元。S3Partners 表示,与以往不同的是,卖空者并未对英伟达股价下挫 15% 做出反应,打破了历史相关性。

eMarketer 技术分析师 Jacob Bourne 表示,Blackwell 创造了 " 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 ",证明了英伟达的领先地位,而市场正在代理式 AI 和物理 AI 方面不断扩张。短期波动仍将存在,但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仍然无与伦比。

SLC Management 董事总经理 Dec Mullarkey 表示,DeepSeek 的威胁或干扰并未明显影响 Blackwell 的芯片需求或数据中心收入,英伟达的收益虽然不是井喷式增长,但也没有显示出任何明显的弱点。

IG 分析师 Jun Rong Yeap 表示,财报的波动性远低于预期,卖家可能会对其毛利率略有下降感到不满,但注意到这源于较新的数据中心产品最终有利于长期增长。

Parnassus Investments 投资组合经理 Krishna Chintalapalli 表示,英伟达的业绩表现稳健,这将把围绕 AI 热潮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迟三到六个月。他还表示," 支出的可持续性、大语言模型(LLM)货币化、企业采用率等问题依然存在。虽然这些都在推进,但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

Circle Squared 分析师 Jeff Sica 则表示,客户集中度风险、Blackwell 量产的良率困境,叠加 DeepSeek 的技术颠覆,已让英伟达的市盈率显得摇摇欲坠。

段永平此前也曾表示,英伟达很难看懂的并不是短期的增长,而是长期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10 年后的英伟达肯定还在,但还是目前的市场地位吗?

英伟达业绩公布之后,段永平表示,尽管没完全看懂英伟达,但我还是准备开始卖点英伟达的 put 了,AI 值得关注,英伟达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公司。

Summit Insights 则将英伟达评级由 " 买进 " 下调至 " 持有 "。截至最新收盘,英伟达市值为 2.93 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1.3 万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