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访客 2025-08-05 17:06:27 48224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摘要: 8月3日,新疆伊犁的伊昭公路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又暗自揪心的场景——盛夏时节,这条连接伊宁与昭苏的网红公路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气温骤降至冰点。而不少穿着短裤、凉鞋的游客猝不及防,只...

8月3日,新疆伊犁的伊昭公路上演了一幕令人啼笑皆非又暗自揪心的场景——盛夏时节,这条连接伊宁与昭苏的网红公路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气温骤降至冰点。而不少穿着短裤、凉鞋的游客猝不及防,只能在雪地里抱团跺脚取暖,有人裹着借来的毛毯瑟瑟发抖,有人对着漫天飞雪一脸懵圈,手机镜头里,短袖与积雪、阳光与冰粒奇妙同框,瞬间刷爆社交平台。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一场雪,让盛夏与寒冬撞了个满怀

伊昭公路素来以“新疆最险最美公路之一”闻名,全长100多公里的道路穿越乌孙山,最高处的白石峰海拔超过3000米。这里是伊犁的“景观大道”,夏季的草原、花海、森林与险峻的盘山公路相映成趣,每年6月至9月都是游客打卡的黄金时段。谁也没想到,八月初的“三伏天”里,这里会突然切换到“寒冬模式”。

“早上从伊宁出发时还穿短袖,车里开着空调,想着到昭苏看油菜花,结果刚过白石峰隧道,天上就开始掉雪粒子!”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在视频里哭笑不得地说。她的镜头里,原本穿着短裤T恤的儿子正抱着胳膊在雪地里蹦跳,旁边几位大叔把冲锋衣拉链拉到顶,依然冻得缩脖子。更有意思的是,公路旁的山坡上,羊群在积雪覆盖的草地上低头啃草,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近处的游客却在忙着翻行李箱找厚衣服,恍若一场时空错乱的梦境。

当地司机老张常年跑伊昭公路,他对这种天气见怪不怪:“这路就是这样,‘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有时候山下下大雨,山上就飘雪,尤其是白石峰这一段,海拔高,气候变得快。前几天还热得穿短袖,今天雪下得能见度都低了,好多车都开了双闪慢慢挪。”他指着路边的警示牌告诉记者,这里早就立着“注意天气变化,备好保暖衣物”的提示,只是很多游客觉得夏天用不上,压根没当回事。

风雪里的狼狈与温暖:陌生人的互助成亮点

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不少游客措手不及,但慌乱中也涌现出不少暖心瞬间。在一处观景台,来自四川的小伙子小王把自己的备用外套借给了一位穿短裤的阿姨,自己则穿着单薄的卫衣来回踱步:“阿姨年纪大了,别冻感冒了,我年轻扛得住。”旁边卖蜂蜜的哈萨克族大姐主动把帐篷让出来,招呼大家进去避雪,还烧了热茶分给路人。“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这点忙算啥。”大姐说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笑容却像帐篷里的炉火一样温暖。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也有人在雪地里找到了别样的乐趣。几个年轻人索性在路边堆起了雪人,用树枝做胳膊,捡来野花当装饰,引得大家纷纷拍照。“本来是来避暑的,没想到直接体验了‘冬游’,这趟值了!”广州游客小林举着手机自拍,镜头里他穿着短裤站在雪人旁,冻得龇牙咧嘴却满脸兴奋。还有摄影爱好者扛着相机在风雪中蹲守,捕捉到阳光穿透云层、雪粒折射出彩虹的瞬间,“这种天气可遇不可求,虽然冻手,但拍到的照片绝对独一无二。”

不过,风雪也给交通带来了小麻烦。记者从伊犁交警部门了解到,3日中午12点至下午3点,伊昭公路白石峰段因降雪导致路面湿滑,部分车辆出现打滑,交警临时对该路段进行了交通疏导,提醒司机减速慢行。“好在雪下得急停得也快,下午三点后天气转晴,路面很快就干了,没造成拥堵。”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说,每年这个季节,他们都会增派警力在易起雾、易降雪的路段巡逻,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突发天气。

为何盛夏会下雪?地理专家揭秘“反常”现象

伊昭公路的盛夏飞雪让很多网友疑惑:“都八月了,新疆怎么还会下雪?”对此,新疆地理学会的专家解释,这种现象并不反常,反而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伊昭公路穿越的乌孙山属于天山山脉的分支,白石峰海拔3475米,超过雪线高度。夏季虽然整体气温高,但高海拔地区的温度本就比平原低10-15℃,一旦遇到冷空气南下,水汽充足时就容易形成降雪。”专家进一步解释,伊犁河谷本身是向西开口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能深入这里,遇到山脉抬升后形成降水,而高海拔地区的降水就以雪的形式出现。“简单说,就是海拔够高、温度够低、水汽够足,哪怕是夏天,下雪也不奇怪。”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事实上,新疆的高海拔地区夏季降雪并不罕见。去年8月,独库公路北段也曾出现过降雪,当时穿着短袖的游客在雪地里玩雪的视频同样火过一阵。“这正是新疆的魅力所在,多样的地形造就了丰富的气候,前一秒还在草原上看野花,下一秒就可能在雪地里打滚,这种体验在别的地方很难遇到。”长期研究新疆旅游的学者表示,这种“气候奇观”已经成为新疆公路旅游的一大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

公路旅行热背后:美景与风险如何平衡?

近年来,随着“此生必驾”系列公路的走红,伊昭公路、独库公路等新疆的网红公路成了旅游热门地。数据显示,2024年夏季,伊昭公路的日均车流量较2019年增长了近3倍,周末更是常常出现拥堵。但伴随高人气而来的,是对安全与体验的考验。

“很多游客只看到了公路的美景,却忽视了它的风险。”从事新疆旅游多年的导游小马告诉记者,他每次带团都会反复提醒游客带齐衣物:“哪怕是七八月,也要备一件冲锋衣或薄羽绒服,尤其是走高海拔路段。有的游客嫌麻烦不带,遇到变(

    https://www.heiyouheiyou.com
)天就只能硬扛,去年就有个姑娘在独库公路上冻得发烧,最后只能提前结束行程。”

除了天气,险峻的路况也需要注意。伊昭公路全程有多个连续弯道,部分路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壁,加上部分区域手机信号弱,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救援难度较大。当地旅游部门今年特意在沿线增设了多个应急服务点,提供热水、应急药品和通讯设备,还通过广播实时播报天气和路况。“美景不能辜负,但安全更重要。”伊犁州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正在制作“公路旅行安全指南”,通过短视频、海报等形式提醒游客做好准备,“希望大家既能欣赏到新疆的美,也能平平安安享受旅程。”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网友热议:是意外还是常态?出行该做好哪些准备?

伊昭公路的“盛夏飞雪”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很快登上了热搜,网友们的评论炸开了锅。

“这才是真正的‘你在南方露腰,我在新疆裹貂’!”有网友调侃道,还配上了自己所在城市35℃高温的截图,引来一片羡慕。也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去年在青海祁连山,七月底遇到下雪,穿着裙子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冻成狗,从此养成了旅游必带外套的习惯。”

但也有网友关注到安全问题:“好看是好看,但突然降温对身体不好,尤其是老人小孩,景区是不是该多做点提醒?”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除了路边的警示牌,他们还通过官方账号每天发布天气预报和温馨提示,“但很多游客是临时决定走这条线,没提前看信息,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公路入口处增加电子屏滚动播放天气。”

那么,夏季去高海拔地区旅行,到底该做好哪些准备?资深驴友总结了“四字诀”:

- 衣:分层穿衣,方便增减,务必带一件防风保暖的外套,哪怕看着天气晴朗;

- 食:备点高热量食物,比如巧克力、牛肉干,遇困时能补充体力;

- 行:提前查好路况和天气,避开恶劣天气出行,开车放慢速度,不随意在危险路段停车;

- 备:带好常用药品,尤其是感冒药、肠胃药,高海拔地区注意防晕车、防紫外线。

新疆伊昭公路突降雪,游客短裤受冻

夕阳西下时,伊昭公路的雪已经停了,阳光穿过云层洒在路面上,积雪开始融化,露出底下翠绿的草地。穿短裤的游客们终于能舒展冻僵的腿脚,纷纷感叹这场“意外之喜”:“虽然冻得够呛,但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在八月的新疆雪地里留个纪念,值了!”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总有不期而遇的风景,也有始料未及的考验。而伊昭公路的这场盛夏飞雪,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新疆的神奇与多变,更提醒着每一个出行者:敬畏自然,做好准备,才能在旅途中收获更多美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