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书记给全省县委书记上课,新时代县域治理的使命与担当

在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在省会城市拉开序幕,省委书记站在全省县域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向全省县委书记发出了“集结号”,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这次特殊的“上课”,旨在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县域治理的使命与担当,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新时代的县域治理: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县域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省委书记在“课堂”上首先强调,新时代的县域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一: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而新兴产业培育又需时日,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错位共赢,成为摆在每个县域面前的重大课题。
挑战二:社会治理的复杂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多变,如何有效应对城乡差距、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县域治理必须直面的挑战。
机遇一:政策红利的释放,国家对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如何用好政策“工具箱”,激发县域内生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机遇二:科技创新的驱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县域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智慧治理、精准服务,是新时代县域治理的重要方向。
二、使命在肩:县委书记的角色与责任
省委书记在“课堂”上明确指出,县委书记作为县域发展的“领头雁”,其角色和责任尤为重大:
一是政治引领的“定盘星”,县委书记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县域落地生根,要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县域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经济发展的“领航员”,要善于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既要稳住传统产业基本盘,又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社会治理的“主心骨”,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生态文明的“守护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推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行动起来:以实干精神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省委书记要求全省县委书记以实干精神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身领导能力和水平。
二是深入调研,科学决策,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基于调研结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县域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三是改革创新,激发活力,要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鼓励和支持基层首创精神,激发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四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团结,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要重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县域发展。
四、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县域治理新篇章
省委书记的“课堂”虽短但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全省县委书记的一次思想动员更是一次行动指南,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全省县委书记要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县域治理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