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南长隆,北圣亚,老牌主题景区如何华丽“进化”?

访客 2025-08-07 17:02:43 78967
南长隆,北圣亚,老牌主题景区如何华丽“进化”?摘要: 文 | 空间秘探,作者 | 武爽近期,大连圣亚一则公告终结长达七年的控制权之争。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以 9.56 亿元认购 23.08% 股权,成为新任战略投资者。这场持续数年的治...

文 | 空间秘探,作者 | 武爽

南长隆,北圣亚,老牌主题景区如何华丽“进化”?

近期,大连圣亚一则公告终结长达七年的控制权之争。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以 9.56 亿元认购 23.08% 股权,成为新任战略投资者。这场持续数年的治理结构调整尘埃落定,而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家手握中国唯一海洋主题 A 股牌照的老牌景区,能否重拾 " 北方海洋王国 " 的野心?

大连圣亚结束控制权之争

7 月末的资本市场,一则预案公告激起文旅行业的千层浪: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 9.56 亿元参与大连圣亚定向增发,以每股 24.75 元的价格认购 3864 万股。交易完成后,同程旅行将持有大连圣亚 23.08% 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合计控制 30.88% 的表决权,间接取得控制权。

对于大连圣亚来说,这 9.56 亿元无异于是 " 及时雨 "。此次大连圣亚向上海潼程定向发行股份将募集资金约 9.56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为稳定团队,大连圣亚祭出 " 五折股权激励 ":以 17.04 元 / 股(市价 34.08 元的 50%)向 27 名核心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目标也相对温和:2025 — 2027 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0%、3%、5%,净利润在 2026 年后逐步恢复至 3000 万 -5000 万元水平。这套 " 资本输血 + 团队绑定 " 组合拳,为其转型争取了喘息空间。

这场被业内称为 " 线上巨头抄底线下资产 " 的并购,折射出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在深度调整期的战略重构。" 这是主题公园 3.0 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旅游协会首席分析师魏翔指出。他观察到疫情后行业的裂变:国际巨头加速布局,新生代乐园异军突起,而运营超 20 年的本土景区中,仅 31% 维持正向现金流。在此背景下,线上流量巨头控股老牌主题公园更为显目。

这种协同效应已在环球影城与美团、海昌海洋公园与携程的合作中初见成效。" 主题公园正经历从单一景点向体验式消费综合体的转型,"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指出," 线上流量入口与线下沉浸式场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十年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0 年 " 海洋梦 " 与南北双雄格局的伏笔

回溯中国主题公园发展史,20 世纪 90 年代是个充满魔力的年代。当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于 1997 年开启猛兽自驾观赏先河时,1200 公里外的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正凭借亚洲最长海底通道掀起海洋科普热潮。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动物主题赛道,却演化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从 1995 年的大连星海湾畔到今年,大连圣亚已经历经 30 个春秋,完成从区域海洋馆运营商向全国文旅平台的转型。关键节点如下:

初创与上市阶段(1994 – 2002 年):1995 年 6 月 6 日,大连星海湾畔,中国首条 118 米海底隧道正式开放。该项目由中国和新西兰共同投资 1 亿元人民币建成,以海底观光为主,游客可以从 180 度的角度仰望海底,近距离观察近 300 种海洋生物。游客头顶锤头鲨悠然掠过,仿佛置身真实深海,开创了第三代水族馆建设先河。" 当时玻璃要从德国进口,每平方米成本 30 万,一块顶套房!" 当时媒体报道称。

此后,大连圣亚频频成为人们焦点。2002 年 7 月 11 日,伴随上交所铜锣震响,代码 600593 诞生——东北文旅第一股正式起锚。资本加持下,2005 年全球首部 360 度环绕水秀《海豚湾之恋》惊艳亮相,将海豚跳跃与 " 美人鱼 "" 海盗 " 剧情融合,开创全球首个 " 情景式海洋乐园 "。此时,距离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面世尚有 7 年," 北圣亚、南长隆 " 的产业格局悄然萌芽。

业务扩张与战略升级期(2003 – 2019 年):一方面是大连圣亚的 IP" 野心 ",大连圣亚 IP 体系以动物明星与沉浸式演艺为流量入口。2012 年," 大白鲸计划 " 启动,大连圣亚野心直指 " 中国蓝色迪士尼 "。打造出动物明星 IP‌‌ 淘学企鹅 ‌、网红北极熊 " 贝贝 "、‌" 豹豹团 " 海洋巡游 ‌ 等特色 IP。

尽管受限于资金与运营能力,IP 商业化未达预期,但衍生成果依然亮眼: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被唯美的《海豚湾之恋》吸引,到大连专门看演出;2019 年," 淘学企鹅 " 冰雪巡游登陆央视《新闻联播》,这只摇摇摆摆的企鹅 IP 意外成为东北文旅的超级符号;哈尔滨极地公园全球唯一的北极熊酒店一房难求,2024 年五一期间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 20%。淘学企鹅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淘淘的企鹅公仔、极地动物创意钥匙扣、冰箱贴等产品上架不久就销售一空,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 35%

挑战与转型期(2020 – 2025 年):2020 – 2022 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收入锐减。2023 年管控放开后业务逐步回暖,但 2025 年上半年仍净亏损 1271.9 万至 1907.84 万元 ‌。

对于大连圣亚来说,曾经被其赋予了转型厚望的 " 大白鲸计划 ",如今也成了拖累公司的烫手山芋。数据显示,大连圣亚 2020 — 2024 年累计亏损 4.12 亿元,资产负债率超 85%。随着 2025 年 7 月同程旅行的战略入股,大连圣亚长达 7 年的 " 内斗 " 落下帷幕。

被低估的资产:冰面下的厚实家底

" 南长隆,北圣亚 " ——这句曾在业界广为流传的赞誉,勾勒出当时中国主题公园的南北双雄格局。与长隆扎根岭南、主打大型动物种群与机动游乐不同,大连圣亚的 " 冰面 " 下仍藏着厚实家底。

剥离纷扰,大连圣亚的核心资产成色几何?

先来看大连圣亚旗下的核心景区业务,主要涵盖位于大连和哈尔滨两地的多个景区,包含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圣亚珊瑚世界、哈尔滨极地公园恐龙馆等。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圣亚珊瑚世界均坐落于大连市核心旅游区星海湾畔,与星海广场、百年城雕等城市地标形成集群效应。该区域日均客流吸附力强劲,且场馆本身为自有土地及物业,构成难以复制的重资产壁垒。

同时,星海湾地块的稀缺性在近年持续放大。大连市政府 2022 年《星海湾区域提升规划》明确该区域为 " 滨海文旅经济带核心区 ",周边 3 公里范围内聚集 5 家五星级酒店、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及游艇码头。圣亚场馆群恰处这条黄金海岸线的中段,日均自然客流超 8 万人次。

其中,"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 与 " 哈尔滨极地公园 " 这两大核心资产的毛利率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翻看其近年财报,2023 年、2024 年大连圣亚景区经营板块毛利率分别为 61.5% 和 59.73%,算是业内主题公园盈利情况较好的 " 头部梯队 " 了。华强方特主题乐园运营的毛利率只有 31.25%;同为海洋主题公园的海昌海洋公园 2023 年、2024 年整体的毛利率只有 25.2%、23.0%。

再看大连圣亚旗下的另一核心业务:动物经营,这也是其轻资产输出项目。大连圣亚拥有包括企鹅、白鲸、海豚等在内的庞大珍稀极地海洋生物种群,其保育、繁育技术体系成熟。拥有国内唯一的 " 国家级南极企鹅种源繁育基地 " 牌照,企鹅年繁育数量稳定在 50 只左右,斑海豹繁育技术国内领先。

大连圣亚的稀缺性远不止景区牌照。其子公司大连圣亚生物科技拥有国际领先的南极企鹅繁育技术,被认定为国家级种源繁育基地。2024 年 " 动物经营 " 业务收入 2855 万元,同比暴涨 96.15%,毛利率高达 96%。一只巴布亚企鹅市场价达 43 万元,国内水族馆的企鹅、斑海豹种源高度依赖其供应。

大连圣亚的商业运营收入也不容小觑。据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数据,国内主题公园的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 70%,二次消费仅占 30%。相比之下,以迪士尼、环球影城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主题公园,门票往往只占到收入 30% 左右,餐饮、零售等二次消费占到 70% 左右。024 年,国内主题公园的二次消费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 10%~30%。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二次消费不足是本土主题乐园盈利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但据大连圣亚 2024 年财报显示,其商业运营板块毛利率占到了 53.03%,同比同期增长 3.2%,商业运营收入较 2023 年增长 29.82%。与此同时,大连圣亚积极推进酒店业务,实现增量创收,包括东北首家企鹅主题酒店、哈尔滨景区运营北极熊酒店、北极营地酒店等,酒店板块的毛利率也达到了 29.13%。景区 + 住宿 + 商业,大连圣亚形成了 " 吃住娱 " 一体的目的地项目。

因涉及用地合规性、盈利指标等,主题公园板块上市审批更为严格,华强方特、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多次 IPO 均失败。大连圣亚的 "A 股市场目前为止唯一的海洋主题公园类上市公司 " 价值,更具有显著的板块稀缺性。对于有意深耕文旅产业链的投资者而言,大连圣亚无疑是一个稀缺的投资标的。

文旅存量时代老牌主题景区如何进化?

大连圣亚的 " 救赎 ",恰映射中国文旅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当行业聚焦于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等国际巨头时,以大连圣亚为代表的本土老牌主题景区正在完成静默进化:

一是从重资产桎梏到轻资产跃迁。在乐园拿地、房地产反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后,主题公园企业开始向 IP 创新与轻资产输出要未来。近年来,以华强方特和海昌海洋公园为代表的国内主题公园,正通过自主创作 IP、引入国际知名 IP 等方式,加大轻资产化运营。

以海昌海洋公园为例,2021 年底,海昌一口气卖掉 4 个主题公园资产后,便不断与相关公司进行合作,而海昌则提供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持续推进轻资产运营。大连圣亚也在加速轻资产输出模式,推进三亚海洋科技馆等项目,构建覆盖多区域的海洋文旅生态平台 ‌。但由于种种问题,轻资产输出业务一度陷入停滞。业内人士称,如今同程旅行的入驻,扫清了大连圣亚轻资产业务的障碍,有望进入扩张的新阶段。

无论对外轻资产输出什么,老牌主题景区都要找到自己的 " 三板斧 ",形成自己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如 2021 年,大连圣亚在回复公告中提及 2021 年 1-4 月份,公司已接到销售订单近 2000 万元。海洋生物的轻资产输出已成为公司稳定的盈利增长点。大连圣亚的极地动物保育技术已形成标准化体系,动物保育成果可转化为科普研学、生物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

二是门票经济转向生态闭环。中国主题公园市场正经历深刻重构。消费升级浪潮下,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赏,转而追求深度参与、情感共鸣与知识获取。同时,Z 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其对于新奇体验、社交分享、文化内涵的诉求倒逼传统景区革新。

参考珠海长隆企鹅酒店 " 住宿 + 餐饮 + 纪念品 " 生态,大连圣亚星海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发展 " 微度假 " 综合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旗下的酒店同样可嫁接特色餐饮、衍生商品、主题住宿、科普研学、夜间演艺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拓展。突破单一门票经济,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三是拥有商业变现能力的 IP。近年来,中国文旅 IP 商业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旅 IP 在社交媒体上声量与互动量显著攀升。近来的 " 有风的地方 "、" 村超 "、" 苏超 " 以及景区、博物馆等都在致力打造自己的 IP,期望实现 " 一招天下知 "。但现实是,众多 IP 并没有形成声量,也就不具备商业变现能力。

" 中国不缺主题公园,缺的是有独特文化灵魂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主题公园。" 一位资深文旅投资人的观点切中痛点。本土大量老牌景区都手握 " 宝库 ",其转型若能紧扣内容升级与体验革新,激活沉睡的品牌资产,将重焕活力。线上流量与线下沉浸式场景的嫁接,正成为核心竞争力。长隆将广东醒狮转化为全球 IP,大连圣亚手握 " 海洋极地 " 这一独特文化符号与生物资源宝库,这些正是生动的实践。

四是拥抱合作伙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当前文旅市场来看,许多传统主题景区正面临着 " 定位混乱、产品老化、吸引力不足 " 的困境。做大做强的 " 方法论 " 或许都知悉,但如何做好项目才是关键。用专业分工打破资源诅咒,以能力互补重构价值链条。这不是放弃主导权,而是在产业大协同中,以专业深度换取生存广度。毕竟当冰川纪来临,善用外脑的物种才能延续基因。

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同程旅行入股大连圣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新股东的进入,可以预期大连圣亚将有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新 IP 孵化和核心项目的更新换代上,引入互联网行业熟稔的 " 营销赋能 " 和 " 用户产品思维 ",开发出更多流量新品和 " 爆款 ",让大连圣亚的核心景区重新焕发活力。

在文旅存量时代,轻资产运营方与重资产持有者的联姻已成趋势,如复星旅文整合 Club Med、豫园股份注入文旅资产等案例,均试图打通 " 流量-场景-消费 " 闭环。同程旅行与大连圣亚的牵手,或将为华侨城、海昌等老牌玩家提供转型范式。

当治理阴霾散去,大连圣亚的繁育基地里,50 只新生企鹅似乎也在等待一个更广阔的未来。近 10 亿元资金注入,不仅解开了股东会与董事会 " 权力错配 " 的死结,更激活了这家东北文旅旗舰的造血能力。随着新的转折点到来,期待 " 南长隆,北圣亚 " 为本土老牌主题景区带来更具有想象力的美好时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