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机场原董事长免职:一夜输掉600万

2000年以后,首都机场集团迅速在国内扩展,业务范围涵盖多个省市,并逐步在行业内树立起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李培英,作为集团的掌舵人,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他,凭借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高峰,成为了机场管理层的杰出代表。
然而,这位曾被业界推崇的董事长,却在背后过着与他公众形象截然不同的奢华生活。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李培英会飞往深圳,转机到澳门的赌场,豪赌整夜。凌晨时分,他乘坐赌场安排的专机返回首都机场,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他早早地出现在办公室,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工作。令人震惊的是,某一夜,他甚至在赌桌上输掉了高达600万元。
这些赌资的来源又是如何?李培英又是如何在如此高压的工作环境中,巧妙地维持这份奢靡生活的?
李培英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他从小生活在困苦的家庭中,但从18岁那年起,他便决心改变命运,参军入伍。退役后,李培英选择了民航航校继续深造。1972年,李培英怀揣着抱负和梦想,走进了首都机场的大门,正式开始了他的民航事业。
在首都机场,李培英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与卓越的领导才华,他逐渐跻身机场高层管理团队。每一次的晋升,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为他日后更大范围的管理职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到了2003年,李培英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被任命为首都机场集团的总经理兼董事长。从接手新职位的第一天起,李培英便全力推动集团的战略扩展,并着手实施一系列收购与并购计划,迅速拓展集团的业务领域。
2003年9月,首都机场集团收购了沈阳机场股份公司35%的股权,并在同月完成了对大连机场股份公司37%的收购。接下来,首都机场集团与江西省机场集团的联合重组行动于2003年11月成功完成,这一过程中,双方围绕资源、市场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磋商。李培英亲自领导团队与江西省机场集团进行多轮对话,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
2004年3月,首都机场集团进一步扩展其势力范围,收购了湖北机场集团。李培英在这一过程中,亲自监督了谈判和重组细节。通过这些举措,首都机场集团的业务版图逐渐覆盖了北京、天津、重庆等多个省市,旅客吞吐量也在2005年底突破了全国市场近30%。同年,首都机场集团实现了收入高达111亿元。
除了工作,李培英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经常回到家乡,参与公益事业,捐资助学,修路和打井等项目,为家乡的人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然而,随着权力与地位的逐步巩固,李培英在高层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断增强。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为一些商人提供“特别关照”,通过各种方式帮忙处理项目合作、贷款担保等事务,而商人们则通过这些关系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背后,他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隐秘的利益往来让李培英积累了不菲的财富。然而,真正让他走向堕落的,竟然是一个“偶然”接触的恶习——赌博。
从1989年首次去拉斯维加斯出差时,李培英便开始接触赌博。那里的赌场带给了他无比的刺激与快感,此后每当有机会出国,他都会去赌场。随着李培英职务的上升,他的赌博行为变得愈加频繁与奢华,赌注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开始用公司资金作为赌资,甚至将公款调拨到自己的赌局中。
李培英的赌博嗜好逐渐发展成不可自拔的沉迷,每当夜幕降临,他便悄然离开首都机场,飞往深圳,再转机到香港,最终搭乘赌场专机直飞澳门的豪华赌场。每一场赌局,他的赌注不小,一夜之间,便可能输掉数百万。尽管如此,第二天一早,他依旧会准时出现在首都机场,仿佛昨晚的一切从未发生。
为了继续满足赌博的需求,李培英开始通过职务便利为一些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并从中收取回扣和贿赂。通过复杂的操作手段,他将公款转入自己的赌局,以支持日益扩大的赌债。至2000年以后,他甚至将首都机场集团的公款直接挪用,用以填补日益增加的赌债,累计挪用公款高达8250万元。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炒股操作,将集团的6亿元资金投入股市,希望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得高回报,以弥补自己的财务漏洞。然而,这笔投资最终未能如他所愿,反而亏损3.8亿元。
当李培英的贪腐行为被调查时,首都机场集团的财务审计发现了严重的资金漏洞,资金流向不明,最终导致他背负着无法摆脱的罪名。2009年,李培英的案件进入司法程序,随着调查的深入,所有证据逐一浮出水面。他的受贿、贪污和挪用公款行为被详细列举,数额庞大且手段隐秘。
2009年2月6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李培英因贪污罪和受贿罪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终身剥夺政治权利,所有个人财产被没收。法院判决一出,社会震动。首都机场集团的员工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事件,重整公司风气,恢复公司形象。
最终,李培英的案件经最高法院复核,判决被最终核准,并于2009年8月7日执行死刑。李培英的悲剧,成为了社会对权力、金钱与腐败的深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