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智慧农业新农具

访客 2025-02-26 17:45:56 58806
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智慧农业新农具摘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智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智慧农业的发展,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智慧农业新农具

在东北黑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农田安装了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可以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掌握农业生产各项信息,实现节本增效。智慧农业成为种粮主体的新工具。春节过后,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的青堆子村,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开始采购农资、规划种植方案,为春耕做准备。

千亩粮田背后的一块屏幕 智慧农业新农具

合作社办公室里有一块大屏幕,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地块的土壤状况、作业进度和庄稼长势,成为合作社春种秋收的指挥系统。过去几年,合作社规模扩大也带来了管理难题,例如连续降雨时需要人工踏查地块,查看不及时会影响玉米生长。自从应用智慧农业装备后,社员们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各个地块的玉米生长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提供指导方案,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成本。据合作社社员王军计算,一公顷土地能节本增效1000多元。

现代化粮食生产方式也让韩凤香敢于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她开始扩大鲜食玉米的种植规模,这种作物需要更精细的管理,但有了智慧农业装备,她有信心在黑土地上取得成功。

吉林西部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在当地的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盐碱地一度成为农业生产的障碍。近年来,一些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来到这里开展盐碱地改造,将盐碱地变成了稻田。一家智慧农场经营着4000多亩稻田,安装了气象和监控设施,并使用自动排水系统进行灌排水操作。此外,拖拉机上还安装了无人驾驶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

吉林省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装备和技术应用作为提升粮食产能和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公主岭市,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进行整地作业。四平市铁东区小塔子村通过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升级,应用“吉农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平台,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智慧农业平台帮助该村合作社将农田细分成6000块,根据不同地块的农田信息制定农业生产方案。现在,小塔子村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实现了部分村民农资统一采购和合作社财务信息规范统计,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

目前,吉林省正依托“数字村”建设,在各地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经营主体。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数字村”建成数量将达到行政村总数的35%以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