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台山和尚扔米引热议

有个佛门的老话说:“你给我一口饭,能顶得上那高得不得了的山!”
活到还是不明白,结果照样是一头雾水。
这个话是告诉和尚们,要好好看重信徒们的捐赠好处。
山西五台山有个视频,瞧见和尚嘴里全是脏话,还把供米扔了,一下子把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给撕得稀巴烂。
6月26号,山西五台山的演教寺里,穿黄衣的和尚和穿灰衣的和尚在天王殿开始了“大战”,火药味十足呀!
灰衣和尚问黄色的和尚:“这玩意儿是个啥规矩?”
那黄衣和尚说,把东西放进庙里就跟你撇清关系了!
这场争论就像没牙的老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这会儿,穿黄袍的和尚嘴里还有个不停的唠叨,一脸厌烦,指着佛前的米,很不客气地问那个想要解释的灰衣僧人:“这米是你种出来的吧?”
你和这事儿有啥干系啊?
瞬间,穿黄袍的和尚跑来,一把抓起供桌上的大米,走到门口,眼看着一堆香客,他直接把米扔了出去!
那个穿黄衣的和尚满嘴都是骂,抱怨米饭质量差,全是旧米,在他看来,香客辛苦买的粮食就是个占地的东西。
一位穿着蓝色衣服,看起来差不多五六十的阿姨瞧见了,赶紧给穿黄衣的和尚腾地方,还小心翼翼地把她刚放在旁边的密封大米拿了下来。
灰衣的和尚看到这情况,立马就把那位女香客手里的米搬出了大殿,还指责那个黄衣和尚不该这样,那个黄衣和尚却毫不在乎,嘴里乐呵着说香客拿的这老米,粮仓里多得是呢。
还有,他还瞧不起那灰衣服的和尚,干活太慢,整天就知道帮别人把米搬进寺里,可等他拿到的米却啥也不做,结果香客的车在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那位穿黄袍的和尚,嘴里就跟放鞭炮似的,根本没个修行人的样子。有个香客远远地把他这番口无遮拦录下来了,结果一回家就把视频上传到网上去了。
没想到这一搞,居然引发了一堆水花,一大帮网友从视频里的几句话中猜测,那穿黄衣的和尚正在挑挑捡捡,看不上香客送来的大米太便宜了!
马上就有人冲着那个穿黄衣的和尚大喊:“你这是在浪费粮食啊!香客好心供奉的,你怎么能这样糟蹋呢?不管人家花了多少钱,作为个和尚应该感恩才对嘛!要真吃不掉,赶紧拿去给灾区的人吧!”
寺庙很快就对“和尚扔米”的视频做出反应了,说是他们有规矩,香客带来的米要放在文殊殿外面,结果香客偏不听话,把大米摆到了天王殿的供桌上。
那灰衣和尚是个外乡货,而黄衣和尚是这寺里的本地人。黄衣和尚看见灰衣和尚没有按照规矩把米摆好,立马和他争了起来,结果就变成了破口大骂,甚至还扔了米!
按理说,这事儿应该画个句号了,可是寺庙的回答一点没压住大家的讨论,许多网友觉得寺院这番话说得好像不值钱,反正就是在糊弄人,根本没打算认真处理那些扔米和骂人的事。
另外,网友们对“迁单处置”也有点搞不懂,在佛教里,“迁单”就是那些和尚犯了规矩,被赶出庙门的意思,听着就很严厉。
可别说,真的,和尚一离开庙,就能去别的地方混日子,这惩罚也太温柔了,不是随便扔米和骂人的事吗?简直就是撒猫粮!
有网友说自己懂内幕,特意为穿黄衣的和尚辩解。他表示,每当寺里施粥缺米时,那些灰衣的和尚就跑到山门外,开始兜售高价的大米。
那些价格虚高的大米,其实就像个流浪汉,供奉完香客后不久,就被人捡回寺后,再次以天价出售!
五台山这地方,可是连皇上都来过的热门景点,每天游客像潮水一样涌上山去朝圣,结果不少香客被那些灰衣和尚给忽悠了,搞得寺里的其他僧人对他们爱搭不理。
有位刚到这个寺的香客说,的演教寺可真热闹,他说这儿米饭多得就跟大海里的沙子一样,每天都有清汤小菜招待香客,香客们进寺里还能奉献点啥。
他们可不想让那些山里爱宰人的商贩把贵米卖进来,也希望去寺里的老百姓别买这些天上掉下来的高价米,免得被坑了!
寺里的和尚怕香客上当,特意在庙门口装了喇叭,天天不知疲倦地喊,叫大家别买那些贵得离谱的米面油!
这位朝圣的人还劝大家,别光看个头尾剪辑的视频就开始喷黄衣服的和尚,结果还是有人表示不怕你的嘴!
有些去寺庙逛的信徒在埋怨,说的寺庙卖东西像黑市一样,不但价格高得吓人,品质也跟个山寨货似的!
寺庙搞生意的争论可不是孤立事件,举个例子,杭州灵隐寺在2025年5月,有媒体曝出那里的8.5平米小摊位一年要交260万的租金,算一算每天光房租就得花7123块钱,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啊!
水电费、人工费这些看不见的“隐形敌人”悄咪咪提升了成本,结果商品贵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又无法确保质量,这也反映出一些寺庙在赚钱这行当里遇到的尴尬状况。
除了这些,还有网友怀疑有些和尚是不是披着袈裟的骗子,他们觉得有的和尚根本就没了慈悲心,看人家像在看菜单,借各种名头捞钱,甚至还有些和尚私生活不太正经呢。
随着网友们的指责越来越多,这事儿从个别和尚被喷,变成了对五台山和尚们以及整个佛教圈的大质疑。面对这股舆论的压力和行业形象的忧虑,山西五台山佛教协会立马就做出回应了。
他们打算以后对五台山的和尚们进行更严厉的管理,提升和尚们的素质,整治服务流程,让信徒们有个舒舒服服的环境。
各种行业里总有那么些“臭鱼馊虾”的事情,但也不能就把所有人都泼一遍脏水呀。就像辽宁海城的大悲寺,依然不收门票、不摆功德箱,还死乞白赖地守着“绝不碰钱”的规矩呢!
大悲寺在这波商业浪潮中,“硬核佛教”生存的事实,告诉咱们还是有不少寺庙和和尚默默守住了那份清净和规矩,这样守戒如铁的寺院和和尚可不止一处,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有时候,咱眼瞅和耳听的不一定就是实情,光靠某个人做的一个小动作,就给人家下结论,那可真是太偏激啦!得从多个方向、各种角度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才能做个公正评判嘛!
要消除对寺院的坏名声,不单得寺院自己擦亮镜子,还得大家以理智的眼光透过云雾看清真相,别急着给人贴标签。希望寺院能正视这些事情,认真改进,别再犯同样的错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