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股市,亚洲第一?

风险依旧
最近几个月,亚太市场表现都很不错。
除了大 A,最亮眼的莫过于刚刚大刀阔斧改革的越南。
截止今日,VN-Index 较 4 月低点反弹近 30%,VN30 指数自 4 月低点反弹近 60%!
均达到历史新高。
涨这么多,未来怎么看?
短期谁都不好判断,但中长期还是有些说法的。
指数虽然在涨,但流动性并未显著改善,上涨的驱动力依然是房地产与银行板块。
虽然上涨的 " 主题 " 是越南制造崛起,但实际上大量资金还是集中在房地产与证券市场,挤压制造业资金空间。
上半年,越南房地产贷款余额飙升至 3180 万亿越盾,同比增长 140%。
其中,Techcombank 房地产贷款占比达 59%,增速 21.5%,是全行平均增速的两倍。
而相对应的,今年前 7 个月,越南共有 14.4 万家企业破产,同比增加 15.1%。
实体经济的困境,与资产泡沫的反差,何其强烈。
不由让人想起 2022 年的那轮暴跌。
2020 年 4 月 -2022 年 1 月,越南股市暴涨 400%。随后 11 个月,随着外资撤离,越南股指最大跌幅一度超过 66%。
同样是贸易战背景,同样是 " 越南制造 " 崛起主题,同样是房价畸形上涨推动股市上涨
此时彼时,何其相似。
当然,并不是说历史一定会重演。
但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毕竟那些根本的风险,还在。
01要票子,不要厂子
时至今日,亚洲仍只有 4 个发达国家:以色列、新加坡、韩国、日本。
以色列且先不说,其他三个,除了制度改革,很大程度上都是抓住了时代红利。
近代日本的红利期是英国与沙俄在亚洲腹地的地缘大博弈。
作为遏制俄罗斯在远东扩张的打手,双方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在军事上,英国向日本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在经济上,英国为日本提供贷款
在客观上加速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并直接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
现代日本的红利期是朝 X 战争,成为北约的亚太前线。
美国不仅技术转移毫无保留,还给予接近于 0 的关税。日本商品卖到欧洲,也是低关税。而欧洲商品卖到日本,却要缴高关税。
如此多便利,日本市场几乎可以只进攻、不防守,电子产品和汽车迅速攻略到全球。
韩国的红利期是越南战争。
此战前,南韩人均国民收入才 73 美元,全球最穷之一。相比下来,北边才是富国。
战争开始后,韩国拢共 60 万正规军,先后 5 次往越南共派遣了 31 万人。
此后,美国不但对韩国全面开放市场,进行资金、技术支持,还把越南战场上大量军事、基建订单交给韩国,助其完成原始积累。
新加坡则得益于中日韩的崛起,三者都是贫油国,石油输入 80% 要走马六甲海峡。
狮城占尽了地利。
越南也有自己的红利期。
越南版的改革开放,早从 1986 年就开始了。
但真正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活跃,却已经到了 2018 年后,也就是上一波贸易战期间。
从那一年起,中国到美国的商品,要么不让卖了,要么就收高额关税。
在此背景下,大量外资奔赴越南开厂,英特尔砸 15 亿美元扩建西贡芯片封装厂、耐克一半的鞋产自胡志明郊区工厂、三星把半个产业链搬到北宁
" 越南奇迹 " 似乎即将上演。
2018 年,越南是美国第 12 大进口商。到 2019 年,就排到了第 8。
尤其在三年疫情期间,全球多数国家,包括东盟各国 GDP 都是负增长,越南却逆风上扬,连续高升,取得历史性突破。
至少在当时看来,越南好像即将成为日韩后的第三只猪,即将飞上天。
但近几年的现实告诉我们,并没有那么简单。
以 2020 年的贸易数据为例。
当年,越南出口总额 2826 亿美元,看上去规模很大,但减去 2627 亿美元的进口额,实际才赚了不到 200 亿美元。
往后一直持续到如今的 2025 年,仍然是类似的情况。
如此少利,意味着本土资本积累非常缓慢,无法进行产业链升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锁死在低端制造业。
为什么会这样?
最直接的原因,是越南本身并没有重工业的底子。
日本早在一战之前,就完成了重工业布局。所以二战后,在美国支持下,能迅速死灰复燃。
韩国在朴正熙时代,可以强迫财阀搞重工业,不听话就去死。在高压统治下,才完成了重工业化。
但越南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80 年代,为了维稳,越南当局允许军队经商,允许官员一定程度上的贪污,让实权派为革新开放保驾护航。
此举虽然有利于快速推进改革,但很快就成为难以切割的毒瘤。
腐败只是其中一方面。
更关键的是," 先富起来 " 的这部分得到了太多便利,什么行业赚钱就可以搞什么,迅速垄断了全国电信、港口机场、房地产、银行业。
这几大行业,也是越南股市每次上涨的最大驱动力。
比如,越南通讯部队掌握了全国最大的电信公司,工程部队成了最大的建筑商,土地管理部门直接开发房地产,运输部队直接开始搞贸易和物流,还能依靠特权享受免费待遇
于是,在制造业崛起的背景中,房地产、银行、电信业和港口收保护费,才是真正的印钞机,制造业的贡献反而较小。
尤其是地产和银行,堪称好搭档:一个重资产,挪用海量资金加杠杆;一个放高利贷,给别人加杠杆。
这就是军队经商的最大危害之一。
人家有枪有钱有人,凭什么吃力不讨好去搞重工业?做做代工得了,屁民饿不死就行。
据《全球房产指南》的数据,近五年,越南房价平均涨幅为 59%,位居全球第一。
2025 年,越南房价继续飙升。
据 One Mount 数据,目前河内一手房平均价约 8000 万越盾 / 平米(2.18 万人民币),环比 +5.6%、同比 +24%。
胡志明市,二手房均价约 6000 万越南盾 / 平方米(1.7 万人民币),胡志明市房价收入比达 35.5 倍,位列全球前十,远超国际警戒线。
而相对应的,越南人的平均收入,是在 2022 年下半年才开始上涨的,至今涨幅不到 30%。
至少在 2022 年以前,普通人没有在发展中享受到任何红利,只是自己成为了红利本身。
2022 年后虽然有些起色,但生存的压力并没有变小。
不到 300 美元的收入,房价却几千美元一平 房价畸高的后果是什么?我们都很清楚。
首先是一旦爆雷,系统性风险难以避免。
2020 年 4 月 -2022 年 1 月,越南股市暴涨 400%,在外资助推下形成超级牛市。
然而,越南 2021 年人均月收入 1184 元人民币,较 2020 年反而下降了 1%。
随着张美兰被逮捕,引发储户对全国第 5 大银行挤兑,没过多久,越南官方紧急给狂热的房地产踩了急刹车。
但随后 6 个月,随着 1260 万亿越南盾资产被抛售,越南股指顷刻狂泄,最大跌幅为 66%。
为确保银行体系安全运行,越南央行不得不将利率提升至 6%,用于抑制通胀。
不论对外资还是本土婆罗门,高抛低吸都是常规操作。
上涨时越疯狂,收割时越狠。
其次,必然对生育造成重大打击。
越南承接产业链最大的优势,就是健康的人口结构、数量庞大的年轻牛马。
但现在,它却成了全球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越南卫生部人口局的数据,2022、2023、2024 年越南的综合生育率分别是 2.01、1.96、1.91,持续创历史新低,连续三年低于确保人口稳定所需的 2.1。
照这样的趋势,越南 " 未富先老 " 很可能比成为制造业打大国更快到来。
所以今年 6 月 3 日,越南国会才正式批准《人口条例》修正案,废除实行长达 37 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转向刺激人口。
02要办厂,先发电
以上,可以说是越南曾经的制度,遗留下的历史毒瘤。
是软件问题。
虽然如今正在改善,但并不能在短期内就解决。
而除此之外,想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越南的硬件也有待完善。
早在 2019 年,越南总理就信誓旦旦地说:越南必须成为世界工厂。
很遗憾,电力并不这么想。
每年夏天,越南电荒的新闻都会多次登上热搜,北江省、北宁省多个地区轮流停电。
而这些省份,正是外企在越南建厂的集中区域,包括佳能、三星、富士康在内的一万多家企业,经常都收到当地电力公司通知,要求工厂也轮流停电。
停电,就是停产。
商会曾多次呼吁政府解决电力问题,否则 " 可靠的全球制造中心 " 只是空中楼阁。
但是,这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2025 年上半年,越南发电量 1564 亿千瓦时,仅增长 3%。
而根据预测,2025 年全年电力需求增幅或达 10%-15%,极端情况下可能超过 15%。
发电量虽然在上升,但依然难以匹配需求的激增,部分地区供电缺口达 26%-30%。
为什么缺口如此之大?
火电方面,早在 2019 年 4 月,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就答应,为越南的超大煤电站项目初步提供 11.99 亿美元贷款。
但拖到现在,也没有太大进展。
一方面,是环保组织的声讨,要求越南限制煤电产能。
越南为了融入国际社会,必须改善自身的形象。
在《第八个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越南方面已经决定在 2030 年以后不再建设新的煤电项目。
另一方面是越南自己的媒不够用,从澳洲、印尼进口煤炭发电,虽然是可以。
但是,越南的电价收到政府管控,价格极低。
2023 年,越南国家电力公司亏损 12 万亿越南盾。
这就导致,与其进口煤炭发电,还不如直接找邻国买。
水电方面,则更难。
越南地形狭长,却拥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这两大粮仓,可以说是整个中南半岛最富庶的地区,看起来占尽了地利。
但在工业时代,其缺点也显现出来。
全国没有一条完整的河流,只有南端的湄公河三角洲水流量够大。
但南方发的电,很难供给给北方。
首先,是越南的电网改革,迟迟无法有效推进。
到目前为止,越南南北主干电网的输送量,仍然只有 5000MW 左右,明显不可能满足工业用电需求。
这就导致,南方不缺电、甚至用不完,但北方却经常电荒。
越南电网结构
更重要的是,下游没有上游的话语权大。
2020 年,老挝与中国大唐集团建了第六座大型水电站。
发来的电干嘛用?当然是卖给越南。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个意思。
据越南第八版电力规划、以及 2019 年与老挝签署的合作协议,到 2025 年,越南将从老挝的 6 家发电厂购买 3000 兆瓦电力,到 2030 年购买 5000-8000 兆瓦。
2023 年 5 月 23 日,越南与广西省签署 110 千伏深沟至芒街联网工程购售电协议,时隔七年首次恢复为越南提供稳定电力供应。
中南半岛河流分布,来源:榆树网
供电不稳,工厂就只能额外掏钱屯柴油、买发电机,自行发电。
最后算下来,最终的成本,可能并不低。
而吸引外资的最大招牌 " 廉价劳动力 ",也越来越名不副实。
总而言之,电力的短缺,是越南制造业崛起的最大硬件障碍。
在如今的环境中,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等到问题解决了,谁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正如上文所说,越南正在加速 " 未富先老 "。
等到那时,没有了足够的年轻耗材,又怎么承接产业链?
所以现在越南的电力改革就像在走钢丝,改得太猛,条件不允许;但若不改,等于是慢性自杀。
如果无法根治,那么这一波的 " 越南奇迹 ",或许就是前几年那次短暂狂欢的翻版。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03尾声
很显然,越南有自己的历史机遇。
也有把握住机遇的决心,能狠下心来动刀改革。
但不论是历史遗留的软件问题、还是自身的硬件限制 似乎都决定了,其想要真正完成工业化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或许,这正是掌握决策权的那群人,真正想要的。
内部的婆罗门,不会关心产业能否升级,想的是快速捞钱壮大家族和派系。
外部,则只希望你做一个加工厂。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出现一个新的工业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