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又要涨了?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2817 亿美元,较 3 月末上升 410 亿美元,升幅为 1.27%。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 年 4 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分析,4 月外储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受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带动。可以看到,4 月,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 对等关税 ",美国衰退预期升温,资金流向非美市场,导致当月美元指数下跌约 4.4%。而美元下跌会导致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
对于后期外汇储备变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多边主义,加强与周边国家、欧盟等地区的沟通合作,短期内有助于减缓对美国出口下滑的风险。从长期来看,我国全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出口将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同时,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4 月末黄金储备报 7377 万盎司,环比增加 7 万盎司,这是我国连续第 6 个月增持黄金。
" 央行的举动反映了其对货币稳定性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持有黄金有助于增强货币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
林先平认为,增持黄金是央行对潜在通胀风险的应对措施,也是多元化投资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的增加,其他资产类别的波动性增加,央行通过增持黄金来分散投资风险。
" 央行增持黄金反映了其对长期战略储备的重视。" 林先平表示,黄金作为一种避险资产,可以作为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工具。
央行增持黄金,这一情况与全球央行动作同频。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 244 吨,符合近 3 年季度购金量的常态水平。2022 年至 2024 年,全球央行连续 3 年购金量超 1000 吨,远超 2010 年至 2021 年的 473 吨平均水平。
瑞银认为,在避险需求劲升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结构性需求正在上升。该行预测,各国央行将在 2025 年买入约 1000 吨黄金。
东海期货分析,从中长期看,全球央行购金潮延续、美国债务货币化压力及 " 去美元化 " 进程将共同构筑黄金中长期牛市根基,上调 2025 年金价目标 3500 — 3600 美元 / 盎司,阶段性波动中枢上移至 3100 — 3300 美元 / 盎司区间。
在央行购金浪潮下,多家机构看涨黄金。瑞银称,在基准情况下,2025 年,国际金价或朝着 3500 美元 / 盎司的情景目标上升。素有 " 新债王 " 之称的双线资本 CEO、知名债券基金经理人 Jeffrey Gundlach 则认为,黄金可能会涨到 4000 美元 / 盎司。
5 月 8 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向会员单位发出《关于持续加强市场防范风险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称:" 近期国际市场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为防范市场剧烈波动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请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并及时采取相应风控措施,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丨记者 王彤旭
责编丨喻悦 李沫楠 付颢琬
校对丨张斌
审核丨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