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注资失信到强行闭麦,汇源与大股东撕破脸

蓝鲸新闻 8 月 15 日讯(记者朱欣悦)8 月 14 日夜,汇源再度向大股东诸暨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诸暨文盛汇)发公开信称,在 8 月 11 日由部分人员以监事会名义、于诸暨文盛汇办公场所召开的临时股东会上,作为公司唯一监事的职工监事本欲就会议合法性提出异议,却遭会议主持方强行关闭麦克风,被剥夺发言权利。
汇源方面明确表示,此次会议及可能形成的决议均不具备合法有效性。公司工会委员会更是发出强烈呼吁,全体员工不承认该次临时股东会的合法性,不执行其决议,不认可新当选董事,共同 " 抵制恶意资本游戏 "。
强行闭麦事件
汇源在官方微信号中发文称,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汇源)工会委员会获悉,部分人员以监事会名义于 8 月 11 日在大股东诸暨文盛汇办公场所召开了临时股东会,诸暨文盛汇通过自己提名的监事、在自己的办公场所、以自己的单方自行进行表决。公司唯一的监事为审慎履职依法出席了会议,并拟对该次会议的合法性提出异议,但会议主持方通过强行关闭职工监事的发言麦克风阻止职工监事发言。
因此,汇源认为,本次会议及其将形成的决议不具备合法有效性。并且汇源严正声明,诸暨文盛汇打着重整投资的旗号,但一半投资义务都未能履行,已投入的资金却全部由其直接管控,对北京汇源只是画饼充饥,并非真实投资,与北京汇源现有资产无关,丝毫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经营运转、对北京汇源的现有利润未有任何贡献。" 公司工会委员会强烈呼吁公司各部门及全体职工 : 不承认 2025 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合法性;不执行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的决议;不承认 2025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选举的董事,抵制恶意资本游戏。"
为此,蓝鲸新闻记者联系到北京汇源大股东诸暨文盛汇法人姜涛,他表示,暂不方便接受采访。
注资失信
这场公开决裂的背后,是双方早已存在的深刻矛盾。
数日前,汇源在公告中称,诸暨文盛汇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投入 16 亿元换取北京汇源 60% 股权,但截至目前仍有 8.5 亿元投资款逾期一年未实缴。实际到位 6.47 亿元虽存入汇账户却由诸暨文盛汇直接管控。" 分文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更未对北京汇源的现有利润有过任何贡献。因此,诸暨文盛汇不应按 60% 的比例享有股东权益。" 汇源在公告中如是称。
时间回溯至 2022 年,北京汇源的重整方案获批,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入场,诸暨文盛汇便是文盛资产参与北京汇源重整设立的持股平台公司。
诸暨文盛汇作为重整投资人,承诺分三期注资 16 亿元,首期 7.5 亿、二期 3.8 亿、三期 4.7 亿,但仅首期 7.5 亿到账,剩余 8.5 亿逾期超 1 年。尽管汇源 11 次催缴,资金仍未到位。
这一资金缺口直接导致国中水务(600187.SH)的收购计划搁浅。
2022 年 12 月,文盛资产通过引入 A 股上市公司国中水务参与汇源果汁的重整,国中水务拟将通过文盛汇间接持有北京汇源 18.89% 股份,交易金额定为 8.5 亿元。
根据公告,北京汇源持有原汇源集团旗下的部分资产,包括全部 " 汇源 " 品牌及商标所有权、全部销售渠道、顺义工厂和 15 条自有生产线等资产。重整实施以后,果园种植基地及大部分生产线仍在原汇源集团旗下。北京汇源目前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仍以委托代工生产为主。
然而,该项交易迟迟未能落地。直到 2025 年 4 月,国中水务一纸公告宣布收购中止。
国中水务表示,一方面因上海邕睿(文盛资产关联方)被诉前保全,拟转让股权遭法院冻结。此外,除股权冻结问题外,诸暨文盛汇对北京汇源的出资不到位导致标的估值争议,最终双方未能就交易条款达成一致。
朱新礼的资本博弈史
目前,汇源已起诉诸暨文盛汇及文盛资产,但担忧其操控董事会撤诉。
"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可以说是汇源存亡之战。按照协议,诸暨文盛汇在承诺投资 16 亿元的前提下取得了汇源董事会及监事会绝对多数席位的提名权,而且把控着汇源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的提名权,由此对汇源的经营管理实施全面控制,这意味着诸暨文盛汇如果变更总经理,汇源创始人朱新礼一方将面临出局。但诸暨文盛汇又未能实缴到账。这场资本与实业的博弈,将决定了未来汇源的走向。" 曾担任汇源集团蓝猫淘气饮品及他加她饮品有限公司副总裁肖竹青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
但这并非朱新礼首次面对控制权之争,事实上,这并非朱新礼首次面临控制权之争。其与资本的博弈早有渊源,甚至可视为汇源发展史上的一条暗线。
1999 年,当时还未上市的汇源想要扩大规模,资金短缺却成了最大的拦路虎。恰在此时,大名鼎鼎的德隆系掌门人唐万新正在利用高市值进行融资,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整合。
双方各取所需。2001 年,德隆系与汇源果汁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德隆系出资 5.1 亿元,持股 51%,成为控股人,汇源以设备和技术入股占 49%。
然而德隆系危机悄然而至。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汇源在与德隆合作期间长期投资近 40 亿元,德隆除收购股权支付约 3 亿元外,再无资金注入。相反,德隆系从汇源陆续借走 3.8 亿元的高利贷,以缓解自己的资金链危机。
为此朱新礼提出了对赌以回购股份,并从汇源总部所在地,拿到了上亿元资金救火,才得以 " 虎口脱险 "。
朱新礼曾有 " 做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 的言论,如今,面对与诸暨文盛汇的对峙,他能否再度化解危机,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