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

访客 2025-03-26 17:17:03 28846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摘要: 晚上8点,新一批“剩菜盲盒”准时在小程序里上架,等待用户前来抢购。每天王苒都会早早看好时间,如愿订到自己常买的面包盲盒,...

晚上8点,新一批“剩菜盲盒”准时在小程序里上架,等待用户前来抢购。每天王苒都会早早看好时间,如愿订到自己常买的面包盲盒,原价35元她只花了11.8元,每日的“剩菜盲盒”成为她解决早餐的新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蹲点抢购“剩菜盲盒”的行列,商店当天未销售完的临期食品因此找到了新的出路,这一悄然兴起的消费风潮引发了众多讨论和关注。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

“剩菜盲盒”并不是指吃剩下的饭菜,而是商家将临期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随机组合的形式卖给消费者,价格便宜且减少了食物浪费、践行了环保理念。这种形式在国外兴起后,近几年在国内也迅速走红。Rocco是一名在成都生活了8年的外国人,他在工作中发现了食物浪费的问题,于是开启了“剩菜盲盒”的尝试。4年来,他用“蹩脚”的中文与上千家店家沟通,现在每天在平台上成交的“盲盒”已达2000多份。尽管如此,面对部分商家的不理解和外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他仍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

Rocco创立的“八点以后”小程序主要售卖面包店、便利店、超市、酒店等提供的“剩菜盲盒”。消费者可以在主页看到当日推荐的产品,也可以在地图上搜索附近的“盲盒”,领取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店或选择配送。许多产品的价格通常只有原价的3-4折左右,甚至更低,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目前该平台只在成都运营,活跃用户已有30多万,两年多的时间里减少碳排放约190万公斤。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

Rocco和他的合伙人Emma原本就从事环保工作,帮助学校、公司、社区等减少碳排放。2020年他们在为成都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废弃物核算时发现,酒店每周丢弃的食物在800公斤到1200公斤之间,这些食物都是新鲜完好且可食用的。这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剩菜盲盒”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即将被丢弃的食物,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和碳排放。

临期食品变剩菜盲盒被疯抢 新兴消费风潮悄然兴起

起初,“剩菜盲盒”是一个陌生的概念,Rocco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让商家入驻平台。他用“蹩脚”的中文与上千家商店沟通,虽然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并接受这种新兴的消费模式,情况逐渐好转。许多消费者和商家因为环保意识而参与进来,Rocco和Emma也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加强公众的环保教育。

“盲盒模式能减少约30%的损耗。”成都一商家表示,参与盲盒的商品多为当日制作、保质期1日至3日的产品,每天盲盒数量不固定,会在多个平台上架。除了“八点以后”,市面上还有“米粒盒子”和“惜食魔法袋”等不同平台,年轻人们纷纷建立群组分享购买体验。然而,“剩菜盲盒”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在食品日期标注上含糊不清,甚至存在品质隐患,维权困难。为了避免二次浪费,Rocco称他们的做法是与商家提前签订协议,确保食物新鲜度和安全问题,并要求用户接受平台规则才能购买盲盒。

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执行会长袁小然认为,“剩菜盲盒”虽具有创新性和环保意义,但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仍需多方共同努力。消费者应增强风险意识,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注意检查食品标签等信息。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随着更多人认识到其环保价值和经济效益,“剩菜盲盒”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可能会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主张环保的人群。为了吸引顾客并解决现有争议,商家和平台也可能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阅读
分享