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蔡崇信发出警告,阿里即将大换血

访客 2025-03-27 17:22:35 58674
蔡崇信发出警告,阿里即将大换血摘要: 峰回路转,暗流涌动" 马云也教导大家,只要还能再活一天 "" 就还有机会去创造 "图源:B 站就在近日,阿里巴巴蔡崇信在香港汇丰环球投资峰会上放话:阿里要重启招聘,员工数已触底。都...

峰回路转,暗流涌动

蔡崇信发出警告,阿里即将大换血

" 马云也教导大家,只要还能再活一天 "

" 就还有机会去创造 "

图源:B 站

就在近日,阿里巴巴蔡崇信在香港汇丰环球投资峰会上放话:

阿里要重启招聘,员工数已触底。

都说:蔡崇信之于马云,犹如孔明之于刘备。

在如今 AI 的战场上,阿里只欠 " 人才 " 这场东风了。

阿里员工告急,CEO 放话:重启招聘

阿里吸引 AI 人才,从月初就已有动向。

3 月 3 日上午,淘宝全资子公司淘天有限公司通过 " 淘天集团招聘 " 发布公告,正式启动 2026 届春季实习生全球招聘。

图源:淘天集团招聘

公告显示,此次招聘面向全球院校 2026 届毕业生,涵盖七大职类,其中技术类岗位占比超过 90%,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杭州和北京。

据媒体报道,淘天集团本次招聘计划发放 1000 余个实习 offer,并大幅增加 AI 相关岗位。

算法和 AI 方向的职位合计占比近 50%,涉及 AI 算法、AI 工程、AI 产品、AI 运营、AI 设计等多个领域。

招聘流程包括在线笔试及三轮面试,以甄选符合需求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吴泳铭于 2 月 24 日宣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 3800 亿元用于云计算及 AI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最高纪录。

图源:微博

吴泳铭表示:"AI 的爆发速度远超预期,中国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潜力巨大。阿里将全力加速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行业生态的整体进步。"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阿里重启招聘,不是蔡崇信的心血来潮,

而是政策、市场、企业自身三重压力的合力。

首先是政策风向的改变。

如果说 2021 — 2023 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 " 至暗时刻 ",

那么 2025 年之后,政策的松动无疑给了阿里等科技企业一线生机。

就像一个紧箍咒忽然松开,企业家们纷纷 " 起死回生 "。

上个月的见面会就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希望民营企业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源:微博

结合蔡崇信在峰会上的发言,显然是捕捉到了这一政策暖意。

他说:" 自 1 月以来,中国企业家的信心明显增强 "

图源:B 站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政策风向已经变了,阿里也该顺势而为,趁着经济复苏的东风,把自己从 " 降本增效 " 的泥潭里拉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日 (3 月 24 日)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长刘捷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见证签约。

图源:微博

其次,是资本市场的考量。

阿里过去几年大裁员,股东们未必高兴。

因为在科技行业,收缩往往意味着创新停滞,而创新停滞意味着市值缩水。

图源:阿里巴巴官网

如今阿里承诺要发股息,这是安抚投资者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重启招聘。

因为市场真正想看到的是 " 增长 ",而不是一味的节流。

资本市场的逻辑其实很简单:

一家公司是要赚钱的,但更重要的是,它要让投资人相信它 " 未来能赚更多的钱 "。

阿里要重新讲一个增长的故事,而 AI 正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章节。

最后,还是阿里自身的调整。

过去 12 个季度,阿里削减了大量员工,甚至连核心业务部门都在 " 减负 "。

但任何企业的裁员都有临界点,裁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竞争力和创新力。

阿里这次重启招聘,一方面说明它 " 减 " 得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找到了新的发力点:AI。

马云亲自挂帅,蔡崇信警告 AI 泡沫

此前,有媒体报道,马云亲自挂帅指挥,阿里将在现有的业务中全面实现 "AI 化 "。

图源:金融界

而阿里此次重启招聘,重点正是 AI 人才。

蔡崇信自己也说:"AI 是阿里的未来。"

但问题是,AI 真能撑起阿里的未来吗?

事实上,阿里在 AI 上的布局已经不算晚。

它的通义千问模型已经应用在电商、云计算等多个业务场景,

图源:金融界

在数学、编码、问题解决等方面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

从招聘来看,AI 显然是阿里未来的 " 心脏 "。

在 2026 年的春季实习生招聘中,AI 相关岗位占比接近 50%,云计算部门更是高达 80%。

显然,阿里不想只是追赶,而是要在 AI 领域 " 砸出一片天 "。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AI 真的能持续创造利润吗?3800 亿元的大投资是笔好生意吗?

蔡崇信在峰会上警告,美国的 AI 数据中心投资可能存在泡沫,许多投资项目 " 重复 " 或 " 重叠 "。

他认为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可能会超过对人工智能服务的初期需求。

图源:B 站

蔡崇信表示担忧,许多数据中心项目在没有明确客户的情况下被建设,一些项目在没有签订 " 认购 " 协议的情况下就筹集资金。

并批评包括亚马逊、AlphabetMeta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大规模支出,认为这种投资可能是多余的,超前于当前的市场需求。

这话并非杞人忧天。

想想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多少企业一头扎进去,最后血本无归。

如今的 AI 投资,是否会步入同样的轨迹?

这是阿里需要警惕的。

阿里这波 AI 人才招聘,若能落地成实际应用,那是好事;

但如果只是 盲目跟风,最终可能落得个烧钱无数,却换不来增长的结局。

3800 亿的投入,阿里胜算有多少?

阿里重启招聘,表面上是经济复苏的象征,但实际操作起来,挑战不小。

其一,AI 人才全球稀缺,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阿里要想招到顶级 AI 工程师,势必要开出高薪。

而问题在于,光烧钱不一定能留住人。

AI 行业变化极快,顶尖人才更愿意去 " 更自由、更具创新氛围 " 的企业,比如 OpenAI 或 Deepseek,而不是受制于 KPI 考核的传统大厂。

电商最前线制图

其二,是监管的不确定性。

阿里的 AI 发展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AI 行业的监管力度。

如果未来 AI 技术涉及到更多数据安全、伦理甚至意识形态问题,政策收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其三,是 AI 的商业化挑战。

笔者之前和一个投资界的朋友聊过一个现象:一个靠技术靠梦想起家的企业,不一定会活的很久,为什么?

因为你的技术现在的市场不一定需要,搞出来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它到底能不能变现,落袋为安。

AI 制图

因此,阿里在 AI 上的投资,最终要能 " 变现 "。

但目前来看,AI 的盈利模式并不稳定。

电商平台用 AI 优化推荐算法,这确实能提高转化率,但提升有限。

云计算可以借助 AI 提升服务质量,但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难免。

至于大模型本身,目前全球范围内真正靠 AI 大模型盈利的公司几乎没有。阿里投入巨资,最终能否回本,仍然是个未知数。

写在最后

AI 之战,豪赌还是妙手?

阿里重启招聘,的确可以被解读为经济复苏的信号。

但在 AI 浪潮下,它的战略布局更像是一场豪赌。

电商最前线拍摄

政策放宽、市场回暖,让它看到了新的机会,

但 AI 泡沫的隐忧、人才成本的压力,以及商业化的不确定性,都是悬在它头上的 " 达摩克利斯之剑 "。

这场牌局,蔡崇信已经下注,至于最后是赢得满堂喝彩,还是被市场狠狠教训,就看阿里接下来的出牌方式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电商最前线 ",作者:钱游,36 氪经授权发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