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黄金还要跌多久?

访客 2025-05-19 13:08:17 16247
黄金还要跌多久?摘要: 出品 | 妙投 APP作者 | 丁萍头图 | 视觉中国在一片上涨中,黄金成为了少数下跌的例外。自 2025 年 5 月 12 日以来,美股迎来了一波反弹,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

黄金还要跌多久?

出品 | 妙投 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在一片上涨中,黄金成为了少数下跌的例外。

自 2025 年 5 月 12 日以来,美股迎来了一波反弹,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期货分别上涨了 5.27% 和 7.15%,美元指数也突破了 101,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最低更是跌破了 7.18。但黄金却在这一波涨潮中逆势下行,COMEX 黄金价格一度跌至 3123.3 美元 / 盎司,跌幅达 4%。

这一切背后,最大的推手是中美两国在关税战中的博弈终于有了转机,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避险情绪减弱,但这一影响受限于 90 天的临时性协议期限。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受到了明显的压力。

除此之外,短期内的超买状态也引发了技术性调整——根据 CFTC 数据显示,4 月黄金非商业净多头头寸达到了历史峰值 38.2 万手,较五年均值高出 47%;另外,地缘冲突的缓和也是一个因素。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黄金今年第一次出现回调。2025 年一季度,COMEX 黄金价格上涨了 20%,一度触及 3509.9 美元 / 盎司的历史高点,随后就开始了震荡下行,回撤幅度一度超过了 11%。

问题来了,黄金究竟还要跌多久?会一直跌下去吗?

中期交易美国滞胀

短期来看,黄金价格的走势已经脱离了基本面的影响,更多是情绪博弈的主导。尤其是 2025 年内黄金价格一度上涨了 30%,严重激发了市场的投机情绪,也让金价很容易陷入 " 大涨大跌 " 的怪圈。

接下来,金价将对一系列因素变得更加敏感,尤其是贸易战与关税政策、地缘政治动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美国宏观数据,还有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与实物需求等,都会在短期内引发剧烈波动。

例如,中美贸易摩擦的升温或缓和直接左右着市场的避险情绪。地缘冲突,如中东、印巴等地区的升级,也会让黄金这个避险资产需求急剧增加,从而推动金价上涨;一旦局势缓和,金价则会迎来短期回调;

美联储的动向也成为影响金价的关键因素。比如利率决策、降息预期变化、美联储主席的讲话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市场对美元与黄金的投资配置。

中期来看,关键在于美国是否会陷入滞胀。因为当美国经济增长停滞、通胀居高不下时,既会对美股产生压力,也会影响美债,而黄金将成为最优选择

例如 1970 年代美国滞胀。1973 年 OPEC 禁运和 1979 年伊朗革命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与此同时,美联储在初期的货币政策失误,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信用动摇、债务货币化加速,推动美国通胀率突破 14%,经济增长陷入停滞。黄金价格则从 1971 年的 35 美元 / 盎司飙升至 1980 年的 850 美元 / 盎司,累计上涨了 20 多倍。

如今,美国又一次面临 " 滞胀 " 危机。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早就预测,美国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进入滞胀状态。

最近,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关税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拖慢今年的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胀。这种通胀压力也会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而高利率又会加剧美国经济的停滞,形成一个 " 死循环 "。

如果未来的数据进一步表明美国将陷入滞胀,那么黄金的中期上涨势头将得到有力支撑

长期定价信用 " 受损 "

虽说黄金具备货币属性、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但这三大属性最终指向的是市场的需求,只不过传导路径不一样

货币属性: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全球央行和主权基金(2024 年央行购金占全球黄金总需求的 21%),主要是受美元信用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

金融属性:这里的需求主力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影响他们的因素有美联储的利率变动和通胀预期;

商品属性:需求的主角是珠宝商和个人消费者,这个部分对经济环境和金价的变化最敏感。

近几年,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再加上金价一路高涨,黄金首饰的需求也有所萎缩,商品属性的需求占比自然缓慢降低。

黄金也在去金融化。在传统框架下,黄金价格与美债实际利率呈负相关(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胀预期),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黄金不产生利息,其持有成本与美债实际收益率直接挂钩。当美债实际收益率上升时,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资金流向生息资产,压制金价,但这一定价在逐渐失效,主要是市场开始将美债定价为 " 风险资产 " 而非 " 无风险资产。

当美债的 " 无风险 " 标签被质疑时,金价和美债收益率也就出现了背离。Wind 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 10 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均值达 2.1%(过去十年最高区间),但同期黄金价格却上涨 23%,意味着黄金的货币属性开始占主导地位

黄金的货币属性回归并非短期现象,而是美元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说黄金长期的核心逻辑就是美元信用危机

自从美元和黄金脱钩后,美元主导的信用货币体系就一直撑着全球经济。而黄金的价值不依赖任何政府,一直被视为避险的可靠资产。所以在本币(除美元外)贬值时,我们通常会选择美元或黄金来对抗通胀。

虽然现在并没有出现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的极端事件,但是美元信用在被渐进式削弱。例如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最高 72.7% 最低降至 57.3%,外国官方持有美债比例从 2015 年 34% 降至 2024 年 26%。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三年黄金价格开启了疯涨模式,COMEX 黄金 2023 年年内上涨了 13.45%,2024 年上涨了 27.39%,而今年最高涨幅一度超过 30%。

逻辑是否被充分定价?

但问题是,当前金价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美元信用 " 受损 " 预期?

妙投认为,当前金价并未充分定价这个预期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约为 13.5 万亿美元,其中美元占比为 57%(约 7.7 万亿美元)。目前 COMEX 黄金价格约为 3200 美元 / 盎司,假设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下降 1 个百分点,则需要 24 亿盎司黄金(约 748 吨,一吨等于 32150 盎司)来弥补这一缺口。

从 2016 年的 65% 下降到 2024 年的 57%,美元储备占比累计减少了 8 个百分点。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 6000 吨。这表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每下降 1 个百分点,全球央行就增持了约 750 吨黄金,与上述理论数据相吻合。

多数权威分析认为,美元储备占比将缓慢下降,未来十年美元占比可能再下降约 10 个百分点。换言之,未来十年每年需要增持 750 吨黄金(占总供给的 16%),叠加供给的刚性(年均增量 40-50 吨),即使不考虑工业需求变化,这将导致黄金供需缺口达到 700 吨。以 5000 吨的年均供给量计算,黄金缺口将达到 14%,这一缺口将为金价上涨提供不小的支撑。(这部分我或许分析得不够充分,请指正或补充其他观点)

说到底,黄金的本质上是一种反映货币信用体系变化的锚定资产

从过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到现在的美元信用 " 受损 ",黄金都是主动定价未来货币秩序重构预期的工具。

1971 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开启自由浮动定价,至 1980 年,金价从 35 美元 / 盎司飙升至 850 美元,年化涨幅达 43%。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本能地调整了对美元的信任,黄金作为 " 最后的货币 " 重新得到了定价。

到现在美元信用崩溃,美债不再是 " 安全资产 ",黄金便成为一种最终避险资产。只有当美元信用恢复、美债重新成为全球公认的安全资产,黄金才有可能暴跌。

问题是这可能吗?妙投认为美元重建信用的难度极大

一是美债问题难以解决。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突破 36 万亿美元,债务占 GDP 比重超过 120%。分析师拉里 · 麦克唐纳指出,如果利率保持在 4.5%,到 2026 年美国的债务利息支出可能达到 1.2 万亿至 1.3 万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的压力。美国面临的短期债务压力更为严峻,2025 年将有 9.2 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其中仅 6 月就有 6 万亿美元需偿还。

也正是因为美国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上升,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于 5 月 15 日宣布,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 Aaa 下调至 Aa1;

二是美元霸权的动摇。科技领域的叙事正在从 " 美国独大 " 逐步转向 " 中国替代 ",尤其在 5G、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中国军工领域也已迈入 "Deep Seek 时刻 "。伴随这一变局,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正遭受威胁;

三是特里芬难题不会解决,这是美元霸权的代价。美元供给需要美国维持贸易逆差,但币值稳定又要求顺差,这种矛盾使得美国国财政赤字率持续高于 5%,形成 " 印钞保霸权 - 贬值损信用 " 的死循环。

总而言之,短期内金价会更加敏感于消息面的变化,波动性大,易涨易跌;中期来看,关键在于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滞胀,决定因素包括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当前贸易战的进展等;而从长期角度来看,只要美元信用未能恢复,金价就能得到支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