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浙江嘉兴首富阮洪良,财富“疯狂掉血”

访客 2025-04-29 17:20:45 83397
浙江嘉兴首富阮洪良,财富“疯狂掉血”摘要: 人生有周期,财富有涨落。在最新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阮洪良家族以 235 亿元身家再度夺得浙江嘉兴首富的桂冠,但与上一年相比,其家族的财富缩水 75 亿元。若与 2022 年...

人生有周期,财富有涨落。

浙江嘉兴首富阮洪良,财富“疯狂掉血”

在最新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阮洪良家族以 235 亿元身家再度夺得浙江嘉兴首富的桂冠,但与上一年相比,其家族的财富缩水 75 亿元。若与 2022 年登榜时相比,他们的身家更是锐减 335 亿元。

回顾过去,深耕玻璃行业 39 年的阮洪良,从嘉兴玻璃厂供销员起步,后于 1998 年创立福莱特前身。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阮洪良于 2006 年带领企业进军光伏玻璃领域。如今,福莱特已成长为全球光伏玻璃龙头,并完成 "A+H" 的双资本市场布局。

不过,阮洪良家族此番财富缩水,背后则是福莱特业绩承压的困境。去年,公司打破了营收持续增长的不败神话,归母净利润锐减 63.52%,毛利率更是从 2020 年的 46.54% 降至 15.5%。

对此,福莱特坦言,光伏玻璃价格持续走低、行业供需失衡及产能结构调整,是导致业绩承压的主因。

嘉兴首富阮洪良,遭遇财富 " 滑铁卢 "

胡润研究院每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历来是财富领域的 " 晴雨表 "。有人因财富飙升尽享身家暴涨的荣耀,也有人因身家大幅缩水而黯然神伤。

雷达财经梳理榜单数据发现,在今年公布的榜单中,财富承压的富豪群体规模不容小觑,有多达 1260 位富豪的身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 177 位富豪直接跌出榜单。

今年,阮洪良家族凭借 235 亿元的财富再度跻身《胡润全球富豪榜》,位列总榜第 1148 名的位次。在所有居住在浙江嘉兴的富豪中,阮洪良家族力压卫星石化的杨卫东、杨亚珍夫妇,华友钴业的谢伟通,振石控股的张毓强,桐昆的陈士良,斯达半导的沈华、胡畏夫妇等一众商界翘楚,稳坐嘉兴首富宝座。

尽管再度摘得嘉兴首富的桂冠,但阮洪良家族的身家较此前其实出现了大幅的缩水。回看上一年,阮洪良家族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高达 310 亿元。短短一年间,财富蒸发 75 亿元,排名更是大幅下滑 353 个位次。

而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阮洪良家族财富缩水的迹象早已显现。2022 年,阮洪良家族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一度达到 570 亿元之多,排名高居第 300 名。

但自 2023 年起,阮洪良家族的财富开始持续下滑,当年降至 400 亿元。随后的 2024 年、2025 年,颓势依旧未改。相较 2022 年,阮洪良家族今年的财富已缩水 335 亿元,跌幅接近六成。

阮洪良家族能登顶嘉兴首富,离不开阮洪良一手打造的光伏玻璃巨头企业——福莱特。深入剖析福莱特的股权架构,浓郁的家族企业特征展露无遗。

据福莱特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阮洪良、姜瑾华、阮泽云、赵晓非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至去年年末,阮洪良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福莱特 47.87% 的股份。

具体来看,阮洪良与姜瑾华系夫妻关系,阮泽云为二人之女,阮泽云与赵晓非则是夫妻关系,以上四人于 2016 年 9 月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士协议,形成稳固的家族股权同盟。

股权分布上,阮洪良持有公司 A 股 4.39 亿股、H 股 48.5 万股;姜瑾华持有 A 股 3.24 亿股、H 股 11.1 万股;阮泽云持有 A 股 3.51 亿股、H 股 220.3 万股;赵晓非持有 A 股 480 万股。依据证券及期货条例,上述四人中的任何一人,均被视为拥有公司 11.22 亿股股份权益。

在公司治理层面,阮洪良作为公司的主要创办人,目前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职务,主要负责公司整体战略制定、业务管理及运营;姜瑾华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兼本部产业园总经理,主要负责协助阮洪良开展工作。

而二人的 85 后女儿阮泽云身兼执行董事、总裁及秘书职务,主导公司整体业务管理及运营及董事会日常事务;女婿赵晓非则担任常务副总裁,兼任光伏玻璃事业部总经理,统筹管理公司光伏玻璃事业部的业务及运营。

从薪酬来看,去年,阮洪良、姜瑾华、阮泽云、赵晓非从福莱特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 132.69 万元、92.07 万元、130.75 万元、119.15 万元。

截至 4 月 28 日收盘,福莱特最新市值为 344.41 亿元。对比昔日一度突破千亿元的高光时刻,福莱特的市值已大幅缩水。若按 47.87% 的持股比例测算,阮洪良家族所持股份对应市值约 165 亿元。

深耕逾 39 载,阮洪良一手缔造光伏玻璃王国

公司 2024 年财报显示,作为福莱特的掌舵者,阮洪良深耕玻璃行业逾 39 载。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来到了当时的嘉兴玻璃制品厂,从供销员做起,就此与玻璃行业结下不解之缘。这段工作经历,不仅为其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更培养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1998 年,嘉兴掀起国企与城镇集体企业改制浪潮。这一年,37 岁的阮洪良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业大潮。彼时,阮洪良与他人共同出资约 50 万元合伙创立了福莱特的前身——嘉兴市耐邦经贸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以玻璃制品和化工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

千禧年,邹海明等 12 名自然人将持有的耐邦经贸 37 万元出资额按原值转让给阮洪良。2001 年 11 月,公司增资扩股至 1000 万元,同时更名为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有限公司,业务重心转向镜子、钢化、中空等工艺玻璃制品生产,同时兼营建筑装潢材料。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福莱特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迅速崛起。不过,阮洪良并未止步于传统玻璃业务,而是积极谋划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2006 年,国内光伏产业初现萌芽。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深刻研判,阮洪良敏锐捕捉到光伏玻璃领域的巨大潜力。尽管当时光伏玻璃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面临技术壁垒高、市场前景不明等诸多挑战,他仍果断带领福莱特进军这一领域。

同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国内第一家打破国际巨头对光伏玻璃的技术和市场垄断的企业,成功实现国产光伏玻璃从 0 到 1 的突破。

2008 年,福莱特的光伏玻璃经全球知名光伏电池组件公司日本夏普公司测试使用,产品质量达到与国际著名光伏玻璃制造商日本旭硝子、英国皮尔金顿公司、法国圣戈班公司相同的水平。同时,公司更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四家通过瑞士 SPF 认证(高性能光伏玻璃领域权威认证)的企业。

不过,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阮洪良也并非一帆风顺。2012 年至 2014 年,光伏市场持续萎靡,福莱特一度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般困境下,阮洪良冷静应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巩固光伏玻璃产能同时,投资 2 亿余元引进国外先进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扩大加工玻璃产能。这一决策在后续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关键作用,福莱特凭借优质产品巩固了加工玻璃市场地位,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福莱特在阮洪良家族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持续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公司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目前,福莱特的主要业务涵盖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大领域,以及玻璃用石英矿的开采和销售、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及电力销售。

其中,光伏玻璃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占据核心地位,且福莱特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玻璃生产商。目前,公司光伏玻璃的市占率约为 30%。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阮洪良还积极推动福莱特布局资本市场。2015 年 11 月,福莱特成功登陆港股,开启借力资本发展的新篇章。几年过后,福莱特又于 2019 年 2 月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一举成为嘉兴市首家 "A+H" 两地上市的企业,加速迈向全球化发展的新征程。

营收增长神话破灭,毛利率遭到重挫

阮洪良家族此番财富缩水的背后,福莱特近来的业绩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自 2015 年登陆港交所后,福莱特曾连续多年保持营收增长的强劲势头。这期间,其营收规模从 2015 年的 29.24 亿元一路攀升至 2023 年的 215.24 亿元。

然而,福莱特营收持续增长的业绩神话,在 2024 年被正式打破。据福莱特不久前公布的最新年报显示,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186.83 亿元,同比下滑 13.2%,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的情况。

利润方面,福莱特更是遭遇重创。2024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仅为 10.07 亿元,较上年锐减 63.52%。回顾之前的 2021 年至 2023 年,福莱特的归母净利润规模分别为 21.2 亿元、21.23 亿元、27.6 亿元,均保持在 20 亿元以上的水准。

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的同时,福莱特的毛利率指标也亮起了红灯。自 2020 年起,福莱特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从当年的 46.54% 一路下滑至 2024 年的 15.5%。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光伏玻璃板块,2024 年毛利率仅为 15.64%,同比下降 6.81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显著承压。

对于去年交出的这份难言出色的财务答卷,福莱特表示,2024 年,集团的经营面临着诸多挑战,玻璃价格的下降成为影响公司盈利表现的关键因素。

福莱特进一步解释称,光伏玻璃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受此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明显。同时,由于行业供需失衡,为优化产能结构,公司部分窑炉进入冷修阶段,对公司的营业收入产生一定影响。

福莱特强调,尽管面临行业环境的巨大挑战,公司通过深化提质增效战略、优化运营管理机制等系列举措,仍未能完全对冲光伏玻璃价格持续探底带来的经营压力,最终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在 2024 年报中,福莱特还坦言,光伏行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政策调整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国际贸易壁垒进一步升级、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的盈利受压等。

华鑫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公司与信义光能同处于光伏玻璃行业的第一梯队,两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 50%,盈利能力拉开二三线企业较大差距。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在产总产能为 19400 吨 / 天,安徽项目和南通项目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点火运营,同时,公司计划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光伏玻璃窑炉。

作为曾经市值突破千亿的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接下来能否触底反弹?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雷达 Finance",作者:孟帅,编辑:深海,36 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