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佛山首富,又要去IPO了

访客 2025-08-29 15:23:36 9160
佛山首富,又要去IPO了摘要: 文 | 融中财经一个千亿家电巨头练的 " 小号 ",要去 IPO 了。8 月 27 日,美的集团旗下的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 安得智联 ")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

文 | 融中财经

佛山首富,又要去IPO了

一个千亿家电巨头练的 " 小号 ",要去 IPO 了。

8 月 27 日,美的集团旗下的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 " 安得智联 ")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 安得智联 " 名气虽不显,但出身于美的集团智慧物流业务板块的安得智联并非等闲之辈。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 2024 年收入计,安得智联是 2024 年中国综合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收入排名第一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中国家电行业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的生产物流解决方案涵盖九个核心应用场景,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产中物流、智能设备、循环取货物流、集货仓库、中间产品 CDC、精益制造、数字化和工业园区。

通俗点来说,安得智联是一个企业的 " 供应链大管家 ",它不仅能提供仓储和运输这类基础物流服务,更能深入企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提供一整套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实现降本增效。

而若安得智联在港成功上市,也意味着美的集团的商业版图将新添一个超级 IPO,与之相对的是,美的集团身后实控人佛山首富何享健,将再次收获一个 IPO。

年收入 186 亿的物流巨头,要去 IPO

安得智联要去 IPO,在业内算不上是新鲜事。

早在 2023 年 7 月,美的集团便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安得智联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前期筹备工作的议案》。彼时公告显示,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结合安得智联业务发展需要,依据 A 股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上市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含安得智联)启动分拆安得智联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但时隔不到两年时间,美的又宣布安得智联从深交所 " 改道 " 港交所。

今年 4 月,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安得智联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拟将安得智联分拆目标上市板块调整为香港联交所主板。并表示,安得智联主营业务与该集团其他业务之间保持独立,分拆不会对该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不利影响。分拆完成后,美的集团仍将维持对安得智联的控股权。

在管理权这方面,美的集团对安得智联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安得智联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美的集团通过美的集团全资子公司美的智联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 52.94% 的权益。

作为 " 美的系 " 物流板块核心企业,安得智联也以 2024 年收入 186.63 亿元、净利润 3.8 亿元的成绩单,向资本市场讲述了一个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的新故事。

从财务数据看,安得智联近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41.73 亿元、162.24 亿元、186.63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14.8%;同期净利润则由 2.15 亿元升至 2.88 亿元再到 3.8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33%。进入 2025 年,增长势头仍在延续,上半年实现收入 108.85 亿元,同比增长 20.23%;净利润 2.48 亿元,同比增长 21.75%。

业务层面,安得智联以 "1+3" 模型为底座,即以端到端物流能力为基础,叠加生产物流、一盘货统仓统配、最后一公里送装一体三大解决方案,实现从原材料仓到消费者客厅的全链路覆盖。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公司已服务超过 9000 家企业客户,管理仓储面积逾 1100 万平方米,可调派车辆运力 58.6 万辆,活跃送装网点超 3500 个,末端网络触达全国 100% 乡镇。按 2024 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家电行业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在生产物流细分领域亦位列综合型服务商首位。

此次分拆上市,美的集团直言旨在 " 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智慧物流板块估值潜力 "。在 A 股体系中,安得智联的物流科技属性被家电主业掩盖,市盈率长期低于可比公司;转战港股后,可直接对标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获取更高估值溢价。如其所言," 有利于安得智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安得智联的历史可追溯至 2000 年,即美的集团的智慧物流业务板块开始运营之时。从 " 美的内部物流部 " 到年入 186 亿元的独立巨兽,安得智联用二十年完成了角色蜕变。随着 IPO 脚步渐近,其能否在资本市场复刻美的集团的家电传奇,答案即将揭晓。

背靠佛山首富

孵化出这头年入百亿巨兽的美的集团,也将收获一个 IPO。

" 美的 " 这一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产品覆盖白色家电各大品类,早已深入千家万户。而背后推动这一商业帝国崛起的,正是美的集团与其创始人何享健。在 2024 年《胡润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 2350 亿财富排名全国第 5 位,佛山首位。

但数字远不能完全代表这位八旬企业家的商业成就。

《静水流深:何享健的千亿历程》书中前言,如此评价这位传奇人物——他把一个手工作坊做成千亿规模的大型企业;他把一个普通的乡镇企业发展成全球化公司;他 1968 年创业,是新中国最早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将自己一手开创的千亿级家族企业,传承给职业经理人。

美的的故事始于 1968 年 5 月 2 日,当时 26 岁的何享健集资 5000 元,带领 23 位北滘居民创办 " 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以 " 生产自救 " 的理念开始创业。最初几年,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从药用玻璃瓶到发电机配件,什么能赚钱就生产什么。经过多次转型,1975 年企业更名为 " 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 ",开始生产五金制品;次年又转型为汽车配件厂,何享健由此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何享健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看到了家电行业的巨大潜力。1980 年,美的前身 " 汽车配件厂 " 生产出第一台 40 厘米金属台扇,取名 " 明珠 ",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入家电领域。同年企业更名为 " 顺德县北滘公社电器厂 ",并在 1981 年正式注册 " 美的 " 商标,诞生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品牌。

1984 年," 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 " 成立,开始生产转页扇。眼光超前的何享健在外出考察时又捕捉到空调行业的商机,于 1985 年成立空调设备厂,使美的成为国内最早生产空调的企业之一。

1992 年,何享健做了一个关键决策,主动申请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点企业。这一举措让美的于 1993 年成功上市,募集到 12 亿元发展资金,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然而 1997 年,美的业绩出现下滑,何享健力推全面事业部制改革,按产品划分事业部,让每个事业部成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经营主体,而集团则转型为投资、监控和服务中心。这一改革奠定了美的日后高速发展的组织基础,营收从 1997 年的不足 22 亿元猛增至 1998 年的 36 亿元。

随后,何享健又推行 MBO 改制,通过管理层收购解决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问题。改制后,美的开启了大规模并购扩张之路,相继收购日本三洋磁控管厂、合肥荣事达、华菱集团、威灵电机、重庆通用、江苏春花吸尘器厂、无锡小天鹅等企业,快速扩大在白电领域的产品线布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的已从一家单一生产电风扇的乡镇企业,成长为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及其他创新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2024 年,美的集团营收突破 4000 亿,同比增长 9.5% 达 4090.84 亿元,穿越周期实现持续增长;归母净利润 385 亿元,同比增长 14.3%,经营现金流创 605 亿元历史新高,以稳健业绩诠释中国制造的韧性。

从 5000 元启动资金到 2000 亿身家,从铁皮棚子到营收 4000 亿的家电帝国,从乡镇作坊到全球化科技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美的在过去数十年间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白电生态版图。

安得智联,是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新下的一步棋。

千亿巨头悄悄做投资

当外界还在用空调、冰箱、洗衣机丈量美的时,这家年收千亿的家电巨头早已把战场悄悄转移到了资本丛林。

身为家电巨头,美的和大多数行业龙头一样也早早涌入投资圈,试图用钱布局出一个规模更大的商业版图。故事开始于 2000 年,这一年美的掏出 2320 万元成立 " 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 ",如今这家公司对外投资项目已近百个,这是美的在资本市场埋下的第一条暗线,也是其投资版图扩张的元年坐标。

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与 " 美的集团 " 相关的投资机构共有三家,分别是主体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 " 美的集团 ",主体为美的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 " 美的资本 ",和主体为美的置业有限公司的 " 美的置业 "。

其中,创办于 2018 年的美的资本尤为关键。资料显示,美的资本的前身是美的集团的战略发展及创新投资部门。美的资本围绕全球先进制造行业和 " 智慧家居 + 智能制造 " 生态链进行系统化布局,通过对被投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赋能帮助企业实现长期价值增长。目前对外投出了包括芯聚能、晶艺半导体、高景太阳能、英华特、思必驰、华瑞微电子等明星企业,也从中收获了数个 IPO。

此外,美的集团还在 2016 年参与高瓴集团北京远景长青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资,已投 GP 包括梅花创投、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线性资本、蓝湖资本、钟鼎资本等;在 2021 年 7 月,美的集团与海尔、阿里、TCL、小米、创维等数 10 家巨头共同出资,参设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该基金主要用于对苏宁易购的收购。

如果说集团层面的投资是 " 明牌 ",何享健个人的布局则更显低调而深远。

一家由何享健持股 99.7% 的主体 " 宁波美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 2014 年、2015 年先后以 LP 身份注资高瓴资本与顺为资本。高瓴横跨消费、医疗、硬科技,顺为深耕智能制造与互联网,两条线恰好与美的 To C 与 To B 业务矩阵形成共振。

从二级市场布局来看,美的集团以及实控人何享健除了集团本身以及实际控制港交所上市公司美的置业外,在过去几年相继拿下了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这 3 家 A 股公司的实控权。

更有意思的是,何享健膝下没有选择继承家业的子女们,也是创投圈的 " 熟面孔 "。

大女儿何倩嫦实际控制的会通新材,在 2020 年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小女儿何倩兴名下也有多家企业。但论在创投圈最为活跃的,当属何享健儿子何剑锋。

何剑锋是盈峰集团的现任董事长,目前,盈峰集团布局消费、环境、文化、资管、科技五大关键领域,形成了以上市公司顾家家居、盈峰环境、百纳千成等为代表的核心产业集群,并拥有华艺国际、上专股份、北京精彩、东方美之、永兴坊、居礼、天禧派、ROLF BENZ 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集团业务覆盖全球 200 余个国家和地区、资产规模近 900 亿元、营收规模近 400 亿元、员工总数超 6 万人。

细细盘算,何享健家族手中共握有美的集团、美的置业、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会通新材、顾家家居、盈峰环境、百纳千成这 9 家上市公司。

若安得智联顺利 IPO,也意味着何享健家族将迎来第 10 个 IPO。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